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现代传媒教育的变革与突破
2018-02-27王文娟
王文娟
编者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传媒行业的深入发展,当今社会对传媒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下,传媒业和传媒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作为向社会输送新闻传媒人才的高等学府,高校在现代传媒教育中理应顺从时代要求,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旨在培养更加全能型、立体化、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创立于1983年,以培养具有融通思维和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为宗旨,在不断的新闻教育改革中形成了“打开专业基础”“调整知识结构”“培养动手能力”“造就全能新闻人才”的办学特色,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中强调创新、狠抓师资,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在新闻教育改革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期,我们有幸采访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教授,张教授在政治传播与国家传播战略、新媒体的采用与效果等方面拥有很高的造诣,学术成果屡屡获奖。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这位先进学者的育人理念和真知灼见。
张明新,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2004年7月-2007年6月任教于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7年7月-2012年4月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2012年5月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入选者,是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指委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海内外多家学术期刊通讯评审人。主要从事政治传播与国家传播战略、新媒体的采用与效果、传播社会学研究。近年来,在《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Information Research》《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学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开放时代》《公共管理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参与型政治的崛起》《媒体竞争分析》《转型社会的媒介景观》等。成果多次获得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官方和民间学术奖励。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张院长,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刊的采访。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核心办学理念和特色?具体有哪些内容?
张明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创立于1983年,迄今拥有35年历史,同期创办的还有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和吉林大学的新闻学专业(后来都发展成新闻与传播学院)。当时,全国仅有14所高校拥有新闻学专业,在校学生不足1500人,当年可以毕业的学生约300人。但按照当时的情况,预期每年需要5000名新闻学毕业生,才能满足新闻事业同步发展的需求。因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创办,是顺应时代需要的结果。
在1980年代初,我们的学校还不叫华中科技大学,而是“华中工学院”。听到这里,许多人不免会提问:为什么选择了在华中工学院这样一所理工科大学中创办新闻专业?可以想见,这个问题在当时肯定也被问起过很多次,而且产生过争论,甚至被质疑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与华中工学院老校长朱九思先生的个人经历和教育理念有关。朱九思先生被称为“华工之父”,他从华中工学院筹备开始就一直担任学院的副院长、副书记、书记和院长,长达几十年,对学校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做过《群众日报》副总编辑、《天津日报》总编辑、《湖南日报》总编辑、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等新闻单位的业务和管理工作,有很深的新闻情怀。还有一个背景是,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走的主要是单科院校的发展道路,而以朱九思先生为代表的教育家在改革开放后形成了走综合性大学的理念。新闻学专业的创办,就是一个积极的尝试,也是一个突破口;第二,与当时以朱九思先生为代表的决策者们对新闻教育的观念有关。1983年3月,华中工学院派秘书长姚启和参加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面对一些代表的疑问,姚启和教授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开展,将对记者的知识结构提出更为立体、更加复合的要求;另外,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需要记者去了解和掌握从无线电通讯到电脑存储、卫星转播等信息科技及其应用。在会上,大多数代表支持了华中工学院的这种思路,为后续的筹办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创办,是在不断高涨的全球性科技革命浪潮中,早期决策者们敢于挑战既有高等教育体制、走向办综合性大学道路的结果,也是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精神,突破既有的以人文精神培育为核心的新闻教育模式,勇敢开创新的新闻教育范式的结果。我们的新闻系创系主任汪新源教授在1987年的著述中表示,华中工学院创办了全国理工类院校中第一个新闻系后,确立了“应用为主,交叉见长”的办学理念,形成“打开专业基础”“调整知识结构”“培养动手能力”“造就全能新闻人才”的办学特色。从1983年至今的35年来,从汪新源教授、程世寿教授,到吴廷俊教授和张昆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四任系主任和院长(1998年由系扩展为学院),不断将这种办学理念和特色加以传承、发扬和创新,在我国大陆的新闻传播教育界,可谓独树一帜,是以理工科为主导的高校中发展新闻传播教育的典范。
这种“应用为主,交叉见长”的办学理念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所在,其基本指向是造就“全能型”“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随着时代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本身也在不断调整。在早期的“文理渗透”阶段(1983~1997年),目标是培养“以文为主、以理工为辅,培养既有扎实人文社科功底,又掌握现代传播技能的现代化复合型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在此后的“大跨度交叉”阶段(1998~2007年),人才培养目标被升级为:在学理与术理并重的育人环境中,培养既有较深厚的人文功底,又有较系统的新闻传播理论,还具有操作现代传播工具能力的现代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2008年以来是“文工交融”阶段,培养目标进一步升级,学院确立了以培养具有融通思维和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与传播人才为宗旨。
记者:就当前而言,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工作重點是什么?
张明新:就当前而言,学院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本科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是学院的立院之本,是学院诸项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新闻业和传播业实践的快速变革,新闻传播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需要跟上甚至超越时代的发展步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人才培养一直很有特色,以“应用为主,交叉见长”为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走在时代前列。但新闻传播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们需要有不断自我否定、不断改革创新的勇气。此次改革,我们将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继续秉承“应用为主,交叉见长”的理念,倡导“多元包容、开放创新”的教风和学风,回应社会和行业关切,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克服惯性与惰性,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化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式,建构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环境,实现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
其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一个学院的发展来说,人是根本性的因素。因此,打造一支优秀的、与时俱进的教师和学者队伍,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学院有五个本科专业、六个硕士专业、五个博士专业以及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校学生接近1100人。和同等规模与建制的其他新闻传播学院相比,我们的队伍算是很小的。也正因此,学院每位教师的工作量很大,有的老师每天都要上课,而这些老师也有很多的研究工作需要做。2018年,我们招收了90多名非全日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如此下来,老师们的工作量又增加了不少。因此,给老师们的教学工作量进行一定程度的减负,就势在必行。学院拟在未来3年左右,每年引进3~5位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教师。目前,我们正在推进这项工作。当然,师资队伍建设也以“应用为主,交叉见长”为基本理念,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实践与应用。
其三是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当今时代,全球化加速向纵深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新闻传播学院培养的学生,应该拥有广阔的全球视野,有着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情怀。武汉地处中部地区,在推进国际化发展方面,应该说有着地理区位上的局限性,但我们需要发挥能动性,迎难而上。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加大海外优秀人才延揽力度,持续推进“教师海外教学访问计划”,同时加大聘请海外讲座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访问教授的力度。在人才培养中,我们正通过积极实施“一院一校计划”“高端留学生培养计划”等措施,进一步推进学生海外交流交换学习,并招收更多的留学生。在科学研究中,正在推进“国际科研联合平台培育计划”等措施,积极推出多样化的智库产品,促进论文海外发表和著作出版。同时,继续建设“国家传播战略高峰论坛”“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高水平国际会议交流平台,提高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记者:作为院长,您如何平衡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三者之间的关系?
张明新:在我的理解中,院长是一个公共服务性质的岗位,不是一个我们口语中所说的“管理”岗位。我觉得要平衡公共服务、教学和研究工作三者的关系,难度的确较大。主持学院的院务工作,主要是一个规划、执行、协调和沟通的过程,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教学和研究,尤其是教学,则是一位高校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两者之间也存在精力和时间分配的难题。我以为,公共服务、教学和研究工作,构成某种程度上的张力,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以达到对自己而言最合适、最优化的和谐状态。
在我看来,要平衡公共服务、教学和研究工作三者的关系,首先是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理解。主持学院的院务,是从全院的角度来看的,这个岗位凝聚了全院师生们的期待,如果职责履行不到位,那就愧对大家的期盼,让大家失望了,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因此,作为院长,需要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以面向未来的勇气、广阔的视野、敏锐的学科意识、清晰的规划和坚决的执行力,把学院的各项工作谋划好、完成好。至于教学和研究,则更多是站在个人的角度而言的,在学院分配给自己的这块“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好,有好的收成,就算是不错了。因此,对于院长来说,花费在教学和研究上的精力和时间,相比于不做这个岗位而言,肯定是要少多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院长来说,教学和研究是可以放松的。对任何一位大学老师来说,教学都是最重要的工作,在教学上必须坚持“一切以教学为重”“教学无小事”的原则。做院长的教授,可以稍微减免一些教学工作量,但在自己承担的课程和学生指导工作上,必须以大量的精力、时间、情感等方面的投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学生多交流,多多引导学生,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至于研究工作,做了院长后,在这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肯定是降低了很多。在各种事务相对繁忙时,最先牺牲的肯定是研究上的工作。不过,相对于院务和教学,研究工作的时间需求相对比较弹性,也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自己在闲暇时刻的所思所悟所得,可以随时记录,并逐渐形成比较可行的执行方案,一旦有了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就可以尽快执行。
不过,院务、教学和研究工作三者之间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相互影响、此消彼长的关系。在院长的岗位上,你将会接触到层次较高、视野较为广阔的信息,这对于做好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实际上是有很大启发和指导意义的,尤其是在新闻传播业迅速变革的时代,这种启发和指导体现着对国家与社会实践的深切回应,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和关注。反过来看,在院长的岗位上,也必须把教学和研究工作做好。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一域,当然无法谋全局。”如果自己都做不好,又如何去规划全局呢?只有当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做好了,就能更深刻的理解学院同事们的境遇和期盼,因此,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规划和协调。
记者:在当今时代,互联网新媒体强势崛起,传统媒体式微,纸媒更是在挣扎中艰难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您如何看待当前和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对既有的新闻传播教育进行创新和突破?您能给我们谈谈您的看法吗?
张明新:毫無疑问,当今是一个新闻业和传播业大变革、大转折的时代。虽然传统的新闻业在遭遇寒冬,但是面向未来,新闻业和传播业却是越来越开放,包容性越来越强。当今和未来是一个“万物皆媒”的时代,传播、媒体、内容的内涵都已经大大扩张了,它们的外延都已经泛化了。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飞速演变的环境下,媒体的演变和创新越来越需要想象力,传播无处不在,整个社会系统对信息、传播、内容、沟通的需求大大增加了。
因此,未来的新闻传播实践,是在这个前提下展开的。新闻传播学院的人才培养,需要面向未来、拥抱未来、把握未来,培养具有创新性、复合型和成长性的媒体与传播人才。在这种目标下,主要培养如下四种类型的人才:高素质全能型的新闻人才、创意内容生产与传播人才、媒介/平台研发运营人才、高成长性的跨界人才。这里的基本考虑是,我们需要跳出传统的重点关注新闻内容生产的逻辑,面向信息传播的全要素和全过程,在关注新闻内容之外,同时必须关注到媒介平台、传播效应和多样化创意内容的人才培养。
在上述框架中,我们需要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首先是专业重构。需要打破传统的以媒介形态分立为标准的专业划分,以媒介融合趋势和实践中的社会分工为标准,重构专业方向。比如说,可以构建以下方向:(1)新闻专业,培养高质量的新闻内容生产和编辑人才;(2)媒体专业,培养电子媒体、新媒体、未来媒体、媒体平台的研发运营人才;(3)内容创意专业,培养娱乐、电影、游戏、营销、广告、公关实践人才;(4)传播专业,培养懂传播技术、传播文化与效果,以及了解传播与社会、洞悉用户和受众的人才;(5)跨媒体相关专业,培养在媒体与金融、健康、经济、法律、国际关系等跨界领域的人才。
其次是课程重建。需要按照“新闻生产-内容创意-信息技术-媒体/平台运营-传播研究-跨媒体跨行业”的逻辑,优化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尤其是要大力突破传统师资中的“文学化”倾向,建设跨学科专业融合、跨学界业界融合的师资队伍。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重建,在这个过程中,除坚守新闻传播教育既有的核心理念、知识和逻辑之外,需要特别重视强化学生的科学技术思维,强调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养成。
再次是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方式革新。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坚持以“知识复合、技能养成、创新引领”为目标,以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为手段,整合校园内外实践平台资源,建构开放型的实践培养体系,实施全程性体验式教学,实现促进创新创业的培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