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乱世生民的不幸

2018-02-27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战乱田鼠炊烟

乱后

辛 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

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

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赏析】

这首诗是金末诗人辛愿于战乱后初回家园时所作,表现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

首句,“兵去人归日”直接点题,表明战事已经结束,士兵们已经撤离,老百姓从颠沛流离中回到熟悉而陌生的家中,心情格外高兴。“花开雪霁天”,在战乱结束之后,看到人家屋前的花儿开放,看到大雪停了、天放晴了,心情本该很高兴,但综合全诗来看,此处可看作以乐景写哀情。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战乱结束之后,人们高兴,万物皆带我色,看一切事物都带上喜悦的色彩,即使看见残花、雨雪也会感觉春天的到来,正所谓“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也为下文张本,形成极大的反差。

颔联写实,从视觉的角度描写战后的荒芜,由远及近。冬日的山川平原光秃秃的,只有枯草在寒风中瑟缩着,村落已经破败不堪,但已经有炊烟升起了。“荒”与“动”“宿”与“新”对比强烈,相当传神,前者感叹荒芜,而后者似乎看到一点生机,诗人的情感由悲转喜。

颈联从听觉的角度再写战乱带来的祸害。饥饿的田鼠对着空荡荡的四壁呜咽鸣叫,乌鸦徒劳啄着野田的泥土,寻找食物。曹操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乃正面描写战乱后的荒凉场面,而此二句从听觉入手,让人切实感觉到田鼠和乌鸦的饥饿哀鸣之声。鼠、鸟尚且饥肠辘辘,何况人呢?

尾联想象丰富,一個“似”让人充满联想,“人语乱”寥寥三个字却描写出一幅人声鼎沸、群情激昂之图,让人生疑,急于想知道答案。结果每个人都大失所望甚至愤慨不堪,因为“县吏已催钱”。战争的创伤还没有得到丝毫的平复,新的苛捐杂税已“霜风雪雨严相逼”,与首联中“花开雪霁天”形成极大的反差,震撼人心。“苛政猛于虎”,可见诗人心怀苍生,对民间的疾苦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其枯槁憔悴、流离顿踣,往往见之于诗”,由此可知。

这首诗是按照诗人思想感情的脉络来写的。前两联写乱兵已去,人们回到久别的家园,大雪初晴,花儿绽放,村落又见炊烟,此景令人“喜”;第三联从侧面描写战乱后食尽粮绝的惨状,空荡的四壁老鼠饿得乱叫,荒芜的田野乌鸦拼命乱啄,鸟兽如此,人何以堪,此景令人“悲”;结尾两句写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家,催征苛税的官吏已接踵而至,此景令人“愤”。全诗景与情合,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感受。endprint

猜你喜欢

战乱田鼠炊烟
田鼠寻亲记
Searching for lost daughter 战乱分离母女终团聚
小田鼠过冬
万灶炊烟 “花”下相逢
小xiǎo田tián鼠shǔ溜liū冰bīnɡ
初冬
炊烟
6年战乱
逃离家乡
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