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中国品牌新芳华

2018-02-26策划本刊编辑部采写武志军

中国品牌 2018年2期

策划Ⅰ本刊编辑部 采写Ⅰ本刊记者 武志军

进入新时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农业、制造业到服务业,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国门、享誉世界,在国际市场上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

2018年元旦,剑南春、茅台作为中国三大名酒,集体登陆纽约时报广场,与全球人民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

2018,进入新时代,中国品牌迈向新征程。“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中国经济发展把向定调,也为中国品牌建设指明未来。

前不久英国发布的“2017国家品牌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品牌总价值逾10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2008年中国品牌仅占8席,2017年这个数字已达到50席。中国的品牌魅力让世界瞩目。

新时代呼唤更多优质品牌。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定程度上包括对品牌的需要。

当前,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式消费特征快速呈现,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越来越讲究品牌消费,将品牌作为消费选择的重要参考。这在客观上要求加快品牌发展。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品牌培育。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往靠拼规模、拼速度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品牌建设显得更为迫切。据统计,全球20%的强势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了品牌,谁就占领了制高点。中国经济要迈上新台阶,必须加强品牌培育,提供优质供给,提高“中国制造”的含金量。

质量强国建设亟须壮大中国品牌。十九大报告提出“质量强国”的新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企业和产业集群。

进入新时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农业、制造业到服务业,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国门、享誉世界,在国际市场上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

品牌兴农正当时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亿万农民描绘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现代图景,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有了新底气,让农民世代居住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了新希望,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再是回忆。随着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广大农民的获得感正越来越饱满。

大船之航,品牌为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在农业品牌的引领下,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得到充分释放,中国农业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品牌农业”发展阶段转换的号角已然吹响。

在传统概念中,小麦属于第一产业。但在河南,小麦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郑麦、新麦、百农等系列小麦品种的推广,河南小麦逐步形成了不同生产类型、不同加工的配套小麦品种。这些优良品种的推广显著改善了河南小麦的品质,促进了小麦加工业的发展,为品牌的崛起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也推动了河南从“中国粮仓”向“国人厨仓”跨越。

提到獐子岛,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海参。其实不然,截至目前,无论是捕捞、养殖、加工、种业、休闲渔业,獐子岛都经过了一一尝试。起步可追溯到1958年的獐子岛集团如今已经是以海珍品种业、海水增养殖、海洋食品为主业,集冷链物流、海洋休闲、渔业装备等相关多元产业于一体的海洋食品企业,于200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獐子岛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创新的经营模式、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卓越的产品品质,形成了独特内涵的“獐子岛”品牌。

一个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其背后除了有生态、科技的支撑,还必须要有故事,要有文化内涵。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结合各自产业特点,开创了不少独具特色的农业品牌建设工作方式。广东在已有的3000多个农业品牌中,认定一批承载岭南文化、体现广东特色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广东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为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展销推介。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农业正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转变。发展品牌农业是提升农业供给质量的重要战略,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纵览神州大地,洛川苹果、五常大米、西湖龙井、赣南脐橙……一大批农产品品牌如一颗颗明珠,散发着中华农业文明的魅力。你看那东北黑土地,农民朋友刚卖掉一年的收获,又开始盘算来年种什么。华北大平原上,秋天播下的麦种已在地里萌生新的希望。长江中下游和华南,更是一片生机盎然,绿的油菜、红的柑橘、游人如织的农家乐……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广袤农村正迎来品牌兴农的重大发展机遇。调结构、增绿色、提效益,贫困村齐心协力摘穷帽。冬意虽寒,品牌兴农的热潮却在不断涌动。

作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江西婺源享有“中国最美乡村”的品牌桂冠。婺源在外最响亮的名声是“油菜花”,实际上,真正深入游走婺源,你会更惊讶遍布乡野的古村落古建筑。

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婺源,是朱熹、詹天佑等名人的故里,古属徽州“一府六县”,徽商官宦众多,兴建了一大批徽派建筑,现已查明各类不可移动物质遗产多达万处,其中明清古建筑4500余幢。

对婺源来说,之所以能收获绿水青山、古建筑传统文化带来的红利,其唯一秘诀在于,几十年如一日对绿水青山的呵护和对古建筑等传统文化传承的“坚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朴素道理,在这里有着别样的诠释——拒绝污染企业,拒绝过度开发,护住一草一木,才使得今日的婺源拥有高达82.6%的森林覆盖率,成为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做好一个品牌,不仅能振兴一个产业,而且能富一方百姓,作为全国苹果产业的引领者和示范者,陕西洛川是全球完全符合苹果最适宜生产区7项气象指标的生产区之一,被国内外果树专家一致评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

这里,葱郁飘香的果园、湛蓝如洗的天空、沁人心脾的空气、百鸟争鸣的天籁,还有纯朴善良、诚实守信、包容开放的洛川人民,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绿色产业、绿色城市、绿色乡村,以及人们共同坚守的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洛川吸引世人眼球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北川县农村淘宝村点

为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苹果,让绿色无公害、生态有机、健康养生成为洛川“代名词”。洛川从抓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开始,构建从果园到舌尖的质量标准监管体系,从源头上保证洛川苹果的质量安全。

当前,洛川把发展现代苹果产业园区作为创新高原特色果业发展模式的突破口,打造集种植、加工、展示、文化于一体的农商融合、商旅互动果业经济,构建从田间到车间、进市场、上餐桌的全产业链。大力推动洛川苹果产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休闲果业、观光果业。

品牌兴农,既需要激发“内力”——当地民众不断开拓进取,也需要善借“外力”——用好互联网。振兴乡村,阿里巴巴公司一直在行动。如果说“淘宝村”是阿里巴巴在涉农电商领域意外收获的一粒种子,那么农村淘宝便是被有意耕耘的一方良田。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的农村淘宝,足迹已覆盖29个省,近700个县,近3万个村服务站。有着近6万人的乡村服务体系,他们也成了村淘改变乡村最敏感的触角。

刚刚过去的2017年天猫双11,海量商品通过近3万个村淘点直供农村消费者;国际大牌和一线品牌下沉到农村市场;众多商家为农村消费者推出“村淘定制款”;各类农产品借村淘供应链实现走出原产地、进入城市餐桌……

就在这一天里,农村淘宝总订单量接近2000万笔,成交额接近32亿元,比2016年天猫双11增长了8倍。

通过搭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完善农村物流、金融等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突破物流和信息流的瓶颈、人才和意识的短板,农村淘宝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上下行兼备,彻底盘活了农村的“经络”,也让更多村庄有了成长为淘宝村的底气。

陕西洛川苹果

制造强国新梦想

新时代,向制造强国迈进,中国品牌肩负重任。近年来,一大批中国品牌闪耀于国际舞台,在全球掀起中国浪潮。

2018年新年伊始,格力电器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效永磁变频离心式冰蓄冷双工况机组”和“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从众多国际知名空调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新机场所有航站楼及配套服务的唯一空调主机供应商。

据了解,格力此次中标项目采用格力两项“国际领先”成果——高效永磁变频离心式冰蓄冷双工况机组”和“永磁同步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总装机容量高达29800RT,在节能性、可靠性上都有质的突破。

据悉,此次格力中标的机组采用了高效永磁同步电机直驱双级叶轮变频驱动技术,制冷更加迅速高效,比普通离心式冷水机组节能40%以上;冰蓄冷双工况冷水机组系列产品在-6℃出水制冰工况下COP高达4.59,在空调工况下COP高达6.6,超国家一级能效,IPLV高达11.17,全工况综合能效提升30%以上。

近年来,随着格力电器国际领先技术的不断突破,其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不仅家用空调自2005年起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央空调也已连续5年击败诸多国际品牌,位居中国市场首位。

作为中国第一家“走出去”的家电企业,国际化路径无疑是格力津津乐道的一大亮点。目前,格力产品远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格力自主品牌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球30%的空调市场份额。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更是表现不凡。以巴基斯坦市场为例,格力自主品牌在该地区有超过30%以上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头把交椅。

制冷展上,格力电器展位前人头攒动

在印度,凭借920万台手机出货量及23.5%的市场占有率,小米成为2017年三季度第一大手机品牌;在北美,大疆占据了无人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其消费级无人机80%左右的收入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市场;中国中车的产品覆盖10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83%有铁路的国家和地区都用到了中车产品,中车占全球市场份额保持在30%以上,从2011~2016年,中车海外签约金额、收入均保持3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海尔的产品遍布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分钟就有125位海外消费者成为海尔用户……在迈向世界一流品牌之路上,中国品牌的足迹延伸得更远、影响力更大。

当前,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标准输出,中国品牌实现逆袭。“一流企业做标准”,中国企业异军突起。“这是该行业首个由中国主导参与并正式出版发行的国际标准。”2017年6月,得知国际标准ISO19720—1正式出版发行的消息,中联重科的负责人很激动。2014年5月,ISO批准中联重科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及灰浆制备机械与设备第1部分:术语和商业规格》,历时3年终于完成草案。2017年6月,儿童乘用车国际标准项目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昆山好孩子集团,由其负责规划及立项儿童乘用车系列产品所需制定的国际标准,并组织和领导全球行业专家对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进行研究、规范和确定,以建立全球儿童乘用车的国际标准体系。

甚至在新技术的国际标准制定上,中国企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华为参与研究与创新的Polar码,被3GPP(国际权威标准组织)确定为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华为还与奥迪、宝马、戴姆勒、爱立信、英特尔、诺基亚及高通宣布成立“5G汽车联盟”(5GAA), 共同推进全球车联网统一标准的孵化。

前不久,在广东深圳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比亚迪与阿根廷拉里奥哈省签署了一揽子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首期合作中,比亚迪公司将向拉里奥哈省提供50辆纯电动公交车,帮助该地区实现100%公交电动化的目标。

这是中国制造加速崛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制造行销全球,在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一批龙头企业快速成长,有力带动高铁、核电、通信、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在全球竞争中迅速崛起。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17》指出,中国拥有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完善的工业体系有利于中国产业在迈向中高端过程中高效便捷地实现产业配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配套成本。

如今,中国制造在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中国制造走向海外,倒逼制造业逐渐向中高端转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向全球消费者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服务。

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中国电商平台全球化的布局正一步步深入,全球买、全球卖的商品流动正在激活和唤醒全球消费市场。

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中国不仅在航天、大飞机、高铁、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还在高附加值行业的国际份额上不断攀升。

在前沿制造领域,中国企业打破国外垄断,5G应用、超级计算机、无人机,一批新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品牌须练好质量内功。“企业品牌要建立在品质卓越的产品之上。”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正是靠着过硬的质量,格力出口逆势扩张,利润税收增长了40%以上;面对消费升级,格力稳坐第一把交椅,市场占有率高达44%。品牌说到底是一种无形资产,必须依附在有形产品上才能充分发挥效用,而质量正是品牌发展的基石。

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品牌须矢志创新不止。创新是品牌发展的动力,决定着品牌能走多远。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近10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3130亿元,强势进入2017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今年品牌价值上涨21.4%。没有创新,品牌就失去了支撑。“打造一流品牌,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搭建持续创新平台。”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主任周宏宇认为。

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品牌须坚守“工匠精神”。“十年树企业,百年树品牌”,这其中,“工匠精神”不可或缺。为了让关门声更具质感,锁舌形状、密封条结构经过多轮设计;为了雨滴打在车顶时能听着更悦耳,车顶内衬板改了又改……“苛求”,贯穿吉利汽车设计过程。严谨细致、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将赋予品牌更久长的生命力。

迈向制造强国,中国品牌要唱响“大合唱”。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些中国品牌已经接近或迈入世界一流阵营,但总体上数量还不多,与中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制造业总量全球第一的大国身份不太相称。迈向制造强国,需要有一批具备国际知名度、拥有领先技术和独特优势的品牌,形成响当当的中国品牌方阵。

瞄准一流、真抓实干,中国品牌的好声音令人期待!

印度小米发布会场外的火爆场面

“中国服务”新智慧

新时代,打造“中国服务”的国家品牌已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新目标。2017年以来,以文旅品牌、服务外包、移动支付、共享出行、港口服务、轨交工程等正日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漫漫丝绸路上,敦煌是神奇的存在。早在1987年,敦煌莫高窟以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六条标准,成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名录》中只有两个这样的文化遗产,另一个是威尼斯。

在敦煌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吉花瑞草,看到青山绿水,看到奔流的长河汇聚到大海,看到重重的楼阁、雄伟的殿堂、壮丽的城池,看到美丽的飞天和欢快的乐舞,这些有的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可是它在莫高窟保存了下来,生机勃勃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作为国家设立的负责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等管理的综合性专门机构,成立73年来,敦煌研究院一直致力于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弘扬以及敦煌文化商标品牌建设等工作。

近年来,为让敦煌文化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放光彩,进一步扩大敦煌石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2017年底,腾讯集团与敦煌研究院携手启动“数字丝路”计划。双方计划将腾讯最新科技和泛娱乐文化生态,与敦煌研究院科研成果深入合作,双方将运用腾讯“博物官”的AR导览与“数字敦煌”的VR能力,结合敦煌线下展览,全方位展示敦煌之美,让千年莫高窟更时尚。

敦煌飞天壁画

以敦煌为代表的文旅服务品牌科技感十足,服务外包产业“国际范儿”越来越足,近年来,以东软、文思海辉、中软国际、华信为代表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持续加快发展,不断推动“中国服务”再上台阶、走向世界,与IBM、埃森哲、印孚瑟斯等国际知名服务供应商形成有力竞争。以文思海辉为例,进入新时代,文思海辉将加强与3D打印、AI、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的技术相结合,通过覆盖数字化咨询、体验交互、技术实施与运营服务的数字服务为客户提供全价值链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管理咨询、信息技术与解决方案的完美结合,帮助客户解决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在助力增长、加速创新、优化运营、升级体验等4个方面创造卓越商业价值。商务部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世界经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跨国转移成为经济全球化新特征,服务外包日渐成为各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5万亿美元至1.8万亿美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规模约为4500亿美元。“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将释放服务外包新需求,国内在岸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为服务外包产业离岸在岸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世界中,移动支付、网约车、网络外卖等商品和服务得到了飞速发展。

今天的滴滴已经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滴滴平台上日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单,相当于全球其他市场所有移动出行市场总量的2倍;而眼下,滴滴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不断提供出行效率,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滴滴已为未来交通发展提出了一套智慧解决方案,通过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技术变革,用新技术、新业态来改进传统行业,建设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助力解决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

“出门不用带现金,手机一扫就支付的生活方式,真的很神奇。”作为在华留学生评出的“新四大发明”之一,无处不在的移动支付成了他们最想带回国的一枚“中国神器”。

事实上,随着中国游客出境游的增多,中国的支付平台企业也走出国门服务全球。经过12年的发展,支付宝已登陆30多个境外国家和地区,支持18种外币结算。

在中国游客常去的酒店、超市、百货商场、免税店、主题公园,甚至乘坐出租车和游轮,直接扫码用人民币结算让中国游客的海外游毫无“压力”。

一家日本媒体惊叹说,对中国而言,移动支付已经跟水、电、煤气、交通、网络一样,成为当代中国的一项基础设施。

港口服务是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一个“晴雨表”。2017年12月10日,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洋山港区迎来第四期工程开港。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全自动化码头,偌大的四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呈现几乎无人在场的奇观。

这座由中国建筑旗下中建港务主承建的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正式开港投入试生产,标志着中国港口行业的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迎来里程碑式的跨越升级与重大变革,为上海港加速跻身世界航运中心前列注入全新动力。

洋山港四期全自动码头的启用,不仅把上海洋山港推上了向世界级强港进发的快车道,更是我国从航运大国走向航运强国的一个缩影。

相比洋山一期、二期和三期,四期码头因其智能化和自动化,全年可作业天数超过315天,刷新了码头吞吐量新纪录。其建成和投产巩固了上海港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能力世界第一的地位。

业界人士指出,上海洋山港作为中国港口建设的旗舰工程,尤其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的背后,是中国港口建设体系的强力支撑。洋山港是中国港口建设走向深海的标志,也预示着中国港口规划建设能力基本实现全球无禁区。

工程服务是中国新时代的最强音符,如今,以高铁、桥梁、公路等建设为代表的中国工程服务正在积极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崭新的名片和友好交流纽带,而以中国交建、中国建筑等品牌企业为主导的重大工程实现量到质的飞跃、点到面的提升,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强大保障,为中国巨轮前行增添了澎湃动力。

2017年5月31日,中国交建完成了肯尼亚蒙内铁路建设并承担全部运营管理和维护任务,把中国的资金、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和管理经验全产业链带入非洲,开创了中国铁路“走出去”新模式,推动中国交建由海外工程承包商向运营商、服务商转变。

目前,中国交建在全球10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10个驻外机构,在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0320公里公路、152座桥梁、2080公里铁路、10座机场、95个深水泊位,提供集装箱桥吊754台。

一座高楼也许能留存几十年,但民心的贴近则将惠及几代人的生活,这也是中国建筑走向海外的最大收益。

2017年3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目前的非洲第一高楼——阿尔及利亚嘉玛大清真寺宣礼塔主体结构正式封顶。265米、抗9级地震、15亿美元合同金额,这是中国建筑企业为这一大工程留下的数字记录。

实际上,中国在世界超高层建筑建设领域早已占据了领先地位。638米的东南亚第一高楼印尼雅加达标志塔、420米的欧洲第一高楼俄罗斯联邦大厦以及建成后高度将超过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的肯尼亚内罗毕哈斯塔,都是由中方建设的。

除了惊艳世界的高度,中国工程更有广泛覆盖度。而今,中国的工程建设企业已经进入了百余个海外市场,形成了全球化布局。2016年,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ENR)发布的250家最大国际承包商排行榜中,中国内地有65家工程承包企业入选,实现海外营业收入总额946.2亿美元。在亚洲、非洲,尤其是“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许多地标式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都出现了中国企业的身影。

除了工程服务领域突飞猛进,中国在其他服务领域也遍地开花,成绩突出。贸易方面,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生物研究方面,2017年,中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深海菌种库。专利申请方面,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

攻坚克难,中国品牌已结出累累硕果。奋进新时代,开启中国品牌新征程,我们仍须砥砺前行。新时代的中国,品牌发展新动能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新动能在白山黑水——大连光洋的五轴高档数控机床,打破外国技术封锁,实现了出口日本,从“班门弄斧”跃升为“班门卖斧”;黑龙江农垦通过精细种植实现粮食“十四连丰”,鸭稻、蟹稻的每亩收益也比常规水稻增加550元。

新动能在黄海之滨——海尔智能工厂生产线上,每15秒就会诞生一台洗衣机,耗时仅为过去的一半,产品价值却比以前翻了2倍;青岛红领的柔性生产线上,依靠数据驱动与智能制造,效率提升30%。

新动能在改革前沿——深圳柔宇的柔性超薄显示屏,厚度仅0.01毫米;自主创新的大疆无人机,稳居全球民用无人机领域第一把交椅;华为的欧洲专利申请量跃升至第二位,已向苹果手机征收专利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时代的中国品牌正抢抓新机遇,开拓新天地,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劈波斩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