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爱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2018-02-2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班会班级家长

杨 云

(吉林市双吉中学校 吉林吉林 132000)

2015年8月,我告别了科任教师的悠然自在的“平凡生活”,开始了班主任的“艰辛之路”。我深深地知道这条路的艰辛。因为班主任不仅要架好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桥梁,也要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学有小成;更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素质,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使其不断成长为完善的人。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时间在我和学生们的跌跌撞撞中一纵即逝。我和我的35名学生,踏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初三的生活。学生们与刚入学相比在各方面巨大改变,现在,我就来谈谈我的小经验。

一、德育教育常态化

1.德育教育渗透于课堂

我是一名思想品德教师,由于所教学科的关系,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在七年级开篇《珍惜新起点》中,讲述的是在进入新集体后如何与同学进行交往,其中人格魅力是关键所在,也在事例中引导学生如何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八年级中,法律是重中之重,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的分析,是学生明确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在九年级的教学中,教导学生关心国家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所谓“润物细无声”,在课堂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指引学生,不仅不枯燥,而且易于被学生接受,达到良好的效果。也使学生们深深地牢记于心:学习用心、做事认真、做人正直。

2.德育教育体现于活动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有的玩乐会使人沉迷、消沉,有的玩乐却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而我,则是在各种“玩”中来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玩”法一 ,学校每学年都会举行校运动会,在充分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同时也是对学生集体精神的培养。运动会前,我会大力宣传,积极动员学生参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运动会结束后,我也会及时的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同学重点表扬,及时对他们付出汗水的肯定,也可以带动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从而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加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玩”法二,每周一的班会活动。每周一的班会,我都会选取一定的主题,有时是配合学校的工作而定,有时是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而定,有时则是自己的即兴发挥。多次的班会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学期,我们班王同学(女)和张同学(男),二人作为同桌时发生了不愉快,后来演变为两个团体之间的矛盾,王同学倍感压力所以不想念书。我以这件事为契机召开了题为《团结,才能奋进》的班会。班长以“手挽手,共同站”的活动入手,活跃了气氛,再说说在这个游戏中同学们的体会,使同学们明白了这次班会的目的。最后,我加以总结,使本次班会升华。这次班会后,小团体消失了,形成了35人大团结的局面。

3.德育教育贯穿始终

学生的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行走于中,戒急戒躁,从始至终。

在我的班级中,有一名“领头羊”,但是并不是学习中的“领头羊”,而是思想差生的“头目”。初一的开学的第一印象,我便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因此便时刻的关注着他。刚开学不久,他和班级里的一名男同学因为小事而发生争执,他找到初三年级的学生来帮忙。虽然这件事最后处理好了,但我也因此发现了“冰山一角”。我心平气和地与他分析这件事中两人的做法的正误,剖析打架后的恶果,让他认识到“冲动是魔鬼”的真谛。该生悟性较高,明白了我的想法,并表了态。但是,我对他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初二的时候,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和校外的人员来往密切,当时我并没有立刻说教,而是与其家长和要好的同学联系,掌握相关的情况,并时不时地提点着同学们如何选择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其实是对他的提醒。在初二的一段时间,他有了不念书的思想,曾经有2个星期请假,找各种理由,不想上学。我和他在电话里沟通,他说学习太累了,自己又听不懂,不想来。而我和其家长交流后达成共识,他辍学的思想来源于校外辍学人员的影响。为了改变他这一想法,我和家长双方配合。家长在家加强管理,减少他和校外辍学人员的接触,而我则时不时的电话沟通,摆事实讲道理,春风化雨,并动员班级里与他要好的同学去联系他,和他谈心,正面引导,在多方的努力下,一个星期五的中午,他和父母来到学校,表达了他来上学的想法,并做了保证。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无故旷课的现象。也许是我的坚持感化了他,我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坚持,改变了他的选择,改变了他的路,也改变了我。这样的坚持,我无悔。

4.德育教育需要配合

孩子的教育与成长,不是学校、老师单方面的努力成果,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为了能够充分的架起家校的桥梁,在假期期间,我便开始了家访的工作。走进学生的家中,一方面,了解学生假期的生活、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和家长深入的交谈,了解他们工作的不易,教育孩子的困恼。在教育孩子方面,切实的给予一定的指导,共同来完成孩子的教育工作。

二、严抓学习制度化

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我从没放松过。从刚开学的学习计划,到期中期末的学习总结。我总是带着学生一起完成。每日的晨读内容也会每个学科兼顾;每日的午自习都会检查学生各学科的作业以及笔记;每日的晚课结束之前都会提醒学生回家要复习、要预习。并且把所有的内容制成表格,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达到标准的我都会给予表扬和鼓励。为此,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英语、数学、语文等学科。我和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三、关注学生生活细致化

学生们从刚入学时,我就细致的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从生活细微之处关爱学生。小到感冒发烧,大到青春期叛逆。在学生三年的成长过程中,我总是能给予适时的帮助与引导。家长们每每遇到孩子教育的难题时都会给我打电话寻求帮助。学生们常说我就是他们的知心姐姐,是他们解决问题的“街道大妈”。

送走了我的初三孩子们,纵然会有诸多的不舍。但我知道,他们会有更广阔的天地。我的班主任工作还在继续,这其中有成就也有不足,我会带着我无限的爱,披荆斩棘,在不断地探索中走出一条宽敞而充满阳光之路。

猜你喜欢

班会班级家长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