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本阅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18-02-26郝丽敏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藤野笔者初中语文

郝丽敏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一中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00)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研究语言文字、情感表达、文化素养等的基础学科,不仅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还是学生健全世界观、丰富内心世界的必经途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起来,尤其是学生的阅读学习,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阅读技巧掌握不好等,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亟待教师解决。因此,本文通过创设情境、合理设问、组织合作,展开教学实践。

一、依托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感官知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下体会阅读的快乐,及时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融入语文阅读中,形成自主阅读的意识。[1]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这首诗时,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含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黄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宏伟浩荡。学生观看视频后,都被黄河的气势所吸引,同时也对黄河哺育沿岸百姓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黄河不愧是母亲河,给人们带去了安定与祥和。学生带着感恩的心态跟随作者进入了语文学习中,很快就掌握了全诗的感情与主旨。这样,笔者通过围绕情境展开教学,吸引了学生的学习目光,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2]

二、借助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文章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逐步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世界。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判断机制与积极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自身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丰富的阅读技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提问,部分如下:

师:阅读文章分析,作者主要描述了一段怎样的人生经历?

生:回顾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师:文中作者描写了几个地点?

生:东京、仙台、离开仙台回国。

师:文章能够分成哪几部分?

生:作者在东京的生活;仙台求学的生活;离开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师:文章抓住了藤野先生的哪些特征来描写?

生:外貌特征、行为举止、讲话声调等。

师:藤野先生高贵品质有哪些?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

学生在与笔者对答的过程中,逐渐清晰了文章的脉络,掌握了文章的段落大意,了解了藤野先生正直的品质,提高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语文思维的锻炼。

三、组织合作——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合作,逐渐在时代的推动下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人们开始追求在合作中获得双赢。在此背景下,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培养学生的默契感,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来改善学生的阅读现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学生通过合作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汲取他人的长处,提高阅读修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时,笔者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合作中有所收获,发现自身的学习优势,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了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阅读的乐趣。学生一听说是角色扮演,都显得很兴奋,迫不及待想要展示一番。于是笔者便按照抓阄的方式将学生分了组,给学生分配了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开始准备工作。学生为了更好地演出角色的人物特点,在表演前对课文进行了仔细阅读,反复分析展现人物形象的语句,把握人物的特点,同时,学生还在表演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了动作,更好地丰富了人物的形象,顺利完成了表演。这样,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合作,培养了学生之间的默契,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文章人物,理解了文章内容,丰富了学生阅读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

总之,本文从创设情境、合理设问、组织合作三方面展开了教学实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为其他教师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教学经验。但是,同时也应看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教师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适时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藤野笔者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鲁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老师,别走……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藤野先生谈鲁迅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