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原来这样过冬至
2018-02-26李丹
李丹
冬至,与二十四节气中其他的节气一样,本是个纯粹的天文和历法的概念。用现代天文学的话语来说,冬至,就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是处于北半球的中华大地接收太阳的热量最少的时候。而采用《吕氏春秋》的说法,就是“日行远道”(见卷十三《有始览》),意即太阳离我们最远。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自此之后,夜消昼长。
冬至曾经是华夏的“年”,相传黄帝就曾把冬至日作为岁首,称作“朔旦”,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不过,古人普遍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所以应该庆贺。汉代冬至日,官府要举行仪式,这天朝廷上下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互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汉代蔡邕《独断》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正可见“冬至大如年”的传统,是因为这天与阳气相连。这说法与古代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相关。古人认为,昼为阳,夜为阴;君为阳,臣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如此阳盈阴弱,阳盛阴衰,生活才算是“正轨”。冬至这天正值阴极而阳始,冬至夜最长,而冬至日的白昼开始渐长,所以在这天是季节转换的临界点,分外受到人们的重视。
南宋《梦梁录》说到朝廷的冬至除了祭天之外,还要荐太庙。这“太庙行荐黍之典”到了民间变成比较通俗的做法就是“祭祖”。民间祭祀祖先就跟朝廷祭祀天地一样,在古代是一件经常都在做的事儿,特别是遇到重大的庆典节日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梦梁录》载冬至“祭享宗,加于常节”。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的灵魂对于家族的意义与天地诸神对于国家的主宰力量可以相提并论,自然是怠慢不得。
古人的祭祀祖先一般安排在冬至日的前一晚进行,称为“冬除”,与新年前一夜的“岁除”相呼应,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冬至的祭祀仪节“多仿岁除故事”。同治《上海县志》记:“冬至,治花糕、粉圆祀先,冠带相贺,名‘分冬酒。”又明白说:“谚云‘肥冬瘦年,俗称‘冬至大于年。”冬至的这一系列活动其实还是和“过年”的习俗息息相关,有可能为殷周时期以冬至为岁首(即元旦)的风俗遗留。
古代时期,冬至还有晚辈对长辈们表示礼敬的习俗,称之为“履长”。对祖先的崇拜必然导向对在世的长辈的礼敬,“尊老”的传统在华夏早已经被纳入了生活的纲常。但冬至“履长”,又被称为“履长至”,与其余的时日又有着别样的风俗。“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也。”(《太平御览》)献屣袜之俗在魏晋时期尤为盛行,才高八斗的诗人曹植写有《冬至献袜颂表》,其中都是“迎福践长”一类的话语,所取的也是吉祥平安之意。
与“履长”相联系的另一个冬至习俗是“隆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古代伦理里,师长和亲长具有几乎等同的地位。“隆师”也有许多礼节,诸如拜谒宴请一类都是世所常见。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比较特别的是山西等地,冬至日学生要向老师献豆腐,因而冬至也被称为“豆腐节”。
古代这一天不但学校放假,且“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武林旧事》)古人是喜欢热闹的,遇到這样一个节日,除了拜天地、祖宗,贺君亲、师长之外,也互相拜贺,《武林旧事》称为“贺冬”。拜贺自然要送礼,礼物也多以酒食为主,称为“冬至盘”。
冬至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个节日一直被视为“吉日”,受到重视。五千多年的历史已将中华民族的节日汇成了五彩斑斓、内涵丰厚的长河大流,在这条河流里我们追溯节日的习俗,也会深深受到华夏传统文化的熏陶。
(责编/刘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