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2018-02-25时辉
时 辉
(安徽省泗县第一中学)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知识多,而且范围广,如果学生复习没有章法,不仅效率低下,也会导致他们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复习的方式,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高中数学复习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1.以问题导入,先练后讲,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复习课中,教师往往采用“先罗列知识点,再对应性讲解例题”型的复习方式,这种方式对教师来说驾轻就熟,因此被众多教师广泛采用,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优等生来说,他们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大多已经熟悉,因此参与性不高;对于学困生来说,其对教师罗列的知识点往往一知半解,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在这种复习模式下,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依赖于老师,因此导致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低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标准下,可以实施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其实施步骤为:教师可以先就整体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再利用思维导图建立层级关系,在学生复习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他们自主思考,之后教师就可根据问题进行讲解,针对性的讲解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困惑,还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通过思维导图的辅助,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感悟数学方法,从而实现问题驱动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模式从小问题着手,却发挥了大功效。
如我在组织学生对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这一知识点进行复习时,就采用了问题导入法。问题1:你邀请外地的朋友来你家做客,你会怎样告诉他你家的地址?如果聚会地址选在文二路北,古翠路东的甘露园新村一区,你会怎样说?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导入,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开始想象如果朋友来了该如何描述,当我把地图通过PPT播放出来的时候,有的学生两眼一亮,立刻想到了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进行描述,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用坐标来刻画点的位置,也通过研究点与坐标的关系为后面的曲线与方程复习做好了前期铺垫。
2.利用习题讲评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复习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对过去所做的习题进行复习是现代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在使用该教学方法时,应对复习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习题数量重在精而不在多,过多的习题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其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简单部分进行分类,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重点复习,通过强化训练,提升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他较为简单点的知识则可放在后面复习,先难后易,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扩大知识面,以开放性的知识引领旧知识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概念、定义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复习时,依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提升学生的复习兴趣,使其养成自主复习的习惯是教师工作的重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时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用新方法,使课程既生动有趣,又能让学生复习到相关的知识。以开放性知识引领旧知识,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是具有积极的作用。
如,我在组织学生对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概率与统计”进行复习时,就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题目。中国新歌声是许多年轻人喜欢的节目,我便以该节目冠亚军投票为学生设置了关于概率与统计的习题。我首先问大家是否喜欢看这个节目,学生都纷纷点头。然后我问学生是喜欢郭沁还是喜欢扎西平措?学生有的回答郭沁,有的回答扎西平措。当看到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我便让大家实地进行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手,真正去感受统计在其中的运用。将时事热点和数学相关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如此一来,在激发他们兴趣的同时,不知不觉便将知识点也一并灌输。
复习课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复习方案进行设计,不仅可以弥补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交给学生复习的方法,更要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复习的行为习惯,才能充分发挥高中数学复习的实效性。
汪记平.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策略[J].时代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