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生活之水 灌音乐之园
——谈生活经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6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中心小学312361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8期
关键词:音准歌唱经验

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中心小学(312361)

潘飞君

陶行知先生曾说:“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为支撑,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音乐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下面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我从四个维度谈谈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引生活经验助力欣赏教学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教学要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因此,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师要将音乐作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作品想象类似的生活场景,将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如在聆听《春》一曲时,我借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风光,让学生边听乐曲边想象春天的美景。乐曲出现一连串颤音,时而高,时而低,时而强,时而弱,此起彼伏,十分热闹。我问学生:“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根据曲调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二、用生活经验辅助歌唱教学

学唱歌曲是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唱歌曲不仅要把音准和节奏唱准确,还要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歌曲学习中,辅助歌唱教学。

1.借生活,唱音准

在歌唱教学中,音准是准确表达歌曲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音准概念,才能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准确把握音准,准确演唱。如《小牧笛》这首歌曲的歌词中“飘飘落,呦”的“呦”字音很高,要唱成下滑音,学生总唱不准音高。于是,我启发学生:“这个音就好比我们从山顶慢慢滑雪而下,从高处滑向低处。”……

2.借生活,抒情感

如果说曲谱是一首歌曲的精髓,歌词是歌曲的血肉,那么情感就是歌曲的灵魂。准确演唱不仅包括发声的准确,还包括情感表达的准确。演唱时只有技巧而没有情感,这样的演唱是失败的,缺乏生活气息的。在歌唱教学中,将音乐与生活连接起来,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理解歌曲、表达歌曲,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

三、取生活之材化抽象为形象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如果只用音乐专业语言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会让课堂教学单调乏味,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取生活之材,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1.取生活之源,将音乐知识化简为易

在声音训练方面,如果照本宣科,无疑是对牛弹琴。教师可以用儿童化的语言,使音乐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例如,启发学生像闻花香或用细管吸水一样进行吸气训练;通过想象玩蹦蹦床的场景练习跳音;通过火车慢慢进站理解声音的渐强,火车渐渐离去理解声音的渐弱……有的学生在唱连音时,因为咬字不清破坏了声音的连贯性,我就对学生说:“唱这句歌时,声音要连贯。歌词和音符就是一颗颗珍珠,气息就是一条线,我们要把它们串联起来。”学生通过“串珍珠”的动作展开想象,形成声音连贯的歌唱感觉。

2.取生活之水,让节奏训练妙趣横生

节奏的训练不只是朗读和拍打,教师应该探索有趣的节奏训练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节奏。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小动物的叫声(如下)来帮助学生建立节奏感。

小猫叫(喵—喵—)

小鸡叫(叽叽 叽叽)

布谷鸟叫(咕 咕· 咕 咕·)

四、借生活经验进行音乐创作

创作音乐很难,但是学生具有很强的创作欲望,教师不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寻找材料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教学《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时,我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发挥想象,自己编动作来表现歌曲。学生联想母亲抱孩子、哄孩子的场景,创编了许多优美的动作。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要走进生活,取材于生活,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音乐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点。只有把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带着情感和兴趣体验音乐,感悟人生,才会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生活经验对音乐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努力将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音乐课更加有趣。

猜你喜欢

音准歌唱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歌唱十月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