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的力量
2018-02-27毕敏杰
毕敏杰
摘 要:一线教师常常遇到班级成绩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学实践往往证明,学生表现的差异来自不同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其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自主性才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核心;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落实“生本”这一基本教学理念,通过习惯的建立逐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效果;积极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35-0004-02
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教书,还肩负着“育人”的重担;而类似上课不迟到、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整理笔记、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等等的学习常规,无一不是在具体情境下落实立德樹人这一根本教育使命;而要想让好习惯成为学生下意识的举动,学生的自主性才是根本保证。
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自主学习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启动学生态度中具有“想学”的动力机制。在提倡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今天,特别需要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发展。自主学习是学生形成内在品格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获取知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才能有热情投身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设立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这样的教学实践往往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和学习方法,不断在特定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演练中扩充自己的经验和认知结构,从而发展综合素质。教师只有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才能切合课改要求要。
笔者认为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教学细节开始,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践落实要持之以恒。下文结合笔者对新课改的学习和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介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认识。
一、课前预习,是有目的的思考
教师要帮助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明确课程知识点。如笔者布置《地域文化与人口》的预习任务:1.浏览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2.了解文化的涵义、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差别;3.查阅东西方文化中与人口相关的资料,从不同案例中比较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不同影响,探究存在差异的原因;4.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人口相关的习俗——掌握随着时代发展、文化变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变化。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明确哪些是自己已经明白的,哪些是需要课上重点学习的,进而提高课堂的知识接受率。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要让课堂活跃起来,找到课本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点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就地理学科来说,让学生从身边获取地理知识,让地理课堂生动化、生活化是维持课堂气氛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不同学情,学生有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实践经验。有的同学见闻广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其积极展示;比如课堂上笔者鼓励某同学给大家介绍云南丽江城中纳西族人的图腾文化——青蛙,揭示了纳西人崇拜青蛙包含着希望像青蛙一样多子多福,繁衍生息的美好愿望;这和当地的地理环境、纳西族劳动人口不足有着直接关系:在古代,人们组成族群共同抵御豺狼猛兽、自然灾害,共同完成农业采集和种植活动,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才促成了纳西族人产生了对多子青蛙的图腾崇拜。根据这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其他同学还提到了西方由于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等,尤其是文艺复兴后,西方进入了生育的高峰时期;这是因为为了扩大势力,这些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而文艺复兴时期又强调妇女自由解放,这样一来,教徒的家中往往兄弟姐妹众多。再如爱尔兰的婚姻法规定禁止离婚,因为有了这条规定,爱尔兰人对婚姻大事考虑得极为周密,家庭、社会对婚姻的看法往往比较慎重,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久而久之,晚婚就成为爱尔兰人的风俗,也就形成了爱尔兰人对婚姻家庭的“忠贞”观。
通过学生分享自己具备的个人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班级整体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顺势鼓励大家踊跃发言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不仅对培养学生主动拓展自己的见闻有很大帮助,也充实了教师的授课经验,有助于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旁证博引,吸引各类具有不同阅历的学生。
三、探究、合作,引导学生分享交流
教师制订教学计划不仅要目标明确,还要递进式地逐步执行教学活动,每个环节要给学生准备充分的思考时间,具体方式应该不拘一格。笔者曾在授课中设计了一个四世同堂的中国家庭,表现从建国到现在的家庭结构变化,安排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中国文化与人口的关系;通过生活案例,大家纷纷联系自己的家庭,使得沟通交流很是热烈。探究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在于可以促进学生合作分工,并及时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表达出来,通过分享交流完善各自的知识结构,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随时可能产生动态的生成资源,可以使教师结合这些情景渗透符合当今时代的思想意识。例如某同学给大家分享了一些有关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制度:春秋时越王勾践就规定凡男20、女17岁不婚者,要罪及父母;汉惠帝时更有规定女15岁以上不嫁者“五算”,就是要按5倍收取人头税,这就已经是形同逼嫁了……这些人口制度都是我国农业社会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劳动力需求的体现;而到了1950年,我国婚姻法规定就变成了:法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这年龄在世界各国中已属最高之列——这与新中国成立,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接受能力相适应。通过事例演示,不仅能够给学生完整的实例体验,掌握知识原型,进而能培养学生迁移应用,举一反三,提高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通过长时间的教学落实,学生才能形成自主习惯;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帮助教师顺利进行教学活动,有效地推进落实各个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实践“生本”理念,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掌握认知体验,是实现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