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疫情的祸首
2018-02-25李龙
李龙
今年8月份以来,我国自北向南陆续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使得养猪人谈“瘟”色变,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全体动员,深入一线处置疫情。那么真正引起这次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以我县发生的几起死猪事件中,可以看出,真正引起死亡的原因并非是“非洲猪瘟”,首先发病猪以大猪为主,小猪发病率低,大部分出现淋巴结肿大但不出血,脾脏肿大发暗但不梗死,肾脏肿大有变性,但无出血点,这和非洲猪瘟不相干。其次,疫情多发生于规模小的猪场。
案例一:2018年10月26日,疫情接报,某乡某村养殖场出现生猪死亡现象。
询问畜主:该生猪养殖存栏400头,平均体重60斤,从10天前,生猪开始出现死亡,陆续死亡60头左右。
现场观察:病死猪皮肤颜色正常,个别耳部有紫斑,猪发病时体温在40℃左右,大群猪观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有个别(占10%)左右,由体质瘦弱、毛炸、毛长有喘气现象。
天气突变,晚上窗户没关,圈舍卫生较差,并且在饲喂时添加豆腐渣,原来喂泔水(大约10天左右),改为饲料时间为一个月。
分析建议:圈舍应保持卫生干燥,晚上一定要关闭窗户(特别是北向),保持圈舍温度,增加营养,提高猪的体质,适当用药,应配合提高免疫机能的保健品(电解多维,Vc等)。
案例二:2018年11月19号上午,疫情接报。某乡某村瑧贵养殖场,出现病死猪30头,平均体重约50-80斤。观察猪舍环境卫生条件较差,还有部分猪发病,有的死猪耳发绀,皮肤有紫斑。
询问畜主:发病时间1周,陆续死亡,存栏1000头猪,发病400余头,死亡300余头。饲料自配,20多天前停止使用脱霉制剂,发病后大量添加药物,有甲硝唑片,每吨40瓶;辅酶Q10胶囊(人用);七清败毒颗粒等。防疫情况是:60天前打口蹄疫每头2毫升,50天前伪狂犬2毫升,400天前打猪瘟每头10头份。
现场解剖,死猪皮下有紫点。淋巴结肿大、发淡,切面没有出血。肾脏肿大,没有出血点,有变性现象。肺脏肿胀,似水煮样。胸腔有积水,心包积水。
分析:根据问诊和临床观察及解剖情况来看,该猪有很大可能是由于环境恶劣、免疫不科学、饲料霉菌毒素超标引起抵抗力下降,继发感染有圆环病毒、支原体、蓝耳病毒等致病因素,引起心肺的病变。发病后,大量投药造成更严重的损害,使死亡增加。
案例三:2018年11月21日,疫情接报,某镇某村刘根岭养猪场有病死猪发生。
询问畜主:该猪场,在10天前进行了疫苗防疫,所用疫苗是猪瘟、蓝耳病和口蹄疫,并且三种疫苗同时注射,打了疫苗7天左右开始发病,在没有量体温的情况下,给病猪打了(傻子一针)复方制剂,打针后就吃,停药反弹,11月19日开始出现死亡5头,11月20日死亡7头。
临床观察:发现猪精神不好,粪便有干有稀,皮肤颜色基本正常。
解剖:病死猪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现象,脾脏肿大,肾脏肿大无出血,腹腔有弥漫性腹膜炎,腹腔中流出大量的白色浑浊液体,肝脏稍微肿胀,有白色云雾状,心包积水,心脏肿大。
分析:通过询问和临床症状以及解剖情况,由于疫苗防疫失败,饲料更换,霉菌毒素处理不好造成免疫力严重下降,继发伪狂犬、副猪嗜血杆菌等感染,继而造成了死亡。
建议:对饲料中加入优质脱霉制剂,另外加入葡萄糖、电解多维进行饮水。对于病猪:以提高免疫力,抗败血症的药物为主,配合防继发感染的药物进行治疗。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真正引起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是免疫抑制,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继而发生疾病、细菌的感染,引起死亡。
分析:
由于今年养猪行情较差,小微养殖户养殖理念落后,管理涣散、投资减少,大部分不用解除霉菌毒素制剂,或减量使用,或选择劣质价廉的制剂,起不到解霉的作用。
由于今年玉米收获季节,天气较好,人们对玉米的质量抱有幻想,忽略了耕作模式和土地问题,实际上玉米密植和长时间秸秆还田,致使霉菌储量增大。
对于饲料,如玉米,养殖企业和部分专业厂,对霉菌毒素污染有所认识,大多数小型养殖场户尚未认识其危害,至于霉菌毒素的其他危害,更很少引起重视,据专家研究结果,霉变玉米可能含有的真菌有12种,产生的毒素达16种之多,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 MC和曲酸。首先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M,赭曲霉菌产生的赭曲霉素a烟曲霉菌产生的烟曲霉醌,最常见的是霉变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中毒,赭曲霉素中毒和镰刀毒素中毒,特别是黄曲霉菌和寄生霉菌,即使在秋高气爽的正常天气,也非常容易感染玉米和花生。
小微型养殖场户忽略了霉菌毒素的微量性,隐蔽性和普遍性,今年发病从大猪开始就是证明。小猪使用的颗粒料,采食时间较短,食量小,而大猪采食量大,用料时间长,从而造成蓄积中毒,而霉菌毒素很少量就能造成免疫抑制,这也是猪抵抗力急剧下降的原因。
从临床症状上看,所有发病猪体温升高的幅度不大,往往在40-41℃之间、属于微烧的范畴,也不是烈性传染病的症状。
从临床解剖上看,大面积出血现象不明显,而免疫系统(淋巴结、脾脏)肿大现象明显死亡,原因大部分是心肺功能衰竭和败血症。这和霉菌中毒的症状极其相似。
从询问畜主方面,一部分是原来加强使用霉制剂,停止加用霉制剂大都在20天以上,一部分养殖户把原来的剂量减少一半,就是为了压缩投资,往往是20天以后会陆续发病,又遇上天气转冷,昼夜温差较大,猪群拥挤诱发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蓝耳病,圆环病等,导致疫情发生。
一、处置与解决方案
从正常免疫角度上,广泛宣传正常养殖户防霉解霉意识,真正意识到霉菌毒素的危害,把防霉解毒工作做好。中小型养殖场或没有列出本场的免疫程序,往往很随意,为了图省事,用联苗防疫,甚至于乱放,混合防疫,造成机体免疫抑制,不产生有效抗体。
免疫工作常态化,在饲料原料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优质的,不能贪图便宜,由于现在的玉米等原料真正没有污染霉菌的很少,所以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把脱霉解毒工作重视起来,加强饲养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机体的免疫免疫力。今年的疫情和06年的疫情很相似,06年是自南向北,而今年是自北而南,06年是高温高热季节,今年是昼夜温差较大的季节(寒冷),高热高温季节是自南向北,是由于饲料在高温高热的情况下,霉变加速,毒素大量增加,所以会从南方开始,而寒冷季节,自北向南是因为寒冷造成应激抵抗力下降,再加上霉菌毒素的侵犯造成了这次疫情,这就要求养殖户越是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越要加强饲养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养殖户的损失降到最低,严防血本无归,养殖户一定要走出行情差疫病多行情好疫病少的怪圈,真正走上健康养殖的道路。
二、严格防疫程序
使防疫走上正规之道,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力,好些养殖厂户不懂防疫程序,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于违背免疫应答规律,造成免疫失败,同时消耗机体的免疫潜力,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最终引发疾病,要宣传帮助他们建立本场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程序防疫,使动物产生合格的有效抗体,才能真正提高特异性免疫力。
三、结语
从以前的行情周期来看,越到低潮的时候,猪病发生的面积和发病率就会增加,似乎形成了一个怪现象,这就是这是有原因的,往往猪价低迷时,养殖场户管理就松懈,各项投资都降低,表面上減少了投资,实际上提高了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养殖成本大为增加,使得雪上加霜,所以怎样使养殖户树立正确的养殖观念,在什么时间都要在什么时候都要认真管理,有良好的投资理念,才能真正的减少成本,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