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学审美化探析
2018-02-26凌海
凌 海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纸房小学 贵州遵义 563112)
汉字教学是一个偏重记忆的学习过程,容易造成课堂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等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感受到汉字的魅力,需要将识字教学审美化。通过丰富课堂形式,将汉字教学与审美感情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
一、小学识字教学审美化的原因
1.小学识字教学审美化的理论依据
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态度,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美感经验,会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审美的快感和乐趣。在此基础上,审美化教学便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形式的效果。审美化的教学活动很好的将教学的知识内容和教育艺术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游戏、书法、绘画等等来学习汉字、认识汉字的魅力,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2.小学识字教学审美化的必要性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审美教育是将识字教学审美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和游戏是其认识的主要来源,小学的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育者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用艺术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思维脱离儿童生活和乐趣的识字教学,会导致课堂内容呆板统一、枯燥乏味,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室应从儿童的接受特性出发,丰富教学方式,将汉子教学与艺术、生活和游戏结合起来,将识字教学审美化。[3]
二、实施小学识字教学审美化的方法
1.从生活实践出发
教育与生活向来密不可分,教育来源于生活并对生活有这种要的影响作用。教育的过程本身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生活对于教育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不仅可以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能力和丰富的经验,也必须在生活中将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应用起来。因而小学识字教学的审美化应该从生活实践出发,通过教师对于生活中美的感悟和认知,设计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在接受生活的审美趣味的同时学习汉字,及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还为孩子提供了更多对于生活感知的途径和不同的生活方面。比如教师可以将孩子们生活中感兴趣的审美元素带入课堂,比如动画人物做成卡片或者PPT的形式,或者将孩子们喜爱的食品品牌收集起来,与汉字教学相结合等等。从生活实践出发,将生活中的审美趣味带入课堂,不仅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对于生活中事物的敏感度,利于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2.寓教于乐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学习能力未完全形成,天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解放,因而该阶段的教育应该避免一味的知识灌输,尽量考虑到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游戏是解放孩子天性,锻炼孩子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识字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游戏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识字游戏就是寓教于乐一种很好的方式,不论是传统纸质版的识字游戏还是运用电子设备辅助开展的识字游戏,都变与儿童的接受。在游戏中传授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中带来的节奏与和谐,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汉字的趣味性。当然,此种方式适应儿童的天性,帮助儿童重复记忆,却在审美价值上有所欠缺,审美体验被游戏的快感取代大半,因而找到一种审美价值高的可以挖掘儿童敏感的艺术精神的游戏,也是值得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3.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提起汉字就不得不提中国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对于汉字的学习,不能离开对于书法的了解和接触。同时千姿百态的汉字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蕴,不仅有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的章法还有诗情画意、无与伦比的意境,体现了汉字文化的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现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专门的书法课程,教师更应该抓住契机,将识字教学与书法艺术的学习结合起来。第一阶段主要通过对于汉字书法的接触,在掌握汉字结构的同时,了解汉字的形体之美;第二阶段通过临摹字帖,让学生更加熟悉汉字同时学会欣赏并书写汉字;第三阶段是通过对于汉字的临摹,摸索汉字的书写规律,体味汉字蕴涵的美。同时,由于汉字的书法艺术对于欣赏能力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形体多变、古今字形态不同等原因,学生学习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对汉字进行筛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体会博大精神的书法艺术和汉字魅力。[4]
4.营造审美意境
这是对于教师要求最高的一种审美化的教学方法,它相较于前三者更为抽象和难以操控,但却是识字教学审美化最终想要到达的境界。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将学生引导到汉字所营造出来的审美意境当中去。在识字学习的过程中,汉字中透漏出的中华文化的丝丝血脉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于学生的关于中华文化整体认识的形成,甚至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民族观念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学习汉字,就要进入汉字所营造出来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情怀,这样才能从根基上了解汉字。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状况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实践活动,用审美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汉字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