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前沿研究,为行业带来颠覆性创新

2018-02-27郝杰

纺织服装周刊 2017年42期
关键词:学术年会纺织学术

郝杰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十九大报告为我国的科技发展绘就蓝图,指明了方向。正当全国纺织界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之时,2017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于11月4日在武汉召开,这也是纺织科技工作者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中的一次高端学术交流。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武汉纺织大学承办,富丽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江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刘亚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孙瑞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蒋士成、俞建勇,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彭育园出席会议。来自国内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纺织科技工作者,以及来自日本、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海内外专家、学者700余人出席本次纺织学术盛会。

2017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以“融智·融创”为主题,设1个主会场和7个分会场。主会场开幕式和学术报告环节分别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伏广伟和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主持。

学术大奖花落各家

刘亚东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是中国科协系统的优秀科技社团,通过学术年会在先进工艺、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交流探讨,助推纺织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建设,在建设纺织强国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希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继续组织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紧密跟踪世界前沿科技,发挥学术引领作用,为推动纺织强国建设做出新贡献。

李陵申说,纺织学术年会是行业科技工作者的年度盛会,得到了全国纺织学术界的积极响应。他希望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借助该平台,加强纺织科研力度,拓展技术应用广度,实现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加快我国纺织行业产业升级,为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彭育园表示,学术年会平台是纺织科技界发布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展示最新学术成果的高端平台,希望这个平台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有新的作为。

业界期待的中国纺织学术大奖在会上揭晓。大会宣布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陈文兴荣获2017中国纺织学术大奖;东华大学研究员丁彬等5人获2017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大连华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世军等 5人获2017中国纺织技术带头人;东华大学教授刘丽芳等3人获“富丽达”2017中国纺织青年科技奖;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的陈秋飞等6人获2017中科纺织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功能基蠶丝织物的仿生构建与性能》等15篇论文获第18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与会领导和嘉宾为以上获奖人员颁奖。同时大会还向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织浆料与浆纱技术”等10家科研基地隆重授牌。

融智融创再造行业价值

孙瑞哲做了《破局立势,价值再造》的主题演讲,他在梳理了中国纺织行业科技创新进展与成就后谈到了中国纺织工业的“新定位”。他说,行业要树立新的产业发展观,纺织行业是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中国纺织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就是向高端化、高技术化、多元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并重视对尖端性、前沿性纺织科技研究,重视对事物本质研究,形成纺织产业根本性和颠覆性创新。发展重点是纤维新材料、高技术纺织品、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对于中国纺织行业价值再造的“融智”与“融创”路径,孙瑞哲提出,通过产品融智实现智能产品,重塑产品核心价值;通过制造融智实现智能制造,重塑行业制造模式;通过供应链融智实现智慧供应链,重塑行业支撑体系;“融创”路径则是技术与创意的融合创造、区域与全局的融合创造、发展与责任的融合创造。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俐娜,天津工业大学教授程博闻,东华大学研究员王华平分别围绕纤维素和甲壳素的低温溶解及其新型纤维的构建、高性能聚苯硫醚的合成改性与应用、大容量熔体直纺聚酯纤维工程仿真等技术进行了主题演讲。

搭建平台创造良好学术氛围

会议期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伏广伟和2017中国纺织学术大奖获得者陈文兴接受了《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伏广伟表示,建设纺织科技强国需要良好的学术氛围,此次学术年会的一系列活动很好地营造了学术氛围,老科学家的情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气魄和对未来的憧憬让行业看到了实现科技强国的希望。作为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措施,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正在全力打造学会技术研发中心,利用学会科学家集中的优势,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纺织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陈文兴激动地说,能获得如此之高的荣誉,首先想到的两个字是“感恩”。面对荣誉,他表示,今后要继续为纺织产业升级,建设纺织强国、人才强国而努力。

2017中国纺织学术年会设7个分会场,其中5个分会场围绕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技术创新、现代纺织技术、产业用纺织品—分离膜技术与应用、服装科技创新、国际纺织高等教育论坛等热点内容展开深入交流;另外2个分会场分别为第3期“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沙龙、第126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暨第12期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本次年会同期还举办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25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纺织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第2次会议。

中国纺织学术年会自2011年首次举办以来,目前已经连续成功召开七届,旨在为全国的纺织科技工作者搭建高端学术交流、高层次创新人才表彰、优秀科研成果发布的权威平台,在推进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深度合作,以及推出行业学术带头人,培养纺织行业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届学术大奖得主俞建勇已当选院士,还有多位学术带头人、技术带头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通过学会推荐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杰出工程师奖等称号。

此次年会首次走出上海,选择在武汉举办。今后,学术年会将走进中国主要纺织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这个高端平台,将纺织学术新思维、新成果、新体制以及优秀人才向科研一线延伸,让这个平台深入到纺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每一个角落。明年,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将在西安举行,由西安工程大学承办。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术年会纺织学术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中南地区高校第三届档案学术年会会议综述
关于学术年会品牌化建设的思考
中国大坝协会学术年会在贵阳召开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