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点滴谈
2018-02-26俞雪金陈瑞春
俞雪金 陈瑞春
在国家推出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背景下,在全民大阅读的氛围逐渐形成的形势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一定每个学生都浓厚,要靠教师的培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以激起学生浓浓的阅读兴趣。
1. 结合语文教学,科学推荐书籍。根据各学段要求与单元学习目标,语文教师要利用课堂中的拓展环节,对学生进行课外书籍推荐。如笔者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葡萄沟》一课时,在引领学生学习了课文后,学生纷纷表示很喜欢葡萄沟。笔者说:“孩子们,在我们中国,像葡萄沟这样美好的地方还有很多,老师为你们推荐了两篇课外阅读文章《沙漠绿洲》《火焰山脚下》,课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阅读,感受那里独特的风光魅力。”这样,学生就容易从内心里接纳课外阅读,行动上有效地落实课外阅读。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并且互相借阅,互相分享阅读体会。如指定每周三、周五的早会课为好书推荐时间,让学生上台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分享给大家,或者说说自己的体会。
2. 创建开放书吧、班级图书角,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全国微笑阅读推广群在笔者所在学校设立了一个大型的“微笑图书馆”,笔者便从图书馆借出大量的书,放置于班级图书角。每天中午,学生到校之后,在班级图书角里借阅图书看;每周三,笔者带领学生到“微笑图书馆”,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借阅自己喜欢的书。又如,学校新建了一个“开放书吧”。笔者鼓励学生课间到开放书吧里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学生们时时刻刻与书为伍,阅读积极性很高。
二、立足课堂,教给阅读方法,课内指导课外延伸
要立足课堂指导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运用方法。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所侧重。低年级注重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中高年级注重于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一)传授不同形式的阅读方法,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1. 教给基本的阅读方法。要教给学生各种基本的读书方法:精读法,即逐字逐句精细研读。略读法,即从头到尾浏览,迅速了解主要内容。批注,即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边读边做上标注。如笔者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先引导学生细品课文,感受“奇迹”,并找出相关的句子,在句子旁边作批注,写出自己的点滴感悟。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后读其他文本时,也用上这种方法。由阅读到总结写法,对学生进行迁移训练。
2. 主题拓展式阅读方法的指导。“主题拓展式”是指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提炼出阅读主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外阅读中引导,让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依托和凭借,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扩展和补充。如笔者在上研讨课《陶罐和铁罐》时,在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后,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本课的学习方法,再拓展学习環节,布置学生课外自学短文《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继续进行人物对话的学习。
3. 语言积累式的阅读方法指导。“语言积累式”是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一种方法。如背诵法、摘记法、剪贴法。
(二)不同文本,学习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并进行课外迁移
1. 叙事性文本阅读方法指导。(1)理清情节,把握全文。叙事性文本由于其叙事性比较强,文本的脉络比较容易理清,线索比较容易把握,我们就通过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找出文本的线索,从而整体感知文本。(2)品读细节,理解文本。跟中心思想有密切联系,并有利于深化主题的部分,我们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样,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理解了文本。(3)还原情境,感悟感情。学生理解了文本之后,引导学生将文本中描绘的情境、人物形象还原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4)拓展延伸,迁移训练。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学会模仿片段描写,以达到课外迁移的效果。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品词析句,感受老人与海鸥的深切感情,感悟人和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道理,并且总结出了进行叙事性文本阅读的一些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课外阅读《藏羚羊》一文,迁移运用叙事性文本的阅读方法,即理清情节,品读细节,还原情境,拓展延伸等,让学生感悟人与藏羚羊之间的感情,从中体会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学生在课外迁移阅读中,进一步学习了运用叙事性文本的阅读方法,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形成。
2. 童话文本阅读方法指导。(1)各种方式读。童话与童话体寓言故事都是很生动的文本,通过不同方式的读,可以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读出文本主角内心世界。如笔者在教学统编版二年级课文《坐井观天》时,抓住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引导学生关注对话中的关键词和标点符号,采用对比读的方法,读出小鸟的谦逊和青蛙的自以为是,从而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2)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坐井观天》这篇寓言故事,寓意深刻,留白处很多。教学时,笔者就抓住这些留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将学生带入童话的情境。在课文结尾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那只青蛙,当你跳出井口后,你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跳出井口后,青蛙会遇到什么情况?遇到谁?有什么启示?鼓励学生有个性地表达。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出文本之外的一幅幅画面,深化了对小鸟和青蛙不同性格特征的理解,从而进一步读懂了寓意。(3)角色扮演。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说一说角色之间的对话,让他们在演演说说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如学习了二年级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后,学生学会了童话故事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出示课外阅读文章《小红帽》,让学生进行课外迁移阅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入情入境的想、生动形象的演,不知不觉地、有效地巩固了阅读童话文本的方法。
三、活动为载体,创建浓浓的书香校园
以学校一年一度举行的“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巩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让书香之气弥漫整个校园。如画一画,通过读书节手抄报比赛、绘画比赛等形式,把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展现出来;写一写,开展“好书伴我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再如,开展表彰活动。每个年段评选一个“书香班级”,每个班级评选一个“书香家庭”,每个班级评选五名“读书之星”。
总之,创设阅读情境,教给阅读方法,以活动为载体,创建书香校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汀州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