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品德学习项目开发的四个原则

2018-02-26江苏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214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8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品德成果

江苏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214000)

鲁剑锋

当前,项目学习法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备受关注,部分品德教师在课堂中运用这种学习法,鼓励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解决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实践证明,将项目学习法恰当地应用于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在道德学习上的知行合一具有促进作用。为使学习项目更符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更凸显品德教育的特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教师在项目开发时应把握的四个基本原则。

一、社会性发展原则

社会性发展原则是品德学习项目开发的首要原则,这一原则规定品德学习项目是以促使学生获得社会性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一系列学习任务。学生基于项目展开的品德学习活动,必须在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态度、行为习惯、法律意识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发展。

比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一课,要求学生了解祖国的主要地形地貌、温度带和干湿区,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课程的学习内容知识性较强,但教师在开发项目时不能只考虑学生知识的习得。教师可以开发一个名为“中国地理图片展览会”的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图片,做成PPT,配上适当的文字,要求图片越漂亮越好,文字越精练越好,展现中国不同地形地貌、温度带和干湿区的特点。

在这样的要求下,学生精选出的图片色彩亮丽吸睛,内容也较为典型。通过对网上海量图片和文字的搜索、筛选、组合,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景色迷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得到培养,社会性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生活实践原则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生活实践原则是品德学习项目开发的又一个重要原则。品德学习项目的问题和任务必须源于生活,学生要回到生活中通过实践完成项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行到行,以行导行,为实现品德教育的“知行合一”提供有利条件。

比如学习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怎样与人相处》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原则和交往技巧,学会赞美他人,笔者设计了一个名为“点赞之后……”的项目。项目比较简单,即请学生当面合理地夸夸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邻居某个方面的长处,可以是对相貌、着装、做事的态度或者劳动成果等的评价,看看他们有怎样的表现,然后用一句话记录下来。至于向谁点赞,什么时候点赞,点赞时说些什么,完全由学生自主计划。

项目虽小,意义却不小。它促使学生将道德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体会赞美他人为人际交往带来的好处,促进学生道德知识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也有利于“点赞”习惯的养成。

三、成果导向原则

品德学习项目必须以某种形式的创造为成果,坚持成果导向原则。以往品德教学最大的难题就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难以跟踪,学习效果难以检测;知与行长期分离,知行统一成为空谈。然而,一旦要求形成可见的成果,实践学习就变得可以被监测和评价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品德项目学习比其他学习形式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尽管社会学科类的项目成果比较简单,但也可以获得研究报告、实践心得、制作展览、活动录像等形式多样的成果。

比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父母的难处》一课,有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制定“阳光行动计划”,给爸爸妈妈送“阳光”,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计划只是行动开始前的规划,至于是否能落实根本无从得知。因此,教师给这个环节动了个“小手术”,改成“阳光计划行动报告”,请学生合作制定计划,然后交流、优化、实施,形成行动报告。

实际上,改动后的环节只增加了一个要求——完成行动报告,但学生因此获得了行动的目标、动力,同时使得行动的结果便于汇报交流和检测评价,可谓一举多得。

四、解放时空原则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原则”,主张解放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认为“学校是个小社会,社会是个大学校”。同样,品德学习项目的开发不局限于一个课时、一间教室,毕竟学生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特别是培养行为习惯的学习项目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在课后,学生能自由地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会获得更多收获。

比如在《法律护我成长》一课中,教师可以请学生调查一下身边有哪些需要用法律武器解决的事,并记录下来。例如,可以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研究为什么要设立《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否需要废止《未成年人保护法》,然后撰写微型研究报告。为了让研究真正有效,学生首先要阅读这部法律,无论是去书店,还是上网阅读,都是自由的。其次,围绕问题思考、探究这部法律存在的价值,而充足的课余时间保证了研究的开展。最后将研究发现落于笔端,形成成果。

可见,项目的开发不必拘泥于时空,可以根据课时和学生学情等因素开发。随着时空的解放,学习项目会拥有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M·卡普拉罗.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

[2] 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 张文兰,张思琦,林君芬,吴琼,陈淑兰.网络环境下基于课程重构理念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品德成果
验收成果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工大成果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