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8-02-26王碧云
王碧云
摘要: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初中处于小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衔接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而数学解题的思路变化多样,能够积极体现创新思维。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数学一、营造课堂氛围,创新宽松的思维空间
传统的数学教学,总是以传播确切的和无可置疑的数学知识为己任,从教材编写到老师讲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都是一个完善的、严谨的、系统的体系。为了追求高分,有的老师死抱书本,死抱标准答案,对于学生异于书本或教师具有创新性思维火花的见解,往往予以排斥、指责,学生接受的也只是跟随型、模仿型的思维训练。长此以往,使学生在前人已做定的知识中徘徊,思维僵化,问题意识丧失,还谈什么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呢?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学生,他们的说和做,无不具有创新因素,好奇、好问、好动、好想,他们生性中的求异意识比较强烈。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保护、捕捉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火花,鼓励学生创新求异。有了一个宽松的创新时空,学生方能敢说、敢做,标新立异,创新性思维的火花就会不断的迸射出来。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动机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他们感到迫切需要解决问题时开始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个人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驶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索。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例题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善于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解决同一问题,提高思维的志向水平。
三、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水到渠成。教育激励常常有如下的几种方式:(1)榜样激励,要以学生中创新的事例为榜样,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前景激励,青少年学生向往美好的理想,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开拓前进的道路。(3)参与激励,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才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表现激励,勇于表现自我是青少年的特点,要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特长,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好与技能产生了无形的推动力。(5)竞争激励,有竞争才有发展,同学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发挥了主体作用,有效的推动了数学创新活动的开展。(6)成功激励,成功给人带来光荣、幸福等美好的感受,更能鼓励成功者不断进取,发展了同学的创造性。(7)表扬激励,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热情地表扬学生的聪明智慧,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良好方法。
四、注重双基能力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知识、能力、创新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能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知识的掌握程度;反过来,能力与创新必须建立在以知识为载体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在其基础知识能力水平上升到相当的层次时才能创新。没有离开知识的能力与创新,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得到有效落实,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的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自学中经历质疑、猜想、讨论、归纳的探究过程,同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循循善诱,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意的为学生创设新异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标新立异,当学生在双基得到有效落实的同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发展。
五、设置障碍,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
创造活动需要借助决心和毅力,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巴斯德在讲到自己成功的奥秘时说:“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近年来国内外对独生子女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虽然智力不错,但学习成绩与其智能发展水平并非一致,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独生子女缺乏意志,特别是缺乏自制性和坚持性,由此导致他们容易在具体事情处理上表现为决心很大,常常信誓旦旦,行动上却又迟疑不决,虎头蛇尾。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设置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从小至大,让学生感受到挫折,使学生尝到越过障碍获得成功的体验,最终使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不畏困难、遇难而上、不退反进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
总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我们当今数学教学中的必然趋向。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使们一个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二中学3354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