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留白 构建高效课堂
2018-02-26福建屏南县长桥中心小学352301倪冬梅
福建屏南县长桥中心小学(352301)倪冬梅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求其空灵,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从而达到“无话处皆成妙境”的效果。绘画中重视留白,即所谓“妙在空白”“难得空白”和“空白是画”,而文学作品中留有适当的空白则能使读者展开充分的想象,让读者对文学形象、意境等进行积极地再创造。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空白”很多,可以说无处不在:有的出现在课题中,有的出现在文本的表述中,还有的可能出现在标点处……这些留白使文章的意蕴深刻,令人回味无穷。新课程致力于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留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填补“空白”。这既能使教学更深入,使语文课堂更加趣味盎然,又能激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强烈关注,营造新型的教学情境,为语文教学注入无限的活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文本留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妙用课题“空白”,诱发学习兴趣
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眼”,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个很大的“空白”。对这一“空白”进行想象,不但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情境中,获得深刻感悟。
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可以先问学生:“宋庆龄故居在哪里?这是一棵怎样的樟树?认真读读课文,完成填空:( )的樟树。”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激活了,有填“蓬蓬勃勃”的,有填“绿色”的,还有填“四季常青”的……在比较后,学生认为“蓬蓬勃勃”的表达效果最好。于是,我把课题改为“蓬蓬勃勃的樟树”。接着,我让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樟树的蓬蓬勃勃表现在哪些地方?”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在字里行间领略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以及宋庆龄的坚强乐观。
有的课题中含有提纲挈领的“题眼”,抓住“题眼”巧设问题,也不失为教学的良策。如教学《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时,我抓住“奇妙”一词组织教学:“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找出有关词句加以体会。”这样,“奇妙”留下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了研读、交流的机会。《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可以开门见山,采用提问导入:“你想知道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原因吗?是怎样盗火的?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教师让学生从题眼“盗火”入手,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顺应了学生急切求知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巧用文中标点,锻炼表达能力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粘连结合,是文章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些课文中相似的内容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在这些看似“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
如《鸟语》一课,从鸟儿那学到的道理,作者列举了三个之后就用了省略号。《人类的“老师”》一课,作者列举了飞机、潜水艇、薄壳结构建筑、越野汽车之后用了省略号。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用相似的句式将内容补充完整,不仅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丰厚了文本内容。
三、填补人物语言,升华文本主题
人物的语言展示着人物的性格,体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课文中常常出现人物语言不完整的情况,有的因为某种原因欲言又止,有的是因为屡被打断,有的是因为生命垂危无法说下去……由此造成了语言的“空白”。
《最后的姿势》一文,谭千秋老师为了让学生安全撤离,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自己却是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学生都还活着。这里人物语言的“空白”就比较典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一处,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把谭老师没有说完的话填补完整。学生在想象和补白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利用插图留白,开发形象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文本不仅仅是教材中课文的文字,它可以是由语言文字构成,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只是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画面所描绘的形象和情节。
《生命的壮歌》中《生命桥》的故事,老羚羊用自己的死亡做墩,架起了一座生命桥,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年轻羚羊,这种精神让人敬佩。羚羊们从容赴死的悲壮场面震撼人心。文中的插图只有两只羚羊悬在半空中,给学生的感触远远不够。怎样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呢?上课时,我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了两座悬崖,中间是深深的山涧,让学生上台画出那悲壮的一幕。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有的画了一条条弧线,山涧中不时溅起水花,那是牺牲的老羚羊;有的用两只粉笔不断地在黑板上演示羚羊们纷纷跳起又坠下的过程。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甚至不忍直视而遮住了眼睛。这样的再造想象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教学成效可谓立竿见影。
五、巧悟结尾“空白”,激发写作欲望
有些课文的结尾总是让人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会有机地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创造性地填补这些“空白”。
《云雀的心愿》结尾写道:“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我让学生想象:“第二年春天来了,云雀是怎样做的?沙漠变成什么样了?”围绕这些话题要求学生进行续写,领悟作者留下的空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说出合乎情理的语句,写出条理清楚的文章,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六、再造情节“空白”,拓展学生思维
某些课文由于表达的需要,有些地方写得相当简单,甚至出现略去情节或情节跳跃的现象。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这中间省略了一些情节,而这些情节对于理解文本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于是,我引导学生在“整整齐齐”的“空白处”进行合理构想,补充省略的情节,把简单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再造想象,用几句流畅的语言描述爱因斯坦的穿戴。通过引导比较,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了爱因斯坦的谦虚好学、平易近人。
总之,语文教学中对于拥有丰富内涵的文本材料,我们应引导学生在悟读的基础上进行补白、拓展、想象,挖掘文本的潜在信息,扩充文本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出具体而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补白拓展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想象、去探究、去表达……从而水到渠成地感悟到文本内在的情感,体会到作品的真正魅力,与作者的心灵达成共鸣。这样就能完善学生的精神境界,让文字变得立体,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训练与感悟的比翼双飞,构建起更加灵动、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