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2018-02-25汪雪婷
汪雪婷
中国语言的根本就是语文,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母语都不会,还有什么资格说其他的?语文真正的入门阶段就是在小学。小学语文是一个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语言基础的根本。所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重要问题。
我国的教学方法经过了好几轮的改革,但基础的变动却不太大,比如“自主性学习”,这在小学根本是老师没有考虑过的,小学语文课堂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语文课堂也就成了“听”“看”“读”“写”“背”,枯燥乏味,效率也不高,甚至孩子们会产生厌烦情绪,孩子们连课都不想上了,还谈什么学习呢?但是,如果小学语文都没有学好,到了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会更差,因此,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熟悉课本,这样老师讲的时候学生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有利于学生跟着老师走。
老师也要预习课文,分析学生可能不会的地方,大家都知道课堂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老师,所以老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二、合理分配每堂课的教学时间
当前的教学模式下,一堂课往往安排为四十分钟。但经过研究表明,一个正常人真正精力持续集中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对于孩子而言,精力无法集中于整个课堂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该如何利用这有效记忆的二十分钟呢?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归纳总结出课堂要点,在讲解的过程中重点突出,难点吃透。接着,教师要对课堂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想要做到合理分配,首先就要分析孩子记忆力最集中的时间主要分布在课堂教学的哪个时段,同时还要分析注意力最为集中的二十分钟是否具有连续性。只有这样做好充足的功课,才能够做好以孩子的生物钟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从而使孩子们在课堂中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力,提升对于学习的兴趣。
课堂时间的一味拖沓往往会事倍功半,一旦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就难以转变。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设置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场合,因此,只有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乐学、老师乐教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准确把握课堂的教学节奏
课堂节奏应当是动静结合的,高负荷的脑力劳动或者大量时间空置都不利于良性的课堂形成,尤其是在当下的教学大环境下,活力四射的课堂往往更具有吸引力,而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和“静”的魅力却总是被忽略。因此,老师应当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跟上老师的思维节奏,跟上课堂教学的知识走向。只有学生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消化吸收,才能够真正掌握课堂的节奏,不会觉得老师讲得太快太难。而适度的学生参与,也会激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避免学生一味听讲引起的审美疲劳。就一般的教学经验来说,对于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老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对于较为有趣的本身易于记忆的内容,也可以学生互动学习,加快教学速度;而对于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枯燥无味,或者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单靠学生自身无法消化,老师就应当适当补充讲解,进行“慢动作”演示,在讲解之后还要进行课堂实践,让学生可以有时间消化所学知识。整个课堂教学应当张弛有度,松紧合适,才能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环节紧促而身心疲惫,同时避免学生因内容拖沓而注意力涣散。
四、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讲课内容避免平面化、单调化;要强调重点,讲课一定要有一个大致的提纲,不能把课讲得云里雾里。
注意把握节奏,记得察言观色,根据学生的表情来决定自己讲的内容及其方式。
要充分活跃课堂,活跃课堂的方式,适当提问,适当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
反复刺激学生的神经,讲的内容要有吸引力,讲究详略得当。必要的时候要强调课堂纪律,瞌睡的同学适当给予提醒,同时不要过分严厉,要以春风化雨的批评让违纪的同学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自己的错误。
五、學生要积极主动,激发兴趣
学生课前应主动预习,但预习不能过度,否则学生就会觉得老师上课讲的都会,从而会有怠慢的情绪。学生要聚精会神听课,尽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简单处可以缓缓神;配合老师的课堂任务,要思考,要动手。课下及时复习与巩固,要适当做些练习题,注重举一反三的效果,尽量使自己能够触类旁通。
上课是给小孩子上课,所以要结合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从他们身边入手。同时,小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每隔十分钟左右就着意调整一次课堂的节奏基调,跟着学生走,最终才能实现让学生跟着老师走的目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多多交流。根据学生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传授知识。教而学,学而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不要让学生觉得学习很枯燥,学不同教不同。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办法还有很多,但真正适用于自身教学的方法只有老师多用心、用脑、用眼,不断锤炼摸索,才能曲径通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