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有效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浅论
2018-02-26谷莉莉
谷莉莉
摘 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从而提升其语文整体素养,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性;指导
课外阅读既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更是中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然而,我们却忧心地发现,繁重的课业负担、高考的压力,严重剥夺了中学生的阅读时间。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了一种随意性、盲目性、被动性。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从而提升其语文整体素养,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一、内容为上——指导学生选择书籍
课外阅读的效果首先取决于读什么内容的书籍。书籍的海洋浩瀚无边,高中生阅读时间有限,不可能全部涉猎,书籍在内容上又参差不齐,有好坏之别。“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同样,书犹药也,误读可致愚”,可见选择阅读的重要。指导学生选择好的书籍,老师责无旁贷。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结合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一般我会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始就向学生推荐以下书单:
1.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诗经》《古文观止》《世说新语》等。
2.中外名著: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钱钟书的《围城》、曹禺的《雷雨》、老舍的《茶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
3.当代文学作品:如巴金的《随想录》、季羡林的《季羡林散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城的《棋王》《孩子王》《树王》系列小说、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冯骥才的《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余光中的《余光中詩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周国平的《周国平散文精选》等。
4.优秀报刊杂志系列:如《读者》《读书》《南方周末》《意林》《少年文艺》《青年文摘》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兴趣爱好从以上书目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
二、规划先行——指导学生制订计划
人们常说,做事没计划,盲人骑瞎马。阅读也一样,不定计划,拿起哪本读那本,读到哪里算哪里,必然会出现随意性、盲目性、低效性的问题,所以课外阅读,规划先行。在高一、高二的每个学期初,我就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一般的做法是,开学初,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及老师、同学推荐的书目制订本学期阅读计划并确定书目,由课代表负责将本班学生的阅读计划及书目统计成表格,一份张贴于教室,一份有老师保存,以便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及老师的有效监督。
三、方法为翼——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好的阅读习惯让人终身受益,科学的阅读方法更是事半功倍。我们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得法,可以为课外阅读插上飞翔的翅膀。
1.合理安排时间。高中生学业任务繁重,阅读时间有限,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才会使读书成为一种享受、一件益事。每天的零碎时间可以读《读者》《意林》等杂志,周末和假期可以读长篇小说。无论怎样,要保证每天都有一点读书时间。
2.读思结合。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只读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和消化,即用“心”来读书才能有所收获。
3.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作好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把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摘录下来,以不断增加白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儿的“笔记”既包括摘录,也包括读后感。
四、活动为辅——督促学生阅读实效
很多时候我们一味地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却忽视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监督与评价,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流于形式,没有达到课外阅读的真正目的。因此,要想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就需要开展一系列活动督促、激励学生阅读。
1.名著交流会。由于名著的博大精深和耐人寻味,面对大部头的名著,好多学生心生畏惧,望而却步,使得交流在阅读过程中成为一种必需。
2.知识竞赛活动。在课外阅读中适时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竞赛活动能使学生及时体验阅读成功的快乐,看到自己的进步,使学生强化阅读意识,更主动地阅读。在知识竞赛活动中既可检查阅读效果,又能激发兴趣,既可使学生避免阅读倦怠,又能激励学生坚持阅读下去。
3.学期总结会。一学期终了的总结会就是通过阅读课,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课外阅读的意志,增强继续课外阅读的信心。最后评出“读书达人”“阅读之星”“优秀读书笔记获得者”等奖项,并颁发奖状或奖品(最好是书籍),予以鼓励。
总之,提高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效果,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但怎样使指导更系统、更合理、更多元,需要我们与学生同行。
参考文献:
胡玮.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具体指导措施[J].考试周刊,2014(34).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