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生活实际,有效开展初中物理教学
2018-02-25王鸿儒
王鸿儒
(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初级中学)
初中物理和数学差不多,均是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往往无法较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而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学生学习或教学目标),教学均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初中物理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降低,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刺激他们去学习物理。
一、联系现实生活,合理导入新课
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需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快速掌握知识。相关实践证实,创设生活化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导入物理知识,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促进其学习内驱力的提高[1]。比如,在教学“大气压强”相关知识时,教师可设计以下教学情境:课前事先备好一支中间有裂口的吸管、一块透明的玻璃片与一个色彩艳丽的塑料瓶。在刚开始教学时,由教师提问学生:“用吸管吸饮料这一现象中蕴含了哪些物理知识?”之后鼓励他们展开积极思考并予以作答。并选择几名回答较好的学生,和他们一起进行物理实验。鉴于之前准备的吸管中间有裂口,因而学生不能顺利地吸出饮料,这时教师再次提问:“为什么吸管不能吸出饮料呢?”学生取出吸管检查才发现有裂口存在,趁此机会教师便引出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教师在导入新课时采用该种方式,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起到了有效促进作用,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物理知识展开学习。
二、巧用生活实践充实课堂,合理设计实验
受物理学科独特性的影响,所以物理课堂自然显得较为枯燥,长时间下去,学生也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的现象。一旦学生在课上未将知识理解透彻,则课下就难有时间进行消化。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应尽可能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对课堂内容予以丰富,让学生既能够集中注意力,又能够对所讲的知识有深入理解,进而将一堂课应有的作用给发挥出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对学生所关注的内容予以重点发掘,在备课时对相关的生活事例进行收集,并适时地呈现在课堂上,借以将学习气氛调动起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对“杠杆原理”知识进行学习时,教师可把跷跷板、剪刀、火钳等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和杠杆原理有关的物品带到课堂上,要求学生结合所观察的物理现象合作设计实验,利用实验操作对杠杆原理展开研究。
又如,在学习“浮力”知识时,教师可在讲解的同时配以煮饺子的过程:生饺子倒入锅中会立即沉下去,而不断升高的温度,让其开始膨胀,体积也不断增大,加之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就浮在了水面,这就是所谓的阿基米德原理,判断饺子煮熟与否可看其是否浮在水面。
三、开展贴近生活的物理活动,起事半功倍之效
为了让物理教学的实用性更强,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可选择一些合适的机会开展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活动[2]。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物理探究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以“大气压”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就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要求学生用硬纸片将一杯装满水的杯子盖住,并将其翻转过来,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思考怎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若杯子里的水未流出,且纸片也依然完好无损,则证明有大气压存在。学生在这一教学方式下,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且得到的知识也更加立体。
四、布置生活化物理作业,将所学物理知识实践于生活
在物理教学中,布置物理作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拓展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作业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学生作业既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也要兼具生活化和具体化特征。比如,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工具(电池、电线与小灯泡等)自行制作出一个电路,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何为串联、何为并联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让学生用纸折叠多个形状,思考每种形状承受力的范围,再想想我们生活中利用该原理的地方有哪些。利用简单的制作与学习,使学生透过物理知识了解生活,在生活中将物理知识找到,并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总之,物理从生活中而来,最终也被运用到生活中。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物理教师需努力联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使之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具体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要引导他们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方可切实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1]钟祖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尝试[J].基础教育研究,2015(19):64-65.
[2]安晓琼.生活化教学让初中物理课堂春光灿烂[J].生物技术世界,2014(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