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学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2018-02-26彭银斌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理论过程教师

彭银斌

(湖北省仙桃市第十一中学 湖北仙桃 433000)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两者相互沟通的桥梁,也是理想与现实在心灵上的碰撞,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有着强劲的指导和推进作用。主要变现为:

一、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利于教师对教学从感性认识递升到理性认识,由“一般型”教师成长为“骨干型”教师。人的认识就在于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指导行动,否则就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教学反思,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使现有教学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反思,就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中的种种本质特征,能成为一名清醒的、理智的教学实践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若没有这种“反思”,没有对教学经验的继承和教训的吸取,那么,他对教学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其教学水平也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一般型”层面,不能成长为“骨干型”教师。

2.有利于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他是很接近科学研究的。”教学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包括教师自身的行为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教学反刍。是教师融汇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通过科学研究过程系统地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从而冲破“经验型”的束缚,成长为名教学研究者。

3.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由“教书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按照教师成长阶段理论,教师的成长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教师由教学新手到骨干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是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在这一渐变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反思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是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基础。通过反思性实践使教师教学行为更理性、更自觉,教学过程更优化。经验型教师区别于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对自己教学经验的反思与反思能力。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不仅包括在行动前和行动后的反思,同时还包括在行动中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教师不仅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兴趣、目的动机、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而且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教学技术上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不良教学行为。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做出科学的反应,优化教学过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尽快接近或达到“专家型”。

4.有利于教师提升理论水平和拓展知识层面,由“学科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学实践者,定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掌握科学理论的人。反思,不是一味地批判而是学习,反思性的学习,是教师针对解决的问题去创造性学习。原因之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之二:反思源于问题,大多数问题无现成的答案; 之三:反思又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科学理论的掌握源于学习。理论研究者认为:旨在理论的重构与重建的反思是最高境界的反思。所谓理论的重构与重建,就是要将那些我们在反思中已经开始意识到但通常又难于表达的“缄默知识”加以激活、评判、验证和发展,使之升华为一种“明白的知识”。在这种理论的重构与重建过程中,教师不仅积累了大量的行动中的知识,而且也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

二、反思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学反思不仅能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水平的成长,还能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反思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1.反思课堂成功之处。 任何一堂课都有精彩之处,可以是课堂引导巧妙、教学过程应变灵活、教学方法新颖、教学理念先进等。这些精彩之处、点睛之笔通过反思确定下来,提高课堂的驾驭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反思课堂失败之时。平时的教学中,有时是设计的问题难道偏大,有时是创设的情景学生不理解,有时是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课后静下心来冷静地思考,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作出深刻的反思,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变这次的失败之处为下次的成功之笔,从而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

3.反思不同层次的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见解,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这些参差不起的见解,这样可以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又可以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捕捉思维碰撞的火花。 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不断融洽,此时,师生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碰撞出智慧与思维的火花。反思并捕捉住这些智慧和思维火花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智力加工,而且有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支持;不仅能够促进教师 “内省”,发展创新意识,而且能够培养专业能力,形成独特教学风格,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教学反思,实践教学反思。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我们的的教学水平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猜你喜欢

理论过程教师
坚持理论创新
最美教师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教师如何说课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