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请成为孩子成长真正的摇篮吧!
2018-02-25纪蕙兰
纪蕙兰
作为教师,每天都会跟不同的孩子打交道,要传授他们知识,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心理品质。但是,我们的家长们,你可知道,单靠学校教育无法包打教育的天下,因为家庭才是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它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可仍有相當一部分家长将几乎全部的教育责任都留给了学校,留给了老师。烧火棍一头热,又怎能取得好的效果呢?学校教育是为家庭教育服务的,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只有这样,教育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一、家庭的问题往往衍生出问题学生
案例一:想杀母亲的孩子
走过德育处,从里面传来很嘈杂的声响,有人在大声说:“她是你妈妈,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她!”推门进去,见一女子面对门口坐着,样貌很清秀,旁边则站着一个比较瘦小的男孩,头扭着,眼神凌厉,透着一股子杀气。不用说就知道女子就是那妈妈。
刚才的那句话原来是德育主任说的,后来我才知道当着德育主任的面,这孩子是这样对待妈妈的:妈妈说一句,他顶一句,并且扬言过几年要杀了妈妈。
案例二:有暴力倾向的孩子
曾教过一学生Z,他头脑灵活,上课发言积极,可只要是用手写的,他就什么都不做了。家里他唯一畏惧的人就是父亲,但他的父亲平日喜欢打麻将,并不过问他的学习。每次当他得知儿子未曾做作业时,便动辄棍棒相加,孩子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结果治标不治本,最多只有一两天的“威慑”作用,过不几天,他就又故态重萌了。他甚至把在家里受到的“暴力”转到班中的同学,对同学动起手来毫不含糊,且都是不计后果的带有危险伤害倾向的举动。
案例三:交白卷的学生
顾某对学习的态度可以用一个字形容——懒,而且是懒到家了。他父母离了婚,他随父生活,但父亲平日不管,爷爷奶奶又太宠溺,根本管不了他。只要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都是不主动完成的,如果让他带回家去做,第二天肯定又是原样。有次英语考试,他甚至因为怕动手动脑交了白卷,当时老师发现了他什么也没做,再三催促,可他硬是连选择题也没做一个。
就是由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才会有类似的形形色色的现象产生。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父母既然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上,那么就该是他的第一责任人,就应该对他们的成长负责,把时间和精力留一些给孩子。有的家长工作忙,有的家长是不想放弃自己的娱乐,有的是因为夫妻离异,没有心情管教……但是,即使生活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可对孩子的爱、对他们的责任都是应该存在的,不是吗?
二、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孩子的言行出现了问题该怎么办?我觉得首先要寻找一下原因,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正如上医院看病一样,我们要对症下药。下面仍以案例一为例:
究竟是怎样的恨才会让这么小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妈妈又究竟做了什么,才会让自己的儿子心里生出如此强烈的恨意?通过和这个母亲的交流,我知道了这个孩子大体的生活状况。原来孩子自小是跟奶奶一起生活的,奶奶十分宠爱这个孙子,对孙子百般呵护。直到五岁,孩子才被父母接到一起住,但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形成了很多的坏毛病,由于父亲工作忙,教育孩子的事基本都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对他很严厉,动辄打骂,但也改了不少坏习惯。好景不长,因为又生了个女儿,奶奶从老家出来帮忙看孩子,家庭教育又出现了问题。母亲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遭到阻挠,孩子不做作业让他做的时候,奶奶护着;犯了错误责骂的时候,奶奶也护着……奶奶把孙子带出去时还会说一些影响母子感情的话,比如母亲看不起儿子之类的。孙子本就非常喜欢奶奶,奶奶说的话无形中加剧了母子间的矛盾,使得原本就有问题的母子关系变得更为紧张。
我从妈妈的话里听出了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原则不统一。母亲教育孩子时,奶奶会出现,并且阻挠。母亲想要通过某些手段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但由于奶奶的出现总是不了了之。(2)家庭关系方面的问题。母亲和奶奶的关系并不好,母亲和奶奶也经常会吵架。孩子看到了母亲和奶奶吵架顶嘴,也学会了和自己母亲顶嘴。再加上孩子喜欢奶奶,讨厌母亲,更加剧了矛盾。(3)母亲教育的专制武断。在这个关系里面,母亲是高高在上的,她期望自己是绝对的权威,要求孩子言听计从,但她却不知道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在良好的家庭关系里面,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母亲教育的方式单一,教育他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打,二是骂,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我与这个孩子耐心地交流,缓解了他的情绪,暂时消退了他对母亲强烈的敌意,我也特地把他的母亲叫到我办公室和她交流,主要是希望这位母亲能做到以下几点:
(1)改善婆媳关系。和婆婆的关系一定要努力改善,让孩子看到家庭的和睦,这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2)就教育问题达成共识。和婆婆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必须尽力达成共识。家庭同心,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成果。(3)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教育出于爱,但爱也要有适当的表达方式,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同样也需要家长的尊重,不可动辄打骂。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给其信心。多陪陪孩子,和孩子多谈心,可以一起看电视、做游戏等。
这位母亲接受了我的建议,事情至此告一段落,希望他们的母子关系能够慢慢得到缓和和恢复吧!
而其他两个案例中的家长,也都是由于家长对孩子不够关心,当然,也有教育方式单一及家庭离异、隔代宠爱的因素。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家长们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角色,要做到关心孩子。
家庭,请成为孩子成长真正的摇篮吧!让他们在家庭中感受温暖,学会做人,感受更多的正能量,这样,他们才能最终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