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立信彭俊江:芯片是5G规模商用的前提

2018-02-27王欣

通信产业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爱立信通信产业商用

王欣

随着标准、频谱的逐渐落定,我国5G升入“中学”,5G的脚步声似乎越来越近。但读者心中还有很多疑问,5G“上中学”学什么?还有哪些难点?5G真的要提前来了吗?针对这些问题,《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了多年坚守研发一线的“通信老兵”——爱立信东北亚区研发中心总经理彭俊江,他表示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主要是面向5G预商用系统,进行多厂商的互联互通测试,而真正的5G商用网络必须是有终端的网络,所以芯片厂家对5G商用时间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通信产业报(网):请介绍一下 5G技术 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的主要内容和爱立信在5G研发上的进展。

彭俊江: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主要面向5G预商用系统,进行多厂商的互联互通测试。具体来说,首先是厂家自己进行小规模的端到端的组网验证,就是从无线侧到核心网,最后到终端。其次是在今年下半年3GPP R15标准冻结之后,进行基于R15标准的多厂商端到端互联互通测试,为5G商用做准备。

爱立信一直十分重视合作与创新,并将研发作为创新的动力。在中国,爱立信设立投资最大的研发公司,拥有超过5000名高学历研发工程师,并在6个城市设立研发中心,研发涉及爱立信全球产品的90%以上。

通信产业报(网):请您介绍下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面临的挑战。

彭俊江:首先,目前各厂商产品之间技术标准、帧结构仍然十分发散,需要收敛。标准的制定需要各厂商相互博弈,是漫长又复杂的过程。但是标准制定不是比谁强或是去压迫谁,而是在博弈中要筛选出最合理、最优化、能够带来长远好处的技术。在这期间,厂商之间不断进行技术测试、评比,最后交织融合,选出一个最合理的技术方案。在第三阶段测试,爱立信希望通过与厂商的互联互通测试,进行技术验证不断地收敛标准,最后形成一个统一、可商用的标准。

其次,第三阶段测试要做到端到端互联互通,这对终端厂商提出非常大的挑战。因为终端与系统有较大差别,系统做改变相对容易,而终端是做集成电路的,做改变成本非常高,所以终端需要标准更加成熟稳定。

目前,独立组网标准(NSA)刚刚冻结,5G标准还没有完全成型,终端芯片厂家无法立即推出基于集成电路的真正用于商用的芯片,而都是通过基于FPGA方式进行测试。如果要形成高集成、低功耗可商用的芯片,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可靠的標准。

通信产业报(网):您怎么看待5G商用时间?

彭俊江:可以说,2018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是5G从实验室转向准商用的一年。所谓准商用,就是5G产品要趋于定型。但目前,5G产品性能、发射功率、干扰特性等问题都没完全定型。所以说,走向准商用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设备商联合终端、仪表等产业链提前进行测试。 此外,在产品成型之后还要进行网络部署,一个真正的商用网络必须是有终端的网络。只部署了大量基站形成的网络,但里面没有成熟终端,不能称为商用网络。

因此,芯片厂家对5G规模商用时间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但目前来看,在2018年形成大规模可商用芯片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芯片成熟时间应该是在2019年,或2018年底,而5G商用时间应该在芯片成熟之后。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立信通信产业商用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2022 年《商用汽车》回顾
2021年《商用汽车》回顾
爱立信董事会任命Börje Ekholm为爱立信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云计算技术及其对通信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商用WiFi蓄势待发BAT360谨慎布局前景存疑
应急通信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爱立信收购Mediaroom将发展下一代IPTV平台
爱立信招千人扩军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