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二外日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8-02-25张雪梅张学新赵婉莉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内化讲授

张雪梅,张学新,赵婉莉

(1.咸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复旦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 200433)

1 当前大学二外日语课堂的现状

二外日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在大二第一学期(部分院校在大三第一学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一般开设四个学期。二外日语教学开设的课时较少,课程设置单一,没有如口语、阅读等分项课程。传统的二外日语教学,主要以教师根据教材讲授知识点和学生识记、练习为主学习日语。[1]这样的传统模式下,学生对许多知识的掌握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记忆阶段,距离对知识的理解消化、灵活应用尚有一段距离。高校的二外日语教师一般都拥有丰富的日语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但是每年都重复这种语言的发音、初级阶段的语法、课文背诵之类的简单环节,时间一长难免对工作产生倦怠,许多学生也厌倦了这种授课模式,在课堂打盹、玩手机的人比比皆是,这些因素都不可忽视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影响着大学日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2 对分课堂的涵义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提出的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理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与学的对分,即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决定的,教与学是同等的。二是课堂时间的对分,把一部分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部分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注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三是权责的对分,学习结果是师生努力的结果。不仅教师有责任教好学生,学生也学生也有权利进行教学反馈和评价。[2]

与传统课堂相比较,对分课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与讨论式课堂相比,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对分课堂把教学在时间上清晰地划分为三个分离的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可简称为PAD课堂(PAD class)。[3]对此需要解释的是:对分课堂的讲授(Presentation)指的是教师对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提纲挈领式的讲解,将原本要花许多时间讲解的内容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左右;内化吸收(Assimilation)指的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理解、总结、并且发现自己的问题,这个时间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视具体情况而定。对分课堂的讨论也不同于普通课堂的讨论,它是基于优、中、差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小组式讨论,讲究男女比例、水平高低、人数多少等因素。

将内化和吸收过程安排在课后,本堂课讨论上堂课的内容,这是对分教学最核心的特点,称为“隔堂对分”,这样学生的内化吸收时间比较充分,分组讨论的内容更充分。但有时候所有学习都必须在课堂上来完成时,可以实施“当堂对分”。

对分课堂讲授时讲究精讲和留白,教师讲授时间变得精炼、短暂,提高了学生注意力;在讨论环节教师设计与讲授内容紧密、讨论弹性大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讨论,又通过小组间的生生互动,乃至全班讨论的师生互动分享讨论成果,可以做到纠正思维偏差,加强学习内容的效果。教师不再是一堂课从头讲到尾,而是把课堂的部分权利下放,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更是课堂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教师虽然讲得少了,但其地位和价值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4]

3 对分在二外日语课堂的实践应用

3.1 以往大学二外日语课堂的教学模式

以2016级二外日语2班的教学为例。该班有33个学生,均为英语专业学生,采用教材为《大家的日本语》,每篇课文有词汇、语法、课文一和课文二,总共四个部分,本学期共有48学时,每篇课文的学习是5小节课时,每节课50分钟,上课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节:讲解单词和领读两遍后,剩下10分钟左右就让学生识记单词,如果时间不够,下堂课再给5分钟。

第二节:先进入课文第一部分的小对话朗读和领读环节(5分钟左右),其次让学生自己朗读和熟悉对话内容,找寻新的语法点(5分钟左右),然后进入语法讲授环节,并让学生仿照例句造句,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由于受课时所迫,课堂最多可以提问5~6个学生。

第三节:上课时首先进行语法复习和遗留语法学习阶段,再进入剩下的课文一和课文二的学习讲解环节。

第四节课进入课文的课后习题环节,基本上按照顺序轮流回答问题,整个学习过程消极被动,效率低下。

第五节课往往是日语二外学习的检查复习环节,单词听写和课文一要求熟读,课文二要求背诵。一般单词听写15分钟左右,剩下的时间以背诵为主熟读为辅,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实际上并不能检查多少人。

3.2 使用“对分”前的困惑

在认识对分之前,一直认为只有特别难的、深奥的问题才会讨论,一般问题都没有必要讨论。而对分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讨论,于是笔者首先面临的困惑是是否有必要用对分课堂对二外的单词、语法、课文等内容进行讨论。其次,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学习远远不如对专业课那样重视,学生是否会配合教师的讨论。再次,对分程序有讲授、吸收内化、讨论之类的环节,上课按照这些环节进行,课堂任务是否能按计划完成。

3.3 对分的探索之路

张学新认为“当堂对分的最简单形式是‘3分钟对分’”,即教师讲授一个知识点后,让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和邻座讨论1分钟,教师抽查学生讨论内容1分钟,如果掌握了方法,很容易扩展到6分钟(2+2+2)、15分钟(5+5+5)或者更长的讨论。[5]

笔者结合自己讲授的二外日语课程的特点设计和探索对分课堂的使用方法。第一次尝试就惊喜地发现学生不但不反感,反而很高兴。在小组讨论中,经常是时间到了,许多学生还讨论得意犹未尽。师生互动环节,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好。于是在课文背诵、习题处理环节上也使用了对分方法。

4 使用对分后的二外日语课堂

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以及和其他同行的交流学习中逐渐深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笔者逐步在二外日语的词汇、语法、课后习题、课文背诵环节使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对分课堂”,具体如下:

第一节:单词部分使用“当堂对分”。首先,教师挑选重点、难点讲授15分钟。其次,教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同时准备基于“亮考帮”为支架的作业,大概用15分钟。“亮”即“亮闪闪”,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词汇过程中感受最深、掌握得最好的词汇,要求准备3~5个问题;“考”即“考考你”,指的是自己弄懂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求准备1~3个问题;“帮”即“帮帮我”指的是要把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或想要了解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讨论时求助于同学。“亮考帮”可以是基于词汇意思的补充、发音的朗读、发音特点的研究。例如,第8课的单词“生活”,它的发音是“せいかつ”,其中日文汉字“生”的发音是“せい”,这和第一课学得“先生”“学生”的“生”是一样的,在讨论中可将个人发现谈出来。再次是小组讨论,时间一般是10分钟。最后,进入师生互动环节,教师抽查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言以及全班共同探讨5分钟。根据实际情况各个环节的时间可以灵活调整。词汇的对分,由于教师讲解内容压缩,学生的听讲更专注。独学阶段学生也都可以做到积极思考,课堂没有了玩手机、刷屏的现象。讨论过程中学生倾听其他人的学习方法,互相质疑,比单纯地听教师上课更有兴趣。

第二节和第三节以语法的“隔堂对分”为中心,时间具体安排如下:第二节课用10分钟首先答疑解惑词汇对分的遗留问题,其次用10分钟左右带领学生熟悉课文第一部分,最后进入语法“对分课堂”的讲解环节;每一课一般是5~7个语法,详细讲解重点、难点,并举一到两个例子,不进行师生互动,30分钟左右。课程结束,教师留作业让学生用每个语法造句,并思考自己的“亮考帮”,下周上课,带上自己的作业进行“隔堂对分”。在本门课的第二次课堂上(第三小节课),教师让学生就自己的作业进行四人一组的分组讨论,针对日语书写容易和汉语书写混淆的特点,在讨论的时候互相传阅自己的“亮考帮”作业,教师在每组有意识地搭配一个优等、两个中等、一个差等。讨论时间一般是20分钟,教师个人抽查8分钟,小组抽查12分钟,教师答疑解惑10分钟。这样语法环节实现了在第二节课讲解、课后内化吸收、第三节课讨论这样一个“隔堂对分”的完整过程。分组讨论的形式解决了以前不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遗憾。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都交流自己所编写的句子,不但可以及时纠正语法错误,而且发音、书写也可以得到有效纠正,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发言更加轻松自如,讨论的内容更加个性化、细致化。为了防止个别小组“偷懒”,教师要求每次讨论后组长将本组的“亮考帮”进行总结归纳,对没有提问的小组要利用“对分”课堂学习软件“对分易”将总结的东西以照片的形式发给教师,以了解每个组的学习状况。

第四节的课堂习题处理环节仍然使用“对分课堂”模式,因为每篇课文的学习是5小节,第4节课可能是一次课第2小节的开始,也可能是一次课第1小节的开始。如果是前者,上课一般只处理练习词汇替换之类的部分,教师先讲解例句,讲完后让学生直接分组讨论做题,按照要求做词汇或者句子替换,如果有问题大家现场对其纠正。小组搭配要切实按照优、中、差的原则。如果是后者,那么在第一次上完前两节之后,要求学生下去做课后的所有习题,下次要参加习题课的讨论,这样可以做“隔堂对分”。习题处理的“对分课堂”模式,可以省略内化吸收的环节,即教师讲完题目要求学生直接进入小组讨论,这时学生思维更敏捷,课堂气氛也更加轻松活泼。

第五节课:在课文背诵环节只应用了“对分课堂”的讨论环节的分组模式,让学生分组背诵,可以三人一组或者四人一组,大概15分钟,小组内部互相背诵,教师在周边巡视背诵情况。剩下的时间,教师抽查个人或者小组。

5 结语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应用和实践,发现对分课堂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其次,课堂里的思想碰撞,深化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听同学讲解对知识的理解比教师讲解更有效;最后,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打破了原有英语班级的界限,扩宽了交际范围,提高了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内化讲授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