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2-25郑莹莹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编导广播电视

郑莹莹

(作者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进入21世纪后,政府高度重视传媒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除985、211类重点高校外,全国各大高校响应国家号召纷纷设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截止到2018年,全国上百所院校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量招生的结果是出现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近年来,为降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饱和率,解决供需矛盾,教育部已经限制各大高校该专业招生数量。

1 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1.1 大数据时代的概念

大数据时代即巨量资料,该词汇是IT行业术语,在大数据时代,大量的数据渗透到每个业务领域和各个行业,从此成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大数据三个字成为热点名词,它不仅仅是一个专属的概念名词,而且给民众印象深刻的是任何行为、任何状态都可以成为大数据的组成部分。在大数据时代,拥有越多的数据,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冲击着各行各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受到严峻挑战[1]。

1.2 大数据时代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挑战

传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注重对学生“编”和“导”的教育,即对广播电视创作的前期(如广播电视节目如何策划、如何采集素材、如何编写剧本等)和广播电视创作的后期(如编排、制作、合成等)进行教学。进入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仅具备“编”和“导”的能力还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应注重实践性、应用性的培养,既要具备实践能力也应具备整体把控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既要具备传统的人文素养也应具备大数据时代整合各种数据、融合多种媒体的能力。

1.3 大数据时代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发布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其他信息的受众,与此同时,数据时代的发展使各种新媒体之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大,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通过掌握受众心理,确定信息发布的内容以及发布方式甚至发布时间,从而使通过其草拟或审核的信息能够脱颖而出,加快发布信息传播速度,同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还需有一双“火眼金睛”,对恶意操作的信息或者虚假信息予以甄别,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

2.1 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数据分析能力

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铺天盖地,过去到处奔跑获取信息素材的新闻工作者,如今不需要再为信息担忧,相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需具备的是对纷繁复杂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找到适合报道的、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提供给公众。

一是在大数据时代,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将关联的信息进行整合,找到信息聚焦点,接下来通过大数据分析选取受众关注的信息,提高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准确性。

二是广播电视编导人才需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将数据平台获取的数据通过抓取、筛检、重新组合成新的数据信息。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受众喜好,进而做出受欢迎的新闻素材。例如,现在浙江卫视很火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导演虽然是80后小生,但他通过分析大量数据,结合该节目刚引进时的特点,后期加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使节目连续五季都上热搜,聚集了大量观众粉丝。

2.2 高等院校改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模式面临巨大挑战,高等院校应改变教育方式,使高校人才毕业后能尽快融入到岗位中。首先需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通过分析大量数据信息做好舆论引导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受到了民众追捧,因其可随时观看、可留言、可发表评论,深得年轻人的喜爱,在言论自由的时代,越来越多人想要发声,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件有不同的看法,大家不愿一味被动地接受,更愿意参与进去,真正了解新闻的实质内容。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在发布信息时能掌控舆论,代表媒体发声,但不是随便发声,应主导舆论,像节目主持人一样把控新闻舆论的主流方向以及政治敏感性。

第二,大数据时代,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对信息数据的预测和预警能力同样重要。通过分析已经存在的大量数据信息,通过缜密分析得出尚未发生的信息精准化的预测。这些预测应包括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的预测。大数据时代包含的信息多种多样,民众的某种行为、心理表达以及民众之间的相互交往等是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的收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如民众普遍使用的微信、微博、QQ、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将这些信息提供给数据分析者,专业人士通过分析大批量数据得出个体或群体的相关心理数据,在精准分析下的数据挖掘,可以预测某些事态的发展方向,对舆论的预测、判断能力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育的关键内容。

2.3 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全媒体思维

第一,大数据时代的出现使传统新闻媒体走向了大融合,广播除声音外还可以文字或图片为载体,电视除视频外还可增加图片和文字,而信息网络计算机等的出现将广播和电视的功能相整合,新闻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编辑审核信息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微信、微博、头条等客户端融合发展的潮流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应根据不同媒体的特征制作出适合的信息内容,且应区别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使信息内容更贴近受众,信息载体形式更加新颖[2]。

第二,大数据时代下,人才培养模式急需转变。与传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不同,多种媒体发展的今天,要求全能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因此,从书本内容的转变到教师授课方式的转变甚至到实习模式的转变,都需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保证人才上岗即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还需了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同时培育职业素养,在实践中,将课堂与办公室相结合,使人才培养能够真正深入到实战第一线。

3 结语

大数据时代,对大量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以及运用能力,了解受众心理以及熟练操作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软件的能力是新媒体成功的关键。大数据时代出现的海量资源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才能培育出适应新传播环境的多元化应用型编导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编导广播电视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市场分析与营销战略研究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