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互促,以情撰文
2018-02-25杨晓红
杨晓红
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而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就是所谓的“八分之一”,情感和思想才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当我成为语文老师之后,开始接触“读写互促”这个研究主题,我才愈发体会当年中学语文老师对我的良苦用心。他曾给我看过一篇叫作“生活”的文章,内容比题目还短,只有一个“网”字,再加一个句号。他对这篇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不矫揉造作,简明扼要,大快人心。他严厉批判我的作文是:东拼西凑,不知所云,言之无物,言之无序,狗屁不通……没错,当时我把阅读《青年文摘》看成一种任务,我从中抄袭优美词句,再搬到我的作文中;当时我尽管看不懂郭敬明、韩寒的文字,却极力崇拜那种“仰着45度角最美”的矫情;当时我总喜欢戴着别人的面具,露出一双空洞的眼睛,眼睛里面什么也没有……难怪,我的老师这么憎恨我那自以为是的文字——现在我才深深懂得,因为当时我从阅读中习得的仅仅是文学创作中的“八分之一”,只是一堆没有灵魂的文字和技巧罢了。我从文本中不能体会其余“八分之七”,我如宵小一般只窥得了冰山一角还窃窃自喜着。而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应该也和我差不多吧——我想,这责任关键还在于我们老师,因为我们总强调阅读对作文的促进作用,却很少能够在教学中积极抓住“读写互促”的“因子”,及时激起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
叶圣陶老先生虽然说过:“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即使明白“对等”的意义,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却更倾向于把二者剥离开,阅读和写作成了“两回事”。我们要么分开先谈阅读,再谈写作,然后再谈联系;要么就是专门谈论写作,谈如何从阅读中强化写作,甚至就像潘新和教授提出的“不能外化为表现的阅读都是浪费”写作本位观点,只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激活学生的言语生命,他们对阅读的需求就是为了更好地写作,他们在阅读中机械模仿文字和形象,虽然作文水平能得到暂时的提高,但绝非长久之计,因为他们并不能从中体会到乐趣。简言之就是,如今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经验是不快乐的!
这个事实让我们一边痛心疾首,一边检讨。我想,就如知名博主曹龙老师所说的,学生对“阅读”“写作”感到疲惫,主要还是因为感受到了一种“任务式”的压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很好地挖掘文本中“读写互促”的“因子”,不能让学生在学习写作中自然地体会到“动笔”的乐趣,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不能很好地“迁移”,心理上产生违和感,所以“不快乐”。那我们应该如何挖掘文本中“读写互促”的“因子”呢?因为我现在教授的是一年级学生,只要他们能说一句通顺的话,就足够让我欣慰很长时间了。现在他们学习的大多是一些仿句,句子里一般只要有“主谓宾”三个成分就可以了。但即使这样,还是让我有些招架不住,因为他们哪里懂得什么“主谓宾”的概念!在教授《老树的故事》这篇文章时,里面有仿句练习:仿照“老树老树,你怎么这么大!你有一百岁了吗?”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大量设置情境,通过角色询问、角色扮演,巧妙引导:我是小鸟、小鱼、小河、天空等,我就站在你们面前,你们会问我什么问题?这种师生之间的倾情对话,学生感受不到“写出来”的压力,尽管他们说得“天马行空”,但总是发自肺腑的,其中也总有“金玉良言”,比如:“小鱼小鱼,你怎么这么活泼!难道你有小宝宝了吗?”再比如:“小河小河,你怎么这么长!你有一百米吗?”诉诸口牙,再行之笔端,他们说得快乐,自然写得也快乐——字里行间,从阅读仿写中习得的不只是“八分之一”,更有令读者发笑的“八分之七”感情。
如果说“倾情对话”能够稍微给学生一些“说话”的快乐,那么给文本中次要人物表现的端口,应该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写作思路吧?在平时,我们不难发现讲课老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形象解读,总会这样引导:“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想?”的确,在阅读中,我们的眼光常常会聚焦在主要人物的言行上,而小练笔时我们不妨来个焦点转移——这样打破常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另辟蹊径,拓展學生的写作思路。比如在北师大版《囚歌》一课中,如果我们能模仿反动派充满挑衅的腔调来朗读,然后从这延伸出一堂小练笔,就让学生仅仅关注这些反动人物,反常态思考,让他们写一写这些革命事业的破坏者心里是怎么想的,或许会更有意思吧?比如,他们会想:“叶挺,只要你投降我们,我们就让你吃香的喝辣的,给你自由!”又或许,他们并非十足的恶人,他们内心挣扎着为叶挺打开狗洞,万般无奈之下折磨着中国同胞,当他们看着叶挺宁死不屈的《囚歌》时,也正在一边懊悔着,一边继续苟延残喘着呢……这种次要人物的叙述不仅对解读主要人物有反衬作用,也可以开辟另一番想象天地呢!
……
关于“读写互促”的策略探讨,我也只是管中窥豹。但对于能让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心”的美好祝愿却是发自内心的,从阅读中习得的“八分之一”文字和技巧虽很重要,但其中蕴含的“八分之七”情感体验却更可宝贵。因为“读写互促”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当他们不再为了写作而阅读时,当他们看三四遍《活着》也会流泪时,当他们看《红高粱家族》也会拍案叫绝时……我想,有如此丰富的情感体验的人,还怕他们写不出动人的文章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