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一行立德 一点一滴树人
2018-02-26王娜
王娜
《管子》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树木容易,树人难。作为班主任的我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把爱的雨露播撒在学生稚幼的心田,坚持德育为先,从点滴做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用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昭示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
一、立德树人,关爱为本
师德的核心问题就是“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师爱是培养师生情,使之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师爱是转变后进生,促使他们良好发展的灵丹妙药。
当前单亲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多,而这些学生常常感到自卑。2014年和2017年我班有几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性格内向,思想偏激,行为古怪。我想:“与其用制度约束,不如用爱心感化”。只有“润物细无声”,才能“春风吹又生”,进而形成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小亮同学,刚上高一时,课堂睡觉,顶撞老师,不思学习。对他,我思虑再三,抓住一切机会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触动他的心弦。周末他没有回家,星期天我买了一些水果和零食,亲自送到他的宿舍。离开时,他低下头,深深地鞠了一躬。有次下雨天,碰上他忘带雨伞,我连忙送伞给他。那一刻他热泪盈眶。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经常找他谈心,引导他用积极、乐观、宽容、感恩的心态看待现实生活。从此他变得阳光、自信、学习成绩不断进步,当上了班里数学课代表,还能为集体积极主动地做好事。
一次,有位家长满面愁容地找我诉苦,说她家的姑娘马华以前很活泼,性格外向,现在却很少开口,是不是得了自闭症。我细心观察,果然发现她一连几节课注意力都不集中,课堂上也不回答问题,我感觉到她有点反常。我立即找她谈话,但她什么也不肯对我说,有意回避我,我放下架子再三与她沟通,她才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原来她曾在课堂上经常举手,但我只叫了她两次,甚至有一次我还训斥她不遵守纪律。为此,她心理失衡、忿忿不平、闷闷不乐。我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她才重开笑颜。因此,对这些同学我们应该小心地呵护他的学习积极性,呵护他的自尊心。多注意,少冷落,这比表扬更能触及他们的心灵,可以鼓舞他们积极向上。我们完全可以相信,爱心是可以完成一个又一个转变!教育事业要求教师把全部的爱和精力都奉献给学生。教育就像一片广阔无边的麦田,教师就是一个幸福的农夫,在希望的田野上拾掇沉甸甸的麦穗,我愿做这样的农夫,把我的爱奉献给我的孩子们!
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弘扬“以爱育人,立德树人”的科学精神,把崇高的师德播撒在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用爱心和真情来引导学生、感化学生、激励学生,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二、立德树人,身教为范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讲的就是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记得一位哲人也说过:“一生中能遇上一位好老师,胜过路上捡到一桶金。”是的,实践证明,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的成长、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无形中形成的有形,更多的在于教师用实践行动去引导学生,做学生的指路明灯。
2015年秋季,学校调整我当高二班主任,开学第一天教室一片狼藉,没有人领课本、没有人安排清洁、好不容易打听到一个班长,让他安排工作,他竟然说:“老师,我不当班长了。”一周不到,好几个干部前来辞职。面对此情此景,我想:“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身体力行”。就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他们,引领他们,规范他们。下午,我面带笑容走进教室,看到地面不干净,就拿起笤帚扫;看到清洁工具摆放不整齐,我亲自摆;看到讲桌不干净,我拿起抹布擦;看到讲台上有垃圾,我弯腰拾;看到墙上有标语掉下,我站到凳子上贴;看到学生没有到校,我就坐在教室里耐心地等。都说“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过了一周,一切都变了,室内外卫生干净了;班上的学习风气浓厚了;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高涨了。大家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生活上互帮互助,纪律上相互约束。一个活泼、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形成了,前半期我班主持升国旗共8次。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眉蹙颜怡都会对学生起到熏陶诱导的作用。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方能立德树人。
三、立德树人,文化为首
浩瀚苍穹,蔚蓝天空,孕育了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已融入华夏儿女血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奋勇前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伟丈夫形象的真实写照,“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是梁启超爱国情怀的真情倾诉。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了解历史,传承文明,弘扬传统,义不容辞。
每年的军训期间我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在正常的学期内,我组织学生在高一诵读《论语》;高二诵读《孟子》;高三诵读《中庸》,每节课前五分钟我为学生讲解点评,三年期间,传统经典诵读从不间断,风雨无阻。周末组织学生举行历史剧和话剧表演比赛,并让学生参加了一学期一次的诗歌朗读赛活动。大量的经典朗诵和解读,学生领会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耳濡目染,陶冶情操,并将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情怀运用到生活学习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到了高三阶段,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我充分利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谁都知道高三的生活苦得像一潭死水,泛不起一点涟漪,不是学生做,就是老师讲,要么就是周测试、综合测试、模拟考试、月考分析。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状态不好的学生会适得其反。为此,八月十五我给每个同学赠送了一块月饼,以解其思家之苦;正月二十三晚上带领全班学生到操场上先燎疳后放鞭炮,舞动的火苗掠走了同学们心中的烦恼,红彤彤的火光照亮了同学们的心田。农历二月初二和端午节给每位同学买了棒槌和粽子,并推选一部分同学发表节日感言,此刻的他们不再那么累那么苦,全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浇灌,而是点燃火焰!传统节日容易唤起学生对亲人、家庭、祖国的情感,唤起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记忆,进而热爱我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庭。
四、立德树人,研学为实
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当今的孩子欠缺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而是实践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当下的学校教育必须体现这种核心素养,为此我校于今年暑假举行了 “读行京蜀研学”夏令营体验活动。让学生行走在祖国的名川大山,感受山河的壮美;拜谒历史遗迹,生发对先贤英烈的敬仰。这样的研学旅行活动既能够让同学们释放压力、拓展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学生考取名校的信心。
受此影响,2017年9月16日,高一级又组织了“周祖研学之旅”。其目的是探索周祖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学生进行本土文化的教育。早上6:30高一级学生冒着绵绵秋雨在校史馆前集体出发,参观县博物馆之后,学生前往周祖陵,跟着景区讲解员的脚步,追随不窋遗迹,聆听公刘教民稼穑、陶复陶穴、武王灭商、周公旦摄政制礼的典故,仿佛回归历史的隧道,可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尤其是《农耕初基》的精彩表演,情景再现,更让学生面对面接受了周祖农耕文化熏陶。全程我陪同孩子们一起登山,一起参观,一起了解历史,一起体味农耕文化。多次考勤,仅无一人掉队。孩子们互相搀扶,互相帮助,一路高歌猛进,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间。走到中途,好多学生争着扶我,还给我送来了面包和矿泉水,此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本次研学明显感觉学生和我的距离拉近了,关系融洽了,情谊增加了,我也发现了他们身上很多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和赞扬,趁机对他们正确引导,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因此而增强。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家乡的周祖农耕文化,岐黄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
“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是耕牛的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是蜜蜂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教师的精神。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它。而立德树人,靠的就是老师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陇东中学 7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