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词语为支点,撬动语用教学的杠杆
2018-02-26江苏涟水县南门小学223400毛素玲
江苏涟水县南门小学(223400)毛素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词语为支点,深入文本,探秘关键“词眼”,还原词语形象,探究词象与情境的融合,探寻词语的脉络,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还可以借助拓展和延伸,引领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寻“词眼”之根源,发现语用之美
在进行文本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味地说教是无效的,必须要走进文本,带领学生同文本展开对话。通过字、词、句、段,寻得关键“词眼”,挖掘出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艺术表现形式,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文本的人文内涵,领会到语用的价值所在。
例如,苏教版教材《梅兰芳学艺》这一课,题目是“梅兰芳学艺”,但文章的重点却落在了描写梅兰芳练习眼神上面。由此也可以看出,眼神的功力是梅兰芳学艺的精髓所在。为此,笔者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关键词语,寻找课文的“词眼”所在。学生从文中找到了两个词眼:“没有神”“会说话”。笔者根据词眼,引导学生寻根究底:“‘没有神’是指什么?‘会说话’是指什么?你从这两个词语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认为,“没有神”就是跟普通人一样,不是演戏的料;“会说话”就是能够传神表达,栩栩如生。从“没有神”到“会说话”,这之间的变化巨大,从中能够感受到梅兰芳的勤学苦练和不懈的努力。笔者继续设疑:“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中间会发生一些什么故事?”学生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梅兰芳一定有过气馁和放弃,对自己也偶尔会失去信心,但是他最终坚持了下来。他用不懈的努力和坚强的毅力,最终让“没有神”的眼睛变得“会说话”了。
以上环节,教师紧紧抓住文本“词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一步步寻根究底,探索“词眼”的根源,从而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了文本精髓,挖掘出文本意涵,释放出文本所隐藏的巨大审美张力,为学生感受言语表达的艺术性做好了铺垫。
二、融“词象”之情境,拓展语用场景
新课标对词语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词语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寻找词语和形象之间的意义关联、逻辑关联、结构和情感关联,从而融入词语形象和特定的词语情境中,有效推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把握和理解。
例如,在《梅兰芳学艺》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词眼”,即“没有神”“会说话”,而后展开词象解读——寻找词语与形象的特征融入情境:“眼睛真的会说话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认为,眼睛并不会发出声音,这种写法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手法;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两个词,用来说明“眼睛会说话”。学生找到两个形容词——“有神”“灵活”,从而加深了对词语形象的理解和体会。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当你在课堂上犯了错,老师微笑的眼睛看着你,那眼睛好像在说什么?当你取得了好成绩,妈妈的眼睛看着你,那眼睛好像在说什么?当你在讲台上发言结结巴巴,好友的眼睛注视着你,那眼睛好像在说什么?……”通过一连串生活场景的呈现,学生展开了多维联想,从多个角度和多个侧面深入理解了词语和形象之间的情感、逻辑、结构的关联,大大拓展了学生对词语应用场景的理解。
三、触“词脉”之律动,感悟语用意涵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词语的训练点,以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触摸词语的情感脉络,感悟词语的节律,展开练习指导,扎实推进语用教学。
例如,在教学《梅兰芳学艺》这一内容时,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终于”练说句子。为此,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词语的情感变化和意义节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词脉的律动。笔者先播放了梅兰芳学艺的微视频,让学生感受其历尽艰辛成为京剧大师背后的付出和努力;接着,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出“终于”的情感落差——在“终于”之前,是学艺的刻苦和艰辛,而在“终于”之后,则是学艺的成就和快乐;然后出示班级广播操比赛夺得第一名的图片,让学生用“终于”这个词语来进行说话训练,强化了对“终于”词义转折的理解;最后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进行自主表达,用“终于”练说句子。
以上环节,教师将词语置于特定的“词脉”中,让学生从情感和意义两个方面,有效把握了节律的变化,并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自主表达,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总之,语用教学的支点就是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词眼”入手,挖掘词语与形象的融合之境,关联“词脉”的逻辑和结构之间的节律变化,从而实现对语言的理解和拓展,撬动语用教学的杠杆,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