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事绵延三年多

2018-02-27赵勇

博览群书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译者理论

··Ⅰ··

美国学者布莱斯勒(Charles E. Bressler)的这本《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目前已出到第五版,而我很早就接触过它的第二版,那已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2000年上半年,北京师范大学的程正民教授和王一川教授联手为文艺学专业的博士生开设一门西方文论课程。当其时也,程老师主讲巴赫金,我们细读的著作是《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而王老师为我们提供的便是布莱斯勒的这本英文书,那是他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复印回来的著作。

于是在王老师的主持下,我们每人负责一章,写读书报告,并分别用一次课的时间讲解该章内容,形成课堂讨论。我当时的感觉是,此书虽是进入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入门读物,但对于文学批评中重要的“主义”或“流派”,作者既梳理得清晰,也分析得透彻。如果把它当作教材来用,可与国内的同类教材互补互动,甚至可以说,它在某些方面弥补了国内同类教材论述中的疏漏与欠缺;如果把它当作专业论著来读,亦不失为一本好书。因为布莱斯勒各章形成的问题意识,进入问题的角度,展开论述的理路等,都很有想法,由此也可看出美国学者致思、治学的风格和路径。

如今,在翻译完这本书之后,我似乎可以简要谈谈第五版(2011年出版)与第二版(1999年出版)的联系与区别了。

第五版当然是在前四版基础上的进一步修订,而与第二版相比,第五版的修改幅度不可谓不大。从章节设计上看,第二版的正文部分总计11章内容,分別是批评、理论与文学的界定,文学批评史概览,新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结构主义,解构,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或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而第五版的13章题目分别是:批评、理论与文学的界定,文学批评史概览,俄国形式主义与新批评,读者导向批评,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或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非裔美国文学批评,酷儿理论:男、女同性恋批评,生态批评。由此可看出,第五版既延续了第二版的许多内容,但也有了重大的调整、修改和补充。比如,第二版的第四章还是读者反应批评(Reader-Response Criticism),第五版的第四章则改成了读者导向批评(Reader-oriented Criticism),一词之差,反映了美国乃至西方学界对读者接受理论的最新思考。而第五版的第五章则把原来第二版的第五、六章整合为一章,在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语境中展开对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相关思考,这样就把结构与解构焊接在一起,强调了它们之间复杂而丰富的内在关联,这章内容因此也变得更加丰富和饱满了。当然,更重要的变化还是第五版对后殖民主义、非裔美国文学批评、酷儿理论和生态批评的强调与重视,因为在第二版中,后殖民主义、非裔美国文学批评和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只是寄生于第十一章的文化研究之中,它们的重要性无法体现,而第五版则让它们单独成章了。生态批评则更是前四版中从未出现过的内容,把它推到文学批评的前台,说明了它在美国学者心目中的位置。

每章的设计也有不小的调整。第二版每章除导论、历史发展、理论假设、方法论、问题分析等部分外,还有几部分内容:例文(Sample Essays)——实为对例文的简单点评,延伸阅读(Further Reading),探究性网站(Websites for Exploration)。除此之外,每章还附学生文章(Student Essay)和专业论文(Professional Essay)各一篇,以此与各章的相关论述形成呼应。这种设计颇有新意,它甚至启发了国内相关教材的编写[后来王一川先生主编《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我也参与其中,那里面的西方现代批评理论部分每章便有“学生范文”等设计,这其实就是在借鉴布莱斯勒的路子]。但在第五版中,这些部分都被拿掉了,窃以为有些可惜。

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第五版各章设计的新气象。第二版的“问题分析”部分虽然也在提问,但并没有指向具体作品,难免有些空泛。而由于第五版提供了霍桑的小说《好小伙布朗》,每章此部分的问题便有了用力的方向。这种设计体现了各批评流派向一个文学文本发问的可能性。而新增设的“批评与回应”部分既可看作对各章的总结陈词,也是与质疑者(其他批评流派)的互动对话。任何批评理论都有其产生的特定语境和看问题的特殊视角,自然它便不可能完美无缺。它需要回应质疑,而有无回应质疑的能力,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它的生命力是否强大。

第五版书后还附有五篇专业化程度颇高的名家论文,那或许是因为取消了先前各章的学生文章和专业论文,不得不变相补偿一下。但为什么是五篇而不是十篇呢?作者没有交待。不过面对选文内容,再去琢磨一下五篇文章与书中五章内容的关联,似乎也可猜出作者的一些用意。美国乃新批评的大本营。如今,新批评既是一种批评模式也已成为一种批评传统。大概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作者便选了布鲁克斯的《“形式主义批评家”》,以壮其声威。解构理论在它的发祥地法国并没有让人趋之若鹜,但在美国却曾如火如荼。而究其原因,都与1966年德里达访美并在会议上宣读的那篇论文(《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嬉戏》)有关。从此往后,美国学界多了个新词——解构,而美国的一些理论家也大踏步地进入解构时代。既如此,德里达的这篇论文便不能不选。至于《英雄的种族中心主义:文学中的“普遍性”观念》(拉森)、《酷儿理论》(扎戈斯)和《约翰·济慈与自然:一种生态批评的探究》(泰克)三文的入选,我想是因为非裔美国文学批评、酷儿理论和生态批评这三章内容较新,作者或许是担心读者找不着北,便放了三篇论文进一步引导,以便让相关问题深而化之,扩而大之。如此这般之后,那三章内容的根基估计也就牢靠了许多。endprint

书后的那个“术语表”也很重要,但第二版是没有这个东西的。而从第三版开始,便增加了此项内容,一直延用、补充、完善至今。概念术语多如牛毛,很可能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学理论的人都知道,没有术语的思维是一种简单思维,高级思维、抽象思维必须借助术语进行(参见曹文轩《思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P13—P22)。因此,若想弄明白理论,先得搞清楚术语。如果对那些概念范畴一知半解或张冠李戴,理论很可能就学得一头雾水。相反,如果名词术语烂熟于心,不仅意味着理论知识掌握得牢靠,就是思维也会变得缜密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术语表并非可有可无。它既指向了书中各处的机关暗道,也能成为读者在理论之雾中摸索前行的指路明灯。

大概正是因为布莱斯勒把这本书写得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1994年初版以来,它便受到了美国读者的喜爱,其中既有专家学者,也有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其他文学爱好者。瑞恩在“序言”中说,此书已是“美国文学批评方面最畅销的入门书之一”,显然并非虚言。而我知道的情况是,国内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也在2004年引进并推出了此书的英文影印版(第三版),应该也是意识到了它的学术价值。如今,我们把这本书翻译过来,一是希望能为国内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尽绵薄之力,二是希望国内学界了解一下美国文学理论界的动态,看看对于同样的问题,他们是如何入手思考的。当然,我们同样希望这本书能借美国读者喜爱之“西风”,让国内的专业研究者、文学爱好者也喜欢起来。

··Ⅱ··

不过,若是谈到这本书的翻译,应该说纯属偶然。

2011年年初,我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举办的一次小型学术会议,遇到了该社编辑翟江虹女士。临告别时,她塞过来这本书,想让我做一下鉴定,看看它有无翻译价值。回家后翻阅,我有些惊喜,因为它正好撞到我的“槍口”上了。于是我给翟编辑写邮件,谈我与这本书的相遇和感受,说眼下第五版与当年第二版的联系与区别。而最终的结论,当然是这本书值得翻译。

本来,“鉴定”完此书,也就完成了翟编辑交给我的任务,但万万没想到是,我却因此惹来了“麻烦”。随后翟编辑与我在电话里沟通,希望我来接手此书的翻译,我连忙推辞。但她马上退后一步,问我可否与我的学生联手进行。我依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征求了在站博士后杨玲博士和几位博士生的意见。商量的结果是大家愿意一试,于是我们于2011年春天启动了这本书的翻译。

翻译启动后,翟编辑因转到出版社的另一部门工作,大半年没了动静。后来,黄海飞编辑接手此事,并在11月底与我们签署了出版协议。他希望我们第二年的七八月份能拿出全书的译稿。

我应该是在2012年3月进入到全书的校译、统稿之中的。为了提高校译速度,我把李莎和常培杰两位同学也拉入到统稿小组,在大家相互初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工,我校第一、二、三、八、十章,李莎校第四、五、六章,序言和致读者,并完成索引的翻译和整理。常培杰校第七、九、十一、十二、十三章。第二遍计划三人互换着校。

可以看出,为了能拿出像样的翻译,所有译者都尽心尽力了。他们查阅相关资料,请教本所(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老师,相互交流切磋,力求精益求精。但是,由于大部分同学初涉译事,其中的问题也无需讳言,如漏译、误译、英文理解不准确、汉语表达不地道,等等,凡此种种,都给统校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面对大家的译稿,我所做的主要事情是:不断改动一些章节的译文,大量写批注(有几章的批注居然写到了200多条),既指出翻译的问题所在,也与译者进一步推敲相关译法。如今我查看当时的好几个文件夹,仅“校对稿”就有110多个文档。那是我与译者、校者反复商量各章正文和术语的翻译一遍遍保存下来的东西。

就这样,我从3月断断续续校到6月,又完整折腾了一个暑假。至9月中旬,当我把所有的译稿过手多遍之后,才觉得这本书有了点模样,可以出手了。

但出版社那里却遇到了第三方版权问题——主要是书后“文学批评阅读材料”的五篇例文(实为六篇)存在着版权问题。根据出版社提供的信息,这几篇文章经历了“可不翻译”“可全部翻译”“译出后仍然存在版权问题”几个阶段。最终,出版社决定拿掉这些例文。而我与几位译者商量后则认为,为了这本书的完整与圆满,还是希望他们能想些办法,解决掉这些版权问题。出版社从善如流,接受了我们的建议。

历时一年多,第三方版权终于全部解决,这让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

译事绵延三年多,大部分译者也已今非昔比。翻译启动时,他(她)们还是在校博士生或在站博士后,如今他(她)们大都毕业或出站,已是一些高校的青年才俊。

全书的翻译及分工情况如下:序言、致读者、“文学批评阅读材料”导言 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第一章 杨玲(厦门大学中文系);第二章、第十一章、索引 李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第三章、第五章 常培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博士后);第四章 赵天舒(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赵勇;第六章 黄肖嘉(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第七章、第十二章 王茹(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第八章 魏英(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第九章、第十章 刘剑(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第十三章 陈丽英(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术语表由以上各章译者译出(术语散见于各章内容之中,每章译者同时译出对应于各自章节中的术语解释);文学作品选读 霍桑:《好小伙布朗》,赵勇译、李莎校。

文学批评阅读材料部分:布鲁克斯:《“形式主义批评家”》,刘剑译、常培杰校;德里达:《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嬉戏》,杨玲译、黄肖嘉校;拉森:《英雄的种族中心主义:文学中的“普遍性”观念》,黄肖嘉译、刘剑校;扎戈斯:《酷儿理论》,李莎译、赵勇校;泰克:《约翰·济慈与自然:一种生态批评的探究》,赵勇译、马康明校。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出现的名词术语若在国内已有固定译法,则选取最常用的那种,同时尽量考虑它们在学界的认可度。如defamiliarization译作“奇特化”,而未译作“陌生化”; imaginary order译作“想象界”,而未译作“想象秩序”。如果没有固定译法,我们则反复推敲,最终确定一个译法。如efferent reading译为“析出式阅读”,the text and text alone译为“文本至上”。这些译法是否妥当,还需要得到学界的检验。书中的引文也很多,若引文在哪本书中已被译成中文,则尽可能加以借鉴、参考,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也是我们启动翻译时事先敲定的一个原则。endprint

还需要说明的是,书中出现的黑体字除个别情况外,全部是对重要术语(均收入后面“术语表”中)的强调,对应的是原文用粗黑体处理过的语词。例如:术语“对话性杂语”对应的是“dialogic heteroglossia”。书中出现的楷体字亦表示强调,对应的是原文用斜体处理过的单词,例如:“理论”对应的是“theory”。为方便读者理解,我们还增加了一些“译者注”和“校者注”。译者注来自于各章译者,校者注则全部由我本人所加。

鼓捣完这本书之后,我很是感慨。翻译不易,带着学生做翻译更是不易。我跟我的学生开玩笑说,我已有了创伤内核(traumatic kernel),你们也被我整出了创伤体验(traumatic experience),我们彼此伤痕累累,一同步入了拉康所描述的境界。我个人的经历也很有意思,因为弄翻译,我大半年没怎么写文章,刚刚恢复写作时甚至都出了点情况:下笔长句子,定语套定语,有点欧化味,带些翻译腔。翻译居然能把人折腾成这种样子,这是我所始料未及的。

尽管如此,我依然感到欣慰,因为我与所有译者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把这件事情做成了。因此,我要感谢参与这次翻译的所有译者,尤其要感谢后面几篇阅读材料的译者。2012年5月,当出版社最终决定把它们翻译出来时,我意识到时间紧迫,也意识到这几篇文章难度不小,只好给她们进一步布置任务。校译阶段,我要感谢李莎和常培杰同学,他们最终被我拉入校译小组,也就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承受了比别的同学更多的压力。常培杰当时要联系出国,在一片忙乱中既译且校,很不容易。李莎当时学历最低,只是研二,但校译之事尽心尽责,让我感动。

感谢2013级博士生、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徐晓军同学。在译稿交付出版社之前,我又把它全部打印出来,请徐晓军阅读一遍,让他以专业读者的眼光进一步挑毛病,找问题。他认真完成了任务。

感谢《约翰·济慈与自然》一文的作者泰克(Charles Ngiewih TEKE)博士。此译文最后修订时,有几处疑惑我曾向他请教,他给我提供了详尽的解释。

也要感谢出版社的几位编辑。翟编辑的信任既让我感到责任重大,又让我觉得压力山大。黄编辑为了此书的顺利面世,从中斡旋,很是辛苦。策划编辑刘汀博士非常关心这本书的进展。责任编辑徐德霞女士在成书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劳动。

更要感谢远在美国汉普頓大学(Hampton University)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的马康明博士。在这本书的翻译和校译过程中,每当我们有拿不准、弄不清的问题时,我都会给她写邮件求教,她也成了解疑释难的专家。2012年7月,她从美国回到阔别12年之久的中国,脚根还没站稳,我就拎着这本书麻烦她了。我不仅让她校出了那篇《约翰·济慈与自然》,而且还给她额外“分配”了一些校译任务:把第七章和第十二章那几串五花八门、没头没尾没语境的引文校出来。我搅和了她的归国之旅,心生不安,但她却总是笑呵呵的,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与美好。

最后,我也要对我的儿子赵天舒说声谢谢。他不仅为我拿出了第四章的初译稿,而且还成了我不时“骚扰”的对象。他在北大念法语,我却老是问他英语问题,让他颇有错位感和成就感。前年暑假,我与他同宅家中,自然更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我也充分意识到有位学外语的儿子在身旁,真是不错。

写下如上感谢的话并非例行公事,而是想说明这本书是群策群力、集体攻关的结果。如果读者诸君读了此书觉着译得还不算寒碜,那是大家的功劳;如果依然发现了问题,那责任在我。所以,当这本书即将面世之时,我依然诚惶诚恐,期待着专家学者、读者朋友的批评指正。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译者理论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历史化”笔谈
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探索
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