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ACR、β2-MG及血胱抑素C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及相关性研究

2018-02-26王姗姗陈光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33期
关键词:肾小管肾小球病程

王姗姗  陈光明

[摘要]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ACR)、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胱抑素C(Cys C)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及相关性研究,为临床诊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40例,A 组尿蛋白阴性者73例,B组尿蛋白微量者67例,健康对照组54例。检测三组尿ACR、β2-MG、Cys C等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三组年龄、性别、总胆固醇、Scr、LDL-C、HDL-C、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病程、BMI、GLU、Hcy、UA、HbA1c、ACR、Cys C、β2-MG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B组又显著高于A组(P<0.05);ACR、Cys C、β2-MG水平在尿蛋白阴性组有上升,但在DM早期肾病中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更高。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HbA1c、Hcy、UA、BMI因素是DM早期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ACR、Cys C、β2-MG与病程、BMI、HbA1c、UA、Hcy等影响因素呈正相关(P<0.05)。 结论 尿ACR、β2-MG和血Cys C联合检测可动态地反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变化,对于指导临床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治疗及监测病情等方面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肌酐比;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8)33-0027-0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慢性并发症,临床症状一旦出现病情将不可逆转,其致残、致死率高[1]。鉴于此,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如果DM患者的肾脏功能可在早期进行监测,就可以及时发现并判断肾脏功能的损伤程度,进而及时采取预防、治疗措施控制疾病、延缓疾病的进程。有文献报道[2-3],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是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可早期反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损害;胱抑素C(Cys C)能够早期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本研究通过观察三者的统计学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旨在为指导临床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DM(T2DM)患者140例,其中尿蛋白阴性者73例(A组),男41例,女32例,年龄29~81岁,平均(69.95±8.79)岁,病程3~12年,平均(7.18±2.14)年,体质指数(BMI)19~27 kg/m2,平均(23.75±0.53)kg/m2。尿蛋白微量者67例(B组),男36例,女31例,年龄30~82岁,平均(70.42±9.07)岁,病程3~12年,平均(9.35±3.08)年,BMI 19~27 kg/m2,平均(25.69±0.73) kg/m2。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DM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有慢性肾炎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心力衰竭和其他的肾脏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肿瘤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对照组均为体检健康者(C组)54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30~83岁,平均(70.68±9.15)岁,体质指数19~27 kg/m2,平均(21.68±0.61)kg/m2。所有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除一般的临床数据检查以外,收集晨尿,留取上清液,运用免疫比浊法使用罗氏COBAS INTEGRA 8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尿ACR、β2-MG。连续测3次,取平均值,并选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脂、血糖(GLU)、尿酸(UA)。采用离子交换色谱-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ANOVA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危险评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指标比较

三组年龄、性别、总胆固醇、Scr、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的病程、BMI、GLU、Hcy、UA、HbA1c、Cys C、ACR、β2-MG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MG、ACR、Cys C的水平越高,提示疾病程度越严重。见表1。

2.2 A、B组的ACR、Cys C、β2-MG阳性率比较

正常判定标准:尿ACR<30 mg/g,β2-MG<5.0 mg/L,血Cys C<1.0 mg/L,如超出正常范围,判定检出阳性。

结果表明ACR、Cys C、β2-MG的水平在尿蛋白阴性组(A组)有上升,说明ACR、Cys C、β2-MG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在糖尿病早期肾病检测中,ACR、Cys C、β2-MG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更高。见表2。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有早期DM早期肾病为因变量,以病程、HbA1c、Hcy、UA、BMI为自变量,分析显示,病程、HbA1c、Hcy、UA、BMI因素是DM早期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见表3。

2.4 DM早期肾病的危险因素与ACR、Cys C、β2-MG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ACR、Cys C、β2-MG与病程、BMI、HbA1c、UA、Hcy呈正相关(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便是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出现不可逆受损的征兆是出现临床蛋白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4]。DN的早期发病呈隐匿性,目前实验室漏诊率高,敏感性低的常规检查项目是血尿素氮、肌酐、尿常规[5],临床上用于辅助诊断DN的实验室指标很多,CysC、β2-MG、ACR是其中较敏感的指标。因此,需要通过辅助诊断筛查,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6-7]。早发现、早治疗是决定其预后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正常生理状态下,绝大部分尿微量白蛋白会被肾小球滤过膜阻止通过,然而病理状态时,肾小球受毒素、炎症等因素影响而受到损伤时,因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加大,从毛细血管壁滤出大量血浆蛋白,严重超出肾小管的吸收负荷。肾小球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是尿中ACR升高,肾小球受损程度可直接从尿ACR来检测。目前ACR的异常被认为是临床诊断DN公认的标准。

高血糖导致的肾脏血管硬化,继而导致糖尿病的肾脏功能受损。检测研究对象的 ACR、Cys C、β2-MG、HbA1c、Scr、BUN、Hcy及UA指标,它们能够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能较早且全面地反映肾脏功能,通过分析各指标与糖尿病早期肾病之间相关性,有利于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功能。Cys C是一种由机体有核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其生成速度恒定,受年龄、性别、疾病变化的影响较小[8],在血液中浓度较为恒定,且Cys C不在肾小管中产生和分泌,其可在肾小球滤过膜中自由通过,可由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重降解且不返流血液之中,随肾小球损伤程度的升高,血清Cys C浓度同时也升高,故Cys C可以敏感地反映早期肾损害[9],是一种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标志物[10-11]。研究显示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13]。

β2-MG是一类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低分子量蛋白,在血液中浓度也相对恒定[14]。约99.9%β2-MG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正常情况下,尿β2-MG的排出是微量的,若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伤,则尿液中β2-MG会相应升高,是诊断肾小管疾病较灵敏且特异的方法,可作为DM早期肾损伤的检测指标[15]。

本研究进行DM早期肾病的危险评估,结果显示病程、BMI、Hcy、HbA1c和UA是DM早期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Hcy可能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协同糖基化终末产物等途径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DM微血管发生病变继而造成肾小球的病变[16]。高HbA1c水平可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17],长期HbA1c偏高会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为肌纤维细胞并且肾小球石化[18],加重肾功能损伤。UA水平与DN的关系近年来引起关注,但目前其导致肾病机制尚未阐明,但有研究报道它会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炎症反应,造成肾间质损伤[19-20]。

本研究中三组临床指标比较:三组年龄、性别、总胆固醇、Scr、LDL-C、HDL-C、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的病程、BMI、GLU、Hcy、UA、HbA1c、ACR、Cys C、β2-MG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MG、ACR、Cys C的水平越高疾病的程度越严重。A、B组的ACR、Cys C、β2-MG阳性率比较:结果表明ACR、Cys C、β2-MG的水平在尿蛋白阴性组较高,说明ACR、Cys C、β2-MG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在糖尿病早期肾病检测中,ACR、Cys C、β2-MG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更高。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是否有早期DM早期肾病为因变量,以病程、HbA1c、Hcy、UA、体质指数为自变量,分析显示,病程、HbA1c、Hcy、UA、体质指数因素是DM早期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DM早期肾病的危险因素与ACR、Cys C、β2-MG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R、Cys C、β2-MG与病程、BMI、HbA1c、UA、Hcy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ACR、Cys C和β2-MG升高与DM 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能反映肾脏功能的变化,并且能有效指导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综上,在DN的早期,患者一般没有典型体征与临床症状,主要诊断手段是实验室检测。研究结果表明:Cys C、ACR和β2-MG联合检测既对DM早期肾病的诊断起重要作用,又可提高诊断灵敏性。三种指标联合定期检测可动态地反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变化,为诊断肾小球、肾小管的受损程度提供参考,有利于及时延缓并干预DM肾病的发展进程,联合监测对于指导临床在DM早期肾病的治疗、诊断及监测病情等方面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翁羽飞,陈江玲,林慧婷,等.血清胱抑素C与β2微球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判断中的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150-151.

[2] Feriozzi S,Germain DP,Divito R,et al. Cystatin C as a marker of early changes of renal function in Fabry nephropathy[J]. J Nephrol,2007,20(4):437-443.

[3] 姜愛凤,王以新,马立萍,等. 尿微量清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S1):93-95.

[4] 乔晓梅.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5):145-152.

[5] 柯丽霞,王军.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 14(35):90-91.

[6] 朱海兵. 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1):84-86.

[7] 杨艳丽. 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1936-1938.

[8] 蔡钢强,垢敬,焦连亭.胱抑素C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5):457-460.

[9] 周燕,黄湘宁.胱抑素C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684-685.

[10] 张小燕,孙正松,张荣勋,等. 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19(8):2372-2373.

[11] 张维君,王汉民,陈威.在肾脏疾病中检测血清CystatinC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0):470-471.

[12] 王学,尹宗艳,王茂彩. 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15(28):130-131.

[13] 梁仲城,彭契六,周凤燕. 血清胱抑素C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10):905-906.

[14] 李新星,杨泽松,罗效梅. 血清及尿液β2微球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分期中的诊断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4):3431,后插1.

[15] 陆文杰. 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J]. 吉林医学,2017,38(2):347-348.

[16] 智喜梅,梁奕铨,肖亦斌,等. 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的关系[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 10(1):18-21.

[17] 周小海,马华林,汤杰印.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尿蛋白、血脂及肝酶的关系[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31(5):375-377.

[18] 赵静,王伟涛. HbA1c和U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 36(21):3186-3187.

[19] 肖凤英,汪春兰. 血清尿酸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5):1777-1779.

[20] 鄒筱芳,巫冠中. 尿酸肾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2015,19(1):5-9.

(收稿日期:2018-07-26)

猜你喜欢

肾小管肾小球病程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活性维生素D3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