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aaS模式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产品研发平台的构建
2018-02-26弓晓锋
弓晓锋
摘要
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是农村信息化的研究热点,是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之一,旨在解决数据复杂、分散管理、信息难以共享等问题,关键是信息正逐渐向农村和农民普及的移动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过渡。基于所调查的农业信息在不同用户群体的中传播特征与实际信息需求,进行移动互联网在农村信息化中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完成移动互联网服务产品研发平台的构建和服务产品的开发。
【关键词】SaaS 移动互联网 服务产品 研发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信息服务最为现实的手段。
无需建立单独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无需建立单独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将各个平台服务化,在统一的支撑平台上灵活配置开发与授权使用。同时,能够根据基层不同使用主体的具体需要,定制免费或者付费的服务,研发平台能够相对独立的定制并开发相应的服务产品,如:信息服务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产品等。
1 构建研发平台的迫切需要
1.1 硬件基礎设施有所限制
虽然各级乡镇、村的有线电话网络、移动电话网络和有线宽带等硬件设备己基本覆盖,但是没有具体的应用软件和齐备的信息服务体系,仅能够发挥信息化硬件的基本功能,具体到基层农民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1.2 信息化设计缺乏顶层指导和企业运营思路
虽然各级单位和涉农企业都建有自己的网站,但由于资金和运营水平的限制,难以发挥具体的作用,仅作为宣传的途径,应用效果不佳。由于信息建设没有采用“前期政府引导扶持,中期共同建设,后期企业化运营”的模式,这样信息化建设的结果就是没有让农民和涉农企业得到实质的经济效益,导致各方面参与者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1.3 信息交流需求大,途径缺失,交流范围小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深入,农民和涉农企业对农业信息交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缺少有效的交流途径,出现信息不能交流、信息滞后和有效信息少的结果。目前,农业信息交流大多采用传统的交流手段,导致农业信息交流的范围小,出现了信息交流的区域化局限,导致农业信息无法有效地传递到市场,严重阻碍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1.4 农业信息不规范
市场自发形成的农业信息规范受到地域、人为习惯的影响,使得信息标准的多样化和不合理性导致信息的不规范。
1.5 农民素质不高
农民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低,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硬件的最大效益。由于缺少有效的培训和统一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再加上农民自身教育水平的限制,导致信息化应用水平无法提局。
2 研发平台的构建思路与目的
随着县区农村信息服务站的设立,乡镇甚至村级信息服务员的下沉,将使得互联网服务产品研发平台构建的各类信息化服务的应用推广成为可能。
2.1 构建思路
研发平台以“面向社会、服务公众”、“讲究实效、注重应用”、“整合现有信息资源”、“为决策提供数据信息”、“严格遵守标准和规范”、“结构开放性”、“系统接口标准性、可扩展性”为设计原则进行设计。通过对现有信息传播体系进行集成整合,加强信息技术对农业和农村的全面渗透。融合会员平台,通过农业咨询、农业课堂、农业信息、农业管理等功能,与其他农业信息化产品进行科学的系统融合,实现专家和农民的双向沟通与互动。通过平台的农业信息发布、各级信息服务站的管理、农民交流互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扩充农业科技信息量加强信息标准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建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全面、高效、快捷地为农民和农业企业以及管理人员提供其各自所需的、有价值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依托研发平台建立高效的应用示范体系和灵活的推广机制,同时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针对不同的使用主体,开发相应的服务产品。拟建服务产品以农村信息服务站、农村信息服务员为主体用户。
2.2 构建目的
研发平台的实现目标:
(1)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化交流平台,提供广大农民、涉农企业之间的信息相互交流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2)整合贵州省现有农业信息资源,并做好区域内部的宣传;
(3)依托研发平台的建设,建立一个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4)加快农业信息交流速度,降低信息交流成本;
(5)促进农业知识普及,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6)统一农业信息交流规范,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库;
(7)提供农业和各级部门沟通渠道,让广大农民第一时间了解政府农业政策。
(8)建立农村信息化服务产业,产生新型服务型企业。
通过融合专家服务、农业培训、信息服务等模块,培训和检测,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及门户。通过向广大用户提供农业咨询、农业课堂、农业信息等网络信息服务,从而实现农业信息交流、农业知识学习、农产品购销、农产品资讯等服务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3 研发平台的软件架构及运营模式
3.1 软件架构
研发平台采用“微服务”软件架构进行开发并统一部署在“云上贵州”,由专门的技术团队进行产品开发与维护。技术团队统一租用“云上贵州”提供的ECS、RDS、OSS等服务,ECS用于支撑前台应用所需的虚拟机,RDS用于支撑平台整体的逻辑数据,OSS用于支撑平台整体的物理数据。软件架构如图1所示:
所有的后台应用都必须先注册到“注册中心”,所有的用户请求都需要通过“统一网关”,所有的“服务产品”都可以调用后台各类服务。而应用服务的开发需要完成两个部分用户中心功能的开发和后台应用服务的开发,两者之间的数据交互需要通过“统一网关”并以API接口的方式来实现。
3.2 用户中心
只需要在平台注册一次,完成相应的“身份认证”环节,就可以申请研发平台提供的各类服务产品。各个产品之间的数据对于用户而言也是互通的。用户中心对于数据的请求授权需要统一通过“网关”。如图2所示。
3.3 运营模式
以互联网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申请开通相应的应用软件服务,按定购的服务提供一定的费用,并通过互联网获得提供的服务。
根据需要,研发平台默认会提供一系列基本的免费的服务产品,如通用的“信息服务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产品”,其它个性化的服务,研发平台会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设计。
3.4 实现方式
以乡镇为布局的信息服务站和以村为点的信息服务员为主要的管理用户,面向大众的农民为主要的需求用户。信息服务员可以以信息服务站为载体进行信息数据的上报,也可以以自由方式进行数据的搜集与上报。
依托研发平台,信息服务站可以建立自己的“单位空间”,并在门户上发布各类信息,还可以灵活的对自己的门户进行简单的设计,同时,信息服务员可以建立的“个人空间”,这样,需求方就可在平台上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信息与资源,可对接的各类信息人才。研发平台默认建立了“科技专家库”、“科技成果库”、“专利库”等基础支撑数据库,供各类服务产品调用。
4 服务产品的研发
探索将服务产品化,能够根据不同的主体需要设计不同的产品,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4.1 信息服务产品研发
基于信息传播学、农业技术推广传播学等学科知识,设计面向农村用户的移动应用平台,从而实现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我省农村居民摆脱教育信息、政策信息、娱乐休闲、医疗信息、生产技术信息难以获取的现状,以及目前政策信息双向沟通困难的问题。
将信息资源转换为可供基层用户使用的信息,并通过移动互联网推送至用户移动端,逐步形成规范的信息管理平台。
4.2 电子商务服务产品的研发
通过研究并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将传统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由信息服务拓展到商务服务。平台主要包括:接入/定位模块、内容服务模块和支付模块,这三个模块是对业务流程的纵向划分,但是具体业务平台的实现涵盖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内容。平台的设计是独立于硬件的,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并且可以支持任何一种移动设备的接入。其中,接入/定位模块提供用户(农户)使用手机、农用信息终端、PAD、电脑等无线终端接入平台的功能;内容服务模块为用户提供诸如多媒体、资讯、广告、购物、竞猜等即时业务和定制业务。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5 展望
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研发与设计需要讲究“创新”、“交互”、“内容”。如何让产品符合已经事物的普遍认知,也需要在共性基础上增加一些耳目一新的感觉,并能够促进其它产品的拓展。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依照用户具体的需求来决定是否创新,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目标。尽量减小界面间的交互,注意基于信息层面的交互,应该简单易懂。
参考文献
[1]付博.移動互联网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探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07):148-150.
[2]史德林.移动互联网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04):10-11
[3]马骋.基于SaaS模式的移动办公产品系统[J].技术创新,2014(09):60-65.
[4]魏炳.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河南农业,2016(25):56-56
[5]梁栋.基于多地实践的新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8(0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