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性能SBS改性沥青的制备及配伍性能探索

2018-02-26王正敏

建筑施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延度针入度改性剂

王正敏

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201812

1 问题的提出

巴基斯坦PKM公路项目所在位置属于炎热干旱区,夏季气温较高,6月平均气温为38 ℃,最高超过47 ℃,路面温度超过70 ℃,是亚洲实测资料中的最高气温,排全球第四。由于该极端高温气候的存在,对于以沥青混凝土作为主要路面结构的该工程项目而言,对路面高温稳定性要求极为严格。SBS改性沥青软化点和延度的提高有助于改善其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若改性沥青配伍性选择不当,将可能影响SBS改性沥青的质量,导致路面出现大面积的车辙、泛油和拥包等因高温稳定性不足而引起的病害,直接影响该项目的投资效益,并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1-3]。

2 改性沥青配伍及改性机理

配伍性与相容性不同,相容性反映的是改性沥青的热存储稳定性,而配伍性反映了改性剂对基质沥青性能的改善效果。沥青的三大指标反映的是沥青的性能指标,但并不能反映沥青的组分及其性质,由于SBS与基质沥青之间的密度、极性、分子量与溶解度参数等性质差异较大,绝大部分SBS与沥青之间相容性较差,这便要求选择的基质沥青都要进行四组分试验,同时进行剪切试验,最终选出配伍性好的基质沥青和改性剂,并确定生产工艺参数。

2.1 测试相容性方法

在1根玻璃管内灌入沥青,在163 ℃高温条件下存放48 h,冷冻后,取试管上部和下部1/3处取样,测定软化点之差要求≤2.5 K。反之若存在凝聚和分层现象,则说明配伍有问题。

2.2 解决方式

加入橡胶油的多少可适当提高芳香酚含量,改善其相容性。可采取以下2种方法提高其相容性:一是加入增溶剂,二是采用化学稳定剂来避免两相之间的离析现象。

2.3 SBS改性沥青的热贮存稳定性

加入稳定剂降低沥青相与SBS之间的界面能,促进SBS相的分散并阻止SBS相的凝聚,能够强化黏结从而提高热贮存稳定性。不同助剂也应进行匹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研究SBS改性沥青生产制备原理,是获得性能优越改性沥青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选择适合用于生产制备SBS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和SBS改性剂[4-6]。

3 基质沥青选择

1)尽量选用较低沥青质含量和较高芳香酚、胶质含量的基质沥青。

2)60~70号基质沥青实验室实测延度(5 cm/min,5 ℃)达到了5 cm,软化点46 ℃。除软化点和延度技术指标低于设计SBS类I-D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外,其余指标均高于设计要求,所以基质沥青选用60~70号石油沥青。

4 I-D型改性沥青技术性能测试

本工程采用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工聚合物,即热塑性丁苯橡胶。该橡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可增加沥青的黏附性,有较大的弹性恢复率,表现在出现车辙和低温开裂后,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能有效地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根据选定的原材料分别配制不同质量百分比组合(外掺)的改性剂组合(表1)。

表1 不同掺量组合

改性沥青通常要经过下列步骤:配料→溶胀→研磨细化→孕育→检测。

研磨细化时,原料研磨得越细,其软化点、延度越好。孕育流程为:溶胀40 min→研磨20 min→孕育(添加稳定剂)。

4.1 改性沥青小样的制备

加工SBS改性沥青时,首先把检测合格的基质沥青加热到165~175 ℃,加入已称量好的SBS改性剂,机械搅拌溶胀时间为40 min,温度为165~175 ℃。然后用高速剪切机剪切研磨15~20 min,温度控制在170~180 ℃,剪切速度3 000~5 000 r/min。剪切完成后加入稳定剂和抽出油,再次剪切15 min。最后在150~160 ℃环境下搅拌孕育1~3 h即成成品改性沥青。

4.2 改性沥青小样的检测

采用改性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储存稳定性离析(48 h软化点差)和残留延度(5 ℃)初步验证,若上述5个指标均合格,则再对该配比的改性沥青的其他指标(针入度指数PI、运动黏度135 ℃、闪点、溶解度、弹性恢复25 ℃、老化后质量变化、延度5 ℃、针入度比25 ℃)进行检测,指标全部符合要求者为拟试生产改性沥青配方和加工工艺(表2)。

表2 改性沥青主要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5 结语

分析了改性沥青的性能随改性剂剂量变化的规律,从满足I-D型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的角度出发,验证不同SBS剂量组合小试主要性能指标检测结果。提出了合理的SBS剂量组合范围;分析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选择基质沥青∶SBS改性剂∶橡胶油∶稳定剂∶=100∶4.3∶3∶0.12。

但在成套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单纯依靠小试给出的SBS剂量组合范围很难控制改性沥青中改性剂和助剂的剂量。在生产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多重控制指标,即软化点≥80 ℃;5 ℃延度(5 cm/min)不小于20 cm;软化点离析≤2.5 K;老化延度≥15 cm。

同时,在不同改性剂量组合下,改性沥青主要性能指标会有相应变化。检测结果显示:加入橡胶油,增加了基质沥青中芳香酚的含量,改善了沥青的延展性。由表中可以看出,橡胶油增大,延度增加,针入度增加,软化点有下降;改性剂增加,软化点明显上升,针入度下降,若继续增加,延度变化曲线将呈抛物线形状。以上结论为SBS改性沥青质量控制提供了方向。

基质沥青延度(5 cm/min,5 ℃)达到5 cm,加入改性剂后5 ℃的延度提高到20 cm以上,软化点从45 ℃提高到80 ℃以上,提高了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其他各项指标经检验均合格。

猜你喜欢

延度针入度改性剂
道路沥青材料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及其数学模型的验证
多功能沥青改性剂的作用机理及路用性能评价
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优化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废旧轮胎橡胶粉对沥青及混合料性能提升效果探究
红外光谱法测定SBS改性剂含量在沥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改善SBS改性沥青产品针入度指数的方法探究
测力延度在胶粉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沥青针入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试验条件对沥青针人度、软化点及延度试验结果的影响
ACR抗冲击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聚乳酸改性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