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建筑中的门与阙

2018-02-26王逸玮

关键词:入口形式建筑

李 敏,王逸玮

(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552;昆明理工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云南 昆明650504 )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形成时期[1].这时期,政治的强盛、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及中外文化的交流,都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在意识形态方面,汉代融合了严谨质直的秦文化和浪漫奔放的楚文化,不断进行充实和改造,并融入时代色彩,形成新的汉代文化.尊崇儒术、确立完备的礼制,形成此后两千年封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儒家与阴阳五行等相结合的谶纬之说也对建筑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建筑开始按礼制进行设计,其中贯彻吉祥观念,渗入伦理情感.与此同时,汉代木构建筑技术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西汉初年,夯土技术的进步使高台建筑兴盛;木结构建筑的四种结构体系,抬梁、穿斗、井干、干阑式已基本形成;初步解决了大体量建筑的问题;多层木结构技术的出现,使得东汉时期楼阁兴盛.另外,建筑中斗栱的出现与成熟,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发展等都使得汉代建筑技术的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汉代建筑的形式不仅较前期成熟与丰富,有门、阙、宫殿、府第、楼阁、宅、房、厢、廊、仓廪、桥梁等,而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为后来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建筑布局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称式布局方式,另一种是自由均衡的布局方式.无论是哪一种布局方式,其空间构成大都是依次递进,以间、房、院数量的组合形成完整的空间.与后世不同的是,汉代建筑的布局并不完全对称,它更讲求一种均衡的效果.汉代建筑布局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特征即是:重要建筑入口前均设门阙,以加强整个建筑组群的庄重感.正是由于以上的特征,汉代建筑组群形式生动,体型高低错落,总体轮廓线富于变化.

1 汉代建筑中的门

这里所论述的门指建筑或庭院入口,能独立存在,一般两边连有围墙或廊.

根据现存资料记录和分析,汉代建筑中的门可分以下几类[2]:衡门(即后世的牌坊门)、屋宇式门、墙门、市门、城门.

1.1 衡门

即左右两根立柱,上部有一或二根横梁,在立柱内侧安门扇.师古曰“衡门横一木于门上,贫者之屋也”,形象而简炼地概括出衡门之形、之意、之用.若将衡门两侧的立柱加高变成华表柱,即是后世很考究的里坊的坊门,或称棂星门或称乌头门.或许是因为衡门之地位低下的缘故,汉代出土明器及画象砖(石)中未见详例.

1.2 屋宇门

是宫殿、府第、庭院、宅院等普遍采用的大门形式.平面多为长方形,开间一至三间不等,进深较浅,多为一至三檩.屋顶形式较简单,多为四阿顶或悬山顶.和林格尔壁画上之幕府南门是大型府第入口之代表.它是一座三间单檐大门,门的正中一间看去是洞开着,门东直书“幕府南门”四字.门两旁有庑,是留居一般宾客的地方,两边一间较为突出的房屋估计是夹门之“塾”.门内有建鼓,为召集军卒之用.大门外两旁立双阙,并皆有子阙,阙身方形,单檐庑殿顶.这种既含门、庑、塾又有双阙的大门,虽然从封建制度上看已属“逾制”之列,但它说明,在汉代门的型制已较完备了.据文献记载[3],其它大型府第之入口仅有门、庑、塾,而阙则是或有或无.

大型庭院建筑入口也多为屋宇式门,其形式有三种[4-5].第一种是在廊院或院墙上直接向外开门,屋顶形式或为四阿或为悬山,大门外侧或有双阙(图1所示).第二种形式是双阙后退而与院墙、大门等结合到一起,双阙之间或为两坡顶、四坡顶之大门或为罘罳,双阙外侧则是左右院墙(图2所示).第三种屋宇式门如四川某庭院入口(图3所示),是一颇有气势的大门,中央是一高大的三开间单檐四阿(有台阶)屋顶,两侧各有一大致对称的单檐四阿屋顶.屋檐下短柱间似有装饰,均未见门扇.此种形式之大门略同后世之牌楼.

以上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汉代已很注意建筑群体量的构图关系和封建等级制度的体现.低矮建筑群如廊院等的入口常直接在廊子或院墙上开门,不再另建门屋;而在有高大楼房的建筑体量组合的庭院中,其大门往往建有较为高大的门屋,一至三层不等,重要的建筑还设有门阙.

图1 陕西勉县老道寺出土陶楼院Fig.1 Schematic of pottery building in the old templein Mianxi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图2 四川郫县出土东汉画象石Fig.2 Schematic of stone portrait buildings in the Han Dynasty in Bixi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图3 四川出土某庭院大门Fig.3 Schematic of gate buildings in Sichuan province

图4 函谷关城门图Fig.4 Schematic of gate buildings in Hangu Pass

1.3 墙门

一般住宅、苑囿、园林以及府第等建筑物上,常用墙垣分割成许多院落,院落之间的院墙上常开有小门.汉代以后这种门艺术化的很多,但在汉代,我们通过各种明器、画象砖(石)所见到的这种门却很简单.

1.4 市门

《西京赋》说长安九市“通阛带阓”,《古今注》解释曰:“市墙曰阛,市门曰阓”市井区周围以垣墙围绕,经市门而出入.市门设专职门吏守鞭掌管.从四川广汉、彭县、新繁三县出土的市井画象砖上,可以看到市门的形象大致为:屋顶是三开间单檐四阿顶,屋身比例较高,屋身两侧与墙垣相连.

1.5 城门

东汉函谷关城门(图4所示)“是在夯土的门道两侧沿边密排几对柱础,在其上立排叉柱,然后上梁.木梁据推断也是密布的,再在其上修门楼”.每座城门各有三个门洞,门洞净宽6 m.考古发掘的汉长安城城门结构方法与此相同.

2 汉代建筑中的阙

阙,刘熙释名“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门阙,天子号令赏罚所由出也”.《尔雅》:“观谓之阙”.汉代最特殊的建筑就是阙.原始的阙可能用于部落外垣,左右两个碉楼中间阙然为道;封建社会初期开始,阙的形式逐渐增多;到了汉代,阙的形式、数量之多,用途之广,造型之精美已达鼎盛.汉以后,阙逐渐退废.

根据文献记载[6-11],通常汉代所遗石阙及画象砖(石)提供的资料,我们可以了解阙的结构并且按照阙的性质及位置可以将其分为宫阙、庙阙、墓阙、城阙、望楼及府第门阙等.

阙是塔楼状建筑,置于道路两旁作为城市、宫殿、坛庙、关隘、官署、陵墓等入口的标志.外观大体分为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图5).阙身大部分都在外观上表示出阙的木结构形式,并有显著侧脚.阙身依数阙身依数量有单出阙、双出阙与三出阙(仅天子可用三出,三出阙仅在唐懿德太子墓地宫壁画中出现过),阙顶为四阿顶,单檐、双檐较为多见,画象砖(石)中也有三层檐和四层檐的(图6).另外,在阙的整体构图上,比较讲究比例的谐调、适度.

图5 汉阙结构想象图Fig.5 Schematic of imagination of the gate tower structure in Han Dynasty

图6 单阙Fig.6 Schematic of single gate tower in Han Dynasty

2.1 宫阙

仅见于文献记载.《史记》载两汉“营未央宫,立东阙、北阙”,武帝时作建章宫,“其东侧凤阙高二十余丈”,《水经注》记此阙高七丈五尺.据现在的遗址发掘推测,西汉的阙是在夯土筑成的墩台外面包以木骨架、木屋檐.东汉的宫殿阙也无遗留至今的,从今天可以见到的东汉出土画象砖(石)上所表现的单阙与双阙,可以窥其一斑.

2.2 庙阙

河南登封出土的东汉三阙(图7所示)及山东嘉祥武氏祠阙均是此类阙的代表.河南登封三阙都是祠庙前的神道阙,此三阙均为石阙,太室阙东西阙相距6.75 m,调高3.96 m,阙基用较薄的石板平铺二层,阙身用长方形石块垒砌八层而成.阙上部以一层石块向外挑出以承阙顶,阙顶为巨石雕成的四阿顶,脊有起翘,屋面雕刻有瓦,檐下刻椽子.子阙是围墙的象征,比正阙低1.31 m.阙身四周全是浮雕图案花纹.此类阙,以装饰为主,未表现层叠枋木、斗拱、悬挑等木结构建筑特征.虽然从位置及作用看是阙,但从形式上看,却不象真正的阙.

图7 少室阙东阙北面Fig.7 Schematic of Shaoshigate tower in the East viewed from the North

2.3 墓阙

四川汉墓石阙可调墓阙中的代表(图8、9、10所示)[12].这些墓阙几乎均为仿木结构的母子阙,型制秀丽,雕刻精美.其中尤以雅安高颐墓阙最为典型.阙下承以基座,沿座之外侧,浮雕蜀柱、栌斗.其上建母、子阙身,面阔与进深之比,母阙为7∶4,子阙约为5∶3.阙身表面隐出柱枋,但无地栿.母阙阙身与阙顶间,施雕刻五层.第一层栌斗及枋三层,纵横相压,四隅则镌力神各一.第二层以拱端挑出,上为斗拱.第三层石甚薄,第四层石向外斜出,表面刻有人物.第五层是在檐下刻枋头一列,镌有字.屋顶为重檐四阿顶,出檐较深,正脊反翘,正脊中央饰以飞禽.子阙结构层次与母阙大体相类.

图8 雅安高颐阙及高颐阙子阙侧面Fig.8 Schematics of Gaoyi gate tower and the son of Gaoyi gate tower in Ya’ancity

图9 四川渠县无铭阙Fig.9 Schematic of gate tower in Qu country, Sichuan province

图10 Ontario皇家博物馆所藏汉石刻Fig.10 Schematic of stone carvings of Tibetan and Han Dynastyin Ontario Royal Museum

2.4 城阙

城阙不仅是城市入口的标志,而且具有防守、瞭望的作用.如函谷关东门图(图4所示).城阙一般较其它形式的阙显得较为墩实.为了瞭望的方便,一般在上层设有平座.

2.5 望楼

汉代出土明器及画象砖(石)中常有望楼一类的建筑,其外形与阙相似.如成都出土画象砖所画偏院中的望楼,共分三层,上层为重檐四阿顶,中层两面均有窗,其内还设有楼梯,下层柱子有侧脚.建筑的木结构构架形式特征显著.

2.6 府第门阙

多建于府第、宅门前,其形式变化较多,大致有四种.第一种是独立于庭院之外在门前设阙(图11、12所示);第二种是将阙与院窗相结合,阙中间有四阿顶或两坡顶之门楼;第三种是阙间设罘罳,层数一至三层不等(图13所示);第四种较为少见,上部为一个阙楼,下层阙身中间开洞,形成一很窄的入口.前二种形式较多见于建筑组群布局中,而后二种形式常常单独出现,应是宅院的入口.

图11 沂南汉墓画像中的建筑图Fig.11 Schematics of architecture of tomb painting in Han Dynasty

图12 双回石拓片Fig.12 Schematic of rubbing of Shuanghui Stone

据文献记载[13-15],在周代阙这种建筑形式已经存在,主要为宫阙和城阙.东周洛邑王城宫殿的雉门外立有双阙,这便是宫阙.但也有学者认为,“阙”的产生可能早于周代,因为商代甲骨文中有“阙”字出现,说明商代已有了阙门这类建筑.

3 结论

(1) 汉代建筑中的门是建筑群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它存在于不同类型建筑中,有衡门、屋宇式门、墙门、市门、城门等,型制完备、造型丰富.

(2)阙是汉代建筑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其造型精美、用途广泛,按其性质和位置可分为宫阙、庙阙、墓阙、城阙、望楼及府第门阙等,阙身依造型分有单阙、双出阙(子母阙)、三出阙.

图13 河南洛阳出土西汉罘罳Fig.13 Schematic of net buildings of West Han Dynastiesin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3)汉代木构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建筑中的门与阙的形式从西汉早期的简单稚拙到东汉时期的造型丰富.门和阙的单体形式多样、造型丰富,在建筑群体中更显高低错落,使群体轮廓起伏而富于变化,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代建筑的文化特征,体现出封建礼制建筑的等级制度

猜你喜欢

入口形式建筑
高速公路入口疏堵解决方案及应用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秘密入口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