APP下载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探究

2018-02-27邓立芬

求知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留守儿童学困生

邓立芬

摘 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普遍但也非常棘手的问题。农村地区封闭、落后的生活条件以及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的家庭关爱缺失,导致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问题。文章在分析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学困生心理辅导的建设性意见,以求改变这种状况。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困生;心理辅导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于学困生群体来说,这种自卑心理显得更加突出。学困生学习努力,有较强的上进心,可是事与愿违,成绩总是不理想,屡战屡败成为他们永远的痛,产生了消极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他人,不敢主动交往。

2.闭锁心理

学困生想与成绩好的优等生交往,向他们看齐,但又害怕在交往中遭到挖苦嘲笑。优等生是老师的乖学生,父母的乖孩子,但他们看不惯学困生,特别是他们的问题行为让他们感到厌恶,他们不愿与学困生打交道,怕自己学坏。而学困生之间交往机率也很低,他们大多内向, 交往主动性弱。

3.忧郁心理

学困生长期生活在学业压力之中,父母过高的期望与残酷的现实,勤奋耕耘与收获甚微形成鲜明的对比。多次失败使他们的心境悲观、情绪低落、苦闷、沮丧,对生活和学习不感兴趣,有的甚至悲观厌世。

4.迷茫心理

學困生不知道未来的道路怎么走,困惑、迷茫,是像优等生那样学习生活,还是得过且过呢?两种生活方式的矛盾选择使他们难以抉择,从而陷入迷茫之中,难以自拔。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辅导

1.帮助留守儿童学困生打破脆弱的心理素质

脆弱的心理素质是学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小学阶段的学习起起伏伏很正常,我们要帮助这些学困生提升心理素质,让他们对自己形成合理的评价与认知。当农村学困生考试不好时,教师要及时给予他们信心与勇气,帮助他们一起克服其自身的自卑心理,告诉他们成绩起伏是正常的,而且成绩一般都是螺旋上升的。教师要帮助他们提升自我意识水平,全面客观认识自己,学会接纳自己,对他们学习不好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告诉他们并非是天生不如人,而要讲求外在因素如学习方法、原有基础等的影响。

2.学校与家庭联合进行心理辅导,打破家庭不当教育

家庭教育不当是不良心理形成的直接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过高的期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而学困生智力不突出,学习效率低,而学习需要一定的智力与领悟能力,讲求学习方法。而父母的过高期望对孩子学习产生较大的压力,一旦不能实现,孩子就会产生受挫感。②过多的指责。对学困生来说,父母对其成绩的高期望值常常难以实现,他们就恨铁不成钢,批评、指责、惩罚甚至体罚孩子。家长经常揭孩子的短,还把孩子和优等生进行不合理的比较,以他人之长比子之短,忽视了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的存在。学校要与家庭进行联合,一方面纠正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实现家庭与学校对学困生两方面的心理辅导与疏导。学生家长不应过分要求孩子,不可随意苛责孩子,而是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打破学校不当的教育方式,关注学困生心理状况

当前大多数教师所奉行的学生管理理念是:抓两头、带中间。他们认为,抓优等生成绩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这种做法不仅没取得满意的效果,而且学困生这一群体也遭到忽视。他们学习成绩平平,升学没太大希望,能自觉遵守纪律就行,老师们便很少关注他们。学校要更加注意、发现这些学困生的心理起伏,不可选择性忽视,要定期对学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与及时解决。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存在以下心理问题:自卑心理、闭锁心理、忧郁心理、迷茫心理。我们要帮助留守儿童学困生克服脆弱的心理,与家庭联合进行心理辅导,打破学校不当的教育方式,关注学困生的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1]蔺雪莲.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辅导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7(1).

[2]欧真丽.做好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长[J].小学生(下旬刊),2017(2).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留守儿童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