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2018-02-2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21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学科素养

杜 芳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江西南昌 330038)

在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每一门学科都在为如何开展科学合理的素质教学探索着和努力着,而对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来说,素质教学的开展所表达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它是一门基础性极强的学科。小学语文不仅具有人文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而学生能否把语文学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在表现,另一个是内在表现,而外在表现主要是指知识的累加,内在表现指的是语文综合素养。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素质教学实施最关键语文素养的培养。本文试从加强学生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通过语言表达力来进行培养、加强教学引导其正确方向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方面来寻找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1]

一、加强学生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应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训练,如:交际游戏、合作性学习等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求得提高。教师可以用讲述人、物、事的故事会、演讲、小品、唱歌等形式的活动练习法;也可以用让学生朗读、背诵、复述课文内容的照本训练法;还可以运用课前三分钟的说话法;师生、同桌间的对话法、比赛法等,以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和多样的形式来加强说话训练。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活动的主导,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这样一定能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是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的逐步培养过程。书面表达是小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等。[2]

二、通过语言表达力来进行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是评价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不可缺少的标准,能够展现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当然也是小学语文培养中的关键性的力量。语言表达力包括口头表达力和书面表达力两个方面,就是要“说得好”“写得好”。“说得好”是指能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与人进行口语交流、情感沟通的过程中,语音表述正确,意思表达准确,情感表达得体,能结合具体情境说出比较契合的话语。“写得好”是指在书面表达与交流中,能根据交流的需要,充分调动并运用自己已经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写得清楚、规范、生动,思想表达准确、深刻,并合乎特定的语言环境。语言表达力涵盖内容、方法、习惯、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3]

三、加强教学引导其正确方向

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所担负着角色是极其重要的,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自身的文学素养以及语文水平的提高,在自身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得以保证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以及科学的引导。文学是一门极其高深的艺术,教师要想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培养,应给予足够的时间,因为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教师在课堂所给予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去鉴赏和欣赏一定的文学作品,以此来使得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得到提升。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是在学生累计一定的阅读量之后产生的,如果学生进对文学进行一定的阅读是很难产生读文字的爱好,学生应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人生,不断完善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语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拥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自我产生内在推动力,主动地去学习语文,去吸收语文素养,这比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外界力量强迫学生学习强很多,而且强迫学生学习,不仅让学生是去学习兴趣,还可能会达到厌恶学习的极其不好的状态。当然,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一定的方式,其中最好的最顺利的方式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融洽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沟通,也是心灵的沟通,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递的比仅仅是知识,也是心灵的传递。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吸收的知识,学科素养也会大大增强。

结语

在语文素养的教学培养中,课内课外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地寻求科学的、正确的培养方法。任何知识的积累、学科素养的提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积极引导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及其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4]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超学科”来啦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