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18-02-25李兴平
李兴平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兴发乡初级中学 贵州毕节 553202)
引言
初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此时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阶段一门必修的重要学科,由于其涵盖了多方面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兴趣,感觉其较为枯燥,同时,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存在问题,认为道德与法治只是一门辅助学科,并未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从而在教学时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低下[1]。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愉悦的进行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必要条件。同时,教师要平等、民主、和谐的与学生相处,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真正的融入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2]。
2.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能有效的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例如:在教学《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时,教师可结合当前社会中的实际案例,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或图片,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如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从视频中我们可以发现,因为乘客刘某与驾驶员冉某发生争执互殴,最终造成车辆失控,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教师可让学生扮演公交车上的乘员,如果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还怎么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处理。通过这样借助实际的案例进行情境创设,能有效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自主的对法律信息进行搜索,从而有效的加强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合作探究成为当前主要运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思想的碰撞,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4]。
例如:在教学《走进老师》一课时,教师要使学生全面了解教师这一职业,由于每位教师教学风格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要让学生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进行采访活动,对任课教师进行采访,收集教师的日常工作情况,并在组内对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进行讨论,联系自身成长实际发现成长过程中教师的个性,使学生认识教师这个职业,了解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并试着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从内心尊重教师。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都不相同,在知识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采用激励评价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也不要进行批评责骂,应积极的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查漏补缺,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