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编演舞蹈引起的思考

2018-02-26郭维梅冯兆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心智课标美的

郭维梅 李 晶 冯兆海

(1.蛟河市红星小学 吉林蛟河 132500;2.蛟河漂河九年制学校 吉林蛟河 132513)

“课标”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1]舞蹈就是其艺术实践的体现。

我们第一次参与市艺术节活动,就是实践性的挑战。我(本文第一作者)反复考量,选定了《兵娃娃》和《时刻准备着》两个舞蹈。

我用心理解要表达的情感,比照同类舞蹈,借鉴、设计动作,求教同事,求得班主任支持,尝试编排,修改……反反复复,利用午休加班演练。

但是,中午班主任往往会有其它布置,缺员的舞蹈,难以排练。我便与班主任沟通,达成了共识。李晶还给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率先时时给予学生以鼓励性评价,各班的选手热情高涨,学生也参与修改动作,个个英姿飒爽,起舞翩跹,引来啧啧赞叹。终于,《兵娃娃》在市艺术节上获一等奖,第二个也受到了肯定。我深知:这是团队汗水的结晶。

作为一名年轻的音乐老师,带着我的学生们在音乐中感受美,见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聆听花开的声音,同时,自已也在挑战中历练,在与同仁的合作中共成长,我真感到荣幸,也从中获得了些有益的启示。

一、舞蹈对于学生的成长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内涵,而学习舞蹈这作为以形体语言为“心智交流”的艺术,好处多多。

1.缓解学习压力,利于身体发育

舞蹈学习的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它能缓解繁重课业造成的疲劳,相当于劳逸结合,有助于提高绩效。

舞蹈因运动而能改善心肺功能,能促进孩子的发育。有调查表明:同样年龄的儿童,参加舞蹈训练的,比不参加的,身高平均要高4--8厘米。舞蹈中,锻炼了孩子身体的柔韧性,动作的灵活性,其控制力、稳定性、耐力等素质都会得到提升。

2.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课标”要求儿童“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2]

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能伴着节奏,靠想象和感悟创造性地表现音乐。而创造是艺术乃至社会发展的动力,是艺术教育价值的体现。舞蹈就因其强烈的个性张扬而更具魅力,因此,能激活创造冲动,激发潜能,从而促进孩子的心智成长。

3.培养审美能力,蕴含情感教育

以美育人,是一个重要理念,而舞蹈本身就极具美的魅力。“课标” 强调:音乐课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要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而舞蹈则是借美的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情感世界的,我们就可以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其表现美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怡情冶性,使其走近音乐,获得审美体验。

4.音乐或人文素养在活动中蕴育

“课标”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以及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通过舞蹈,学生熟悉、感受并热爱音乐文化,就可以提高和丰富文化艺术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5.强身健体,锻炼毅力:

舞蹈训练必须付出刻苦,这就需要具有顽强的毅力,而训练的过程就是磨砺,就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6.培养自信,形成正迁移

舞蹈演出也是个性的张扬,它可以逐渐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自信,有助于培养开朗活泼的健康个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并迁移到学习中去。

7.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

舞蹈教育,以集体舞为主,无疑需要默契,在合作中“荣辱与共”,就能形成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以及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

总之,舞蹈利于学生身体和心智的成长、生成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二、关注生命成长,不能一枝独放

学生的生命成长,不能一枝独放——只靠应试科目成绩而望腾蛟起凤。学生的生命成长,是身体和心智的全面成长。关注其生命成长,旨在培养适应未来的社会人,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素质的提升。

三、完整的教育,要靠用心合力

要实现完整的教育,孤掌难鸣,更要有合作齐心。常常要靠众人用心合力。

四、音乐实践活动更靠师生的互动

音乐教学更是师生共同体验、创造的过程,要靠师生的互动来更好地完成。

猜你喜欢

心智课标美的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Ⅰ历史选择题探析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