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商文化传承与西安赶超路径思考

2018-02-26石向荣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西安企业家精神

石向荣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经济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企业离不开优秀的企业家;而优秀的企业家又离不开优秀的商业文化。当前,西安正处于抢抓历史新机遇,加速实现追赶超越目标的黄金战略期。面对“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背景和要求,激活与弘扬秦商文化具有特殊意义。

一、弘扬秦商文化,提振西安城市竞争力

陕西是中华民族优秀商业文化的历史发祥之地。发端于秦汉时期的秦商,数千年来商脉不绝。明清时期,秦商利用明政府“食盐开中”、“茶马交易”的政策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天下第一商帮”,立足中国西部从事商贸活动数个世纪[1]。秦商文化是一代又一代秦商在长期创业与奋斗中所形成的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是西安宝贵的文化财富。激活并弘扬优秀的商业文化,对于拓展秦商文化新内涵,树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城市新形象,缔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新氛围,激发海内外企业家投身西安建设的新动力,实现大西安经济建设取得新突破,谱写陕西经济追赶超越新篇章均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西安的经济实力不强、体量不大是多年来制约西安发展的突出问题,西安的GDP长期徘徊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中下游水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限,西安的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创业环境还不是很成熟,通过激活秦商文化,弘扬秦商精神,摈弃“轻商”陋习,营造“亲商”氛围,进而促进西安经济快速崛起。

其次,促进商人群体的成长。商人可分为三类:企业家,商人,生意人。三类商人尤其是刚刚从事创业的年轻人,都是西安发展的宝贵财富。西安工业经济的落后,主要是缺少规模以上的大企业,缺乏一流的企业家。振兴西安经济需要更多生意人、商人成长为优秀的企业家,需要培育企业家精神。

再次,促进主导产业的升级。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西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些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依赖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其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精神,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通过培育秦商精神可以加快高素质技术、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最后,促进西安商人的回归。历史上秦商无论是经营“茶马古道”还是“走西口”,都要“荣归故里”。现代秦商观念更加开放,他们中有的出生在大西安区域,在外地发展壮大;有的在西安接受过高等教育,“孔雀东南飞”,在沿海发展得有声有色;有些在海外打拼,成就非凡。这些人满怀故土深情,对秦商文化高度认同,通过“吃面谋事”(张朝阳语)回到西安投资兴业,参与到大西安的建设当中来,成就一番新事业。

二、优化营商环境,凝聚海内外秦商力量

“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历史上长期占据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位置,但在近现代落伍了,给外界留下偏远落后的印象。究其原因,历史上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形态一直是农业文明,随着近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入我国,我国经济重心由从内陆腹地转移到江浙一带,工业文明(长江文明)开始取代农业文明(黄河文明)。而在这一进程中,西安未能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日积月累,加之“马太效应”,西安便“一失足成千古恨”。新中国成立后,陕西作为全国的战略后方,布点了众多军工企业,但这些企业囿于管理体制,习惯讲“北京话”,对陕西经济拉动作用式微。改革开放后,举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强调借助市场机制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沿海地区民营经济乘势而起。陕西受地理环境特别是“西部意识”拖累,未能顺势而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导致经济体量特别是非公经济体量不足。

企业家是货币资本的拥有者、知识资本的召集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大业的主要推动者。虽然企业家与自身的“基因”相关,但后天的影响不容低估。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企业家群体的生存状况有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一定是企业家群体发育良好的地区,而企业家成长一定与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行政主席HWA说:“企业家精神无论是在逆境还是在顺境中进行培养,都需要有一个支持他们成长的良好环境。政府的关键作用就是创建全国性的氛围,这样才能鼓励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2]

企业家精神与以下因素有关:

1.与政府管制有关。F.Welter & D.Smallbone(2006)等研究表明,制度环境对转型期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具有重要影响[3]。解维敏(2013)研究发现,政府控制不利于培育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而法治环境的强化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则有助于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4]。刘志铭和李晓迎(2008)认为,政府的过度管制、高税率、法治的缺失都会阻挠企业家精神的发挥[5]。庄子银(2005)认为,过度地政府管制、市场化程度低、公正有效法律体系的缺失成为企业家精神生成和发挥作用的制度障碍;建议减少政府管制、提高市场化程度、建立公正有效的法律体系,以激励性税收和补贴手段对企业家创新活动给予必要的激励[6]。李维安和王辉(2003)建议改善市场经济环境、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健全现代公司治理制度[7]。

2.与金融支持有关。官兵(2008)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能够推动金融发展,同时金融制度也影响企业家精神[8]。我国现行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发展抑制企业家精神:一是政府对金融组织的人为干预所带来的政策风险,将企业家的行为引向寻租的轨道而非寻利的轨道。二是金融组织表现出的创新意愿不足,导致金融企业家创新的市场风险过高。

3.与产权制度有关。吴延兵(2007)认为,明晰的产权结构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和提高创新效率,模糊的产权结构则抑制创新[9]。Lin et al.(2010)对中国企业实证研究,发现私有企业和合资企业比国有企业有更高的研发投资倾向[10]。周黎安和罗凯(2005)实证分析认为,非国有企业的规模与创新呈现正相关,而国有企业没有出现类似情况[11]。Kwan&Lai(2003)[12]、Iwai & Futagami(2003)[13]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加强使得创新成果被模仿的概率降低,创新回报增加,企业创新的动力增强,因而企业会 投 入 更 多 的 研 发 进 行 创 新,进 而 促 进 了 经 济 增 长。余长林和王瑞芳(2009)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过紧或过松的知识产权保护都不适宜[14]。

4.与公司治理有关。张维迎(2015)指出,研究增长、研究转型最核心的就是能不能让企业家精神自由发挥作用。首先就是自由,自由是创造的自由,做生意的自由。另外就是法治,就是这个社会制度本身是有规则的[15]。钱颖一(2016)呼吁,在提倡企业家精神、提倡创业精神、注重企业活力的同时,必须减少官僚主义,也就是减政放权。减政放权与倡导企业家精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16]。

三、加强学术研究,弥补秦商文化理论短板

西安是集历史古都、文化名城、军工重镇、科教中心、产业高地、交通枢纽、创业热土为一体的西北龙头城市,又适逢“一带一路”、自贸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等多重机遇,发展空间广阔,发展前景可期。应该说,今天的西安并不缺乏发展机遇和条件,缺乏的是改革开放的企业家精神和埋头苦干的专注发展能力。加强秦商精神研究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凝聚各界共识、加速西安经济繁荣意义重大。王永康书记强调,西安当前的发展就是要“弘扬新时期企业家精神”。而新时期的企业家精神,是对历史上秦商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对历史上纵横西部500余年秦商的“不忘初心”和“发扬光大”。

历史上,以“厚重质直、忠义仁勇”为核心的秦商精神成为明清时期秦商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源泉,也是秦商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企业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是企业家独特的人格、内在气质及思维模式的综合表现与抽象表达,是企业家决策背后所隐含的逻辑假设和最终价值取向,具有无形性、个性化、成因模糊等属性,包括组织建立企业的能力和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17]。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出的定义是:勇于承担风险和创新。创新意味着创造新的产品与服务,承担风险涉及对新市场的挖掘。

1.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基因。不惧风险,能够承受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并且能够承受潜在的失败。企业创新风险是二进制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只能对冲不能交易,没有第三条道路。作为企业创始人要敢为人先,第一个跳出来吃螃蟹。正如柳传志所说:“企业家就是把企业当作他的妈敢于下药,而且有能力把药下对的人。”[18]企业家的“首创精神”集中表现为“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

2.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体现为能够发现一般人所无法发现的机会,能够运用一般人所不能运用的资源,能够找到一般人所无法想象的办法。创新精神的实质在于“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19]。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就是甘于寂寞,乐于求索,坚忍不拔,争创一流。技术上精益求精,品质上一丝不苟。”

3.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说,企业家在重大决策中实行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20]。尽管伟大的企业家表面上常常是一个人的表演(One-Man Show),但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精神需要扩展到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超人(Superman),但企业家应努力成为蜘蛛人(Spiderman),要有非常强的“结网”能力和意识。

4.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道:“这种需要人们不停地工作的事业,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这是唯一可能的动机。”[21]但与此同时,从个人幸福的观点来看,它表述了这类生活是如此的不合理:在生活中,一个人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货币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

5.执著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色。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Andy S. Grove)有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22]这意味着在遵循摩尔定律(Moore’s Law)的信息时代,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以夸父追日般的执著,咬定青山不放松,才可能稳操胜券。在发生经济危机时,资本家可以用脚投票,变卖股票退出企业,劳动者亦可以退出企业,然而企业家却是唯一不能退出的人。企业家是一群把自己的职业与墓碑直接挂钩的人。

6.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在企业家领导艺术当中,诚信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商业社会将充满极大的道德风险,显著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实,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1904)在其名著《营利企业论》(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中早就指出:有远见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商誉[2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曼亦指出:“必须从事公开和自由的竞争,不能有欺瞒和欺诈。”[24]

斗转星移,时代更新,当今培育和塑造秦商精神应坚持四条原则:一是要着眼当前西安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要立足全市追赶超越的责任使命;三是要秉承本地企业所具有的文化根源;四是要凸显推动大西安建设的精神品格和强大动力。同时注意“四个结合”[25]:

其一,将短期突破与长期规划相结合。秦商精神的培育和塑造应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理念探讨到构建方案,再到商业价值观营建等方面不断完善。既要对秦商的历史品格进行分析、反省,进而提出导向性的、生动的符号表述,又要制定践行新时期秦商精神的措施和行动方案。同时还要厘清几组关系:即历史性的继承发扬与时代性的借鉴吸纳的关系;秦商精神所体现的地方个性特点与时代共性要求的关系;秦商精神的艺术化表达口号与实质性政策措施的关系等。

其二,与弘扬丝路精神相结合。丝绸之路上各国的商人、工匠、艺人为实现各自的价值而长途跋涉,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远播。“丝路精神”体现出的东方智慧,蕴含了不畏艰险、坚忍不拔、建功立业的发展诉求,以及开放交流、和平互利、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秉承丝路精髓,弘扬秦商精神,争取全球范围内要素集聚、要素交流、要素高端配置中的话语权,需要秦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品牌建设水平,提升责任大局意识,主动应对国际化,参与国际竞争。

其三,与传承陕商精神相结合。陕西早在公元前700多年的西周时期就开始了商业活动。明清时期,陕西商帮作为当时十大商帮之一,曾垄断中国西部贸易通商达500年之久。今天我们要继承陕商“抓住机遇、乘势而兴”的可贵历史品格,弘扬“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秉承“诚实守信、富而不奢”的商业价值观,这些积淀千年的商业文化不仅是陕西、西安商人的优秀特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今天在振兴经济、实现追赶超越过程中,从陕商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其四,与学习浙商精神相结合。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山多地少、土地面积小,这样一个“资源小省”成为“经济大省”,靠的是浙江人骨子里“不甘于贫穷”、“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靠的是一支崇尚务实、披荆斩棘、永不言弃的企业家队伍。培育和塑造秦商精神,除学习浙商精神,还要学习浙江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如何支持、关心、推动浙商不断创新发展的先进做法,要尊重秦商、爱护秦商、发展秦商,不断优化服务秦商的环境,不断激励秦商做大做强,这是培育和弘扬秦商精神的要义。

四、坚持开放包容,创新秦商文化时代内涵

首先,心态要开放。地区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开放的环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西安市进出口总值 1127.77亿元,同比增长27.7 %。其中,出口638.16亿元,增长47.4%;进口489.61 亿元,增长8.8%。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83亿美元,同比增长46.2%,分别较1-5月、一季度提高26.0个百分点和38.0个百分点[26]。集成电路、高端制造、新材料、科技研发等领域是陕西利用外资的重点领域。可以看出,一年多来,西安及陕西的经济呈现井喷式增长,这与开放的心态和有效的政策密不可分。

其次,思路要融合。地区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体系的融合。处在产业链上游的研发中心,会引来更多的上下游优质企业,产品附加值高,发展后劲足,是地区经济长期发展的优质资源。同时,也会聘用大批的本地高校毕业生,吸引众多高端人才,改变了“每到毕业季,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故而建议在西安打造“国际知名企业研发中心集群”,提升西安产业格局,使国际知名企业与本地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外来经济体及企业在本地区的生根与发展,会带动本土企业的成长。包容、汲取、融合、共赢,是本土企业发展之道,是企业家学习进取的良机,更是我们亟须铸造的秦商精神。

最后,节奏要加快。要追赶就要找差距,发挥本地区资源、科技、人才、产业及文化优势,改善营商环境,解决好 “引得来、留得住、长得大”的问题。倡导企业践行“五好”责任,即“合作好伙伴、客户好朋友、员工好雇主、环境好使者、社区好邻居”,体现企业社会担当,彰显企业社会责任。要把追赶超越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突出的主题,引进新企业,做大老企业,让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

企业家精神包含三大层面:一是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所说的 “创新精神”[27];二是诺斯(Douglass C. North)在新制度经济学里提出来的“合作精神”[28];三是韦伯(Max Weber)所说的“敬业精神”。三者结合构成较为完整的 “企业家精神”。今天,中国企业家使命就是为实现“中国梦”而经营好企业。作为秦商,就是要为建设大西安建功立业,造福桑梓。具体而言, 新时期秦商精神包含如下要点:

第一,锐意变革、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这是秦商精神的灵魂所在。创新是前行的动力,也是改变的力量。但凡成功的商人或企业家都能够始终着眼于形势的发展,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脉搏,以创新的思维和变革的勇气,主动拥抱机遇和挑战,敢于打破路径依赖的惯性和思维定式的束缚,从而逐渐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第二,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这是秦商精神的可贵之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泛开展,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市场,大多数秦商都能够始终秉承坚韧不拔、激情创业的精神品质,把吃苦当作磨炼意志的“磨刀石”,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就事业,成为企业提质增效、不断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

第三,厚德务实、恪守商道的诚信精神,这是秦商精神的重要基石。“诚”能立行,“信”可厚德。真正的商人或企业家不仅具有创新创业的精神,还具有更高的境界、更高的市场伦理自觉。多年来,陕西和西安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培育形成了“商行天下、诚行天下”的价值体系,始终以“诚信、信用、契约”为准则,营造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彰显了诚信精神的价值典范和无形力量。

第四,专业专注、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这是秦商精神的立命之本。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在功利主义盛行、浮躁之风益盛的当下,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专注劲儿往往是搞经营、做企业、做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实践证明,大多数企业家能够秉承坚定、执著、精细的精神理念,不断追求行业领域的极致和权威,展现了专业专注的职业态度,成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脊梁。

第五,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冒险精神,这是秦商精神的天性禀赋。成功细中取,富贵险中求,讲的正是市场经济的竞争精神和风险意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一次次创新中,众多秦商凭着一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闯劲,勇于挑战,敢于竞争,富于创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趋赢得主动,体现了一种“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精气神”,这是秦商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第六,爱党爱国、回报社会的担当精神,这是秦商精神的核心价值。仁以为富,义以为尊。企业家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重要的则是本身具有的一种奉献精神和社会良知。广大秦商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自觉追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以“感恩”的精神投身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把企业利益和民族利益紧紧相连,不受制于功利主义的局限,为社会大众创造更多财富,体现了爱国敬业的家国情怀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担当。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陕西人具有撼天动地、扭转乾坤的豪气和胆略。从乌氏倮开辟“丝绸之路”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从西汉“文景之治”到唐朝“贞观之治”;从刘志丹挽救中央红军到张杨发动“西安事变”;从中条山阻击日本侵略者西进到当代习近平总书记铁腕反腐,每一次历史的紧要关头,都有陕西人的功劳[2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指出,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要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要求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益、自主经营权;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强化企业家公平竞争权益保障,健全企业家诚信经营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树立对企业家的正向激励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加强对企业家优质高效务实服务,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完善涉企政策和信息公开机制,加大对企业家的帮扶力度[30]。《意见》的出台,为秦商文化复兴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强大的政策动力。新时期秦商应弘扬迎难而上、为国分忧的爱国精神,敢为人先、不惧失败的冒险精神,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海纳百川、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志存高远、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脚踏实地、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的契约精神,百折不挠、勇闯世界的开拓精神,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西安追赶超越做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1]李刚.千年秦商列传[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58.

[2]陈颐.全球性难题:企业家精神能走多远[N].经济日报,2002-04-23(6).

[3]F Welter, D Smallbone. Exploring the role of trust i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2006 ,30 (4):465-475.

[4]解维敏.产权性质与企业家创新精神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现代化,2013(1): 101-104.

[5]刘志铭,李晓迎.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奥地利学派的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2-19..

[6]庄子银.企业家精神、持续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J].世界经济,2005(12):32-43.

[7]李维安,王辉. 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一个公司治理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 2003(2):56-59.

[8]官兵.企业家精神、金融制度与金融发展[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9):28-32.

[9]吴延兵.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7(5):125-138.

[10] Lin Chen, Lin Ping, Song F.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R&D: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0,93(1):49-62.

[11] 周黎安,罗凯. 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2005(3):623-638.

[12] Kwan Y,E Lai.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2003(27):853-873.

[13] Iwai T, K Futagami.Patent policy in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J].Journal of Economics,2003 (78): 239-258.

[14] 余长林,王瑞芳.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只是线性关系吗[J].当代经济科学,2009(5):92-100.

[15] 张维迎.经济转型需要企业家精神自由[J].中国投资,2015(4):98.

[16] 钱颖一.企业活力与企业家精神[R/OL].(2016-02-21).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上的主题发言,财新网.

[17] [美]威廉·鲍莫尔. 企业家精神[M]. 郭熙保,等,校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12.

[18] 柳传志.企业家的品质[J].中国保险,2005(5):1.

[19] Peter Drucke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85:126.

[20] [美]艾伯特·赫希曼.转变参与[M]. 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06.

[21]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陈维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69.

[22] [美]安迪·格鲁夫(Andrew S. Grove).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M]. 安然,张万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3] [美]凡勃伦.企业论[M]. 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89.

[24] [英]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 华宏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73.

[25] 西安市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西商精神与大西安发展战略[EB/OL].(2017-09-15).西安智库/ID:XIANZHIKU.

[26] 西安市统计局综合处.2017年上半年西安市经济运行情况[EB/OL].(2017-07-20).西安市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xa.gov.cn/ptl/def/ def/index_1121_6774_ci_trid_2502143.html.

[27] Schumpeter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Cambridge, MA, 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118.

[28] [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杭行,译. 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94.

[29] 文炳洲.秦商文化的传承与转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3):115-118.

[3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EB/OL].(2017-09-25).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9/25/c_1121722103.htm.

猜你喜欢

西安企业家精神
西安2021
Oh 西安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拿出精神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