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的三种重要训练方式
2018-02-25张志强
张志强
(福建省福安一中,福建 宁德)
一、诵读训练
文言文课堂不能只有讨论,更应有朗朗读书声,那么,对课文的朗诵训练就可以作为一个主要教学形式,常见的有自由读、流式朗读、听示范朗读、齐读、反复读等。笔者还运用了一种效果良好的朗读法——断句式朗读,即将课文的标点符号抽掉,将无标点的课文给学生做断句式朗读训练,此种方法对文言语感的培养很有裨益。例如,把《项脊轩志》第三段的标点全部抽掉,让学生对无标点的语段进行朗读训练,不仅要求流畅,还要求声情并茂,这样对课文语言及感情的把握就特别深入了。
背诵是增加语文积累的重要方法,特别是文言语感的形成,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语言形式,背诵可以促进文言语言的内化。但现在背诵常被扣上死记硬背的帽子,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理解,轻记忆”的现象,这种忽视积累的教学造成学生思想的贫乏和语言的无味,这其实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但背诵训练也不能放任自流,古代私塾的诵读过分强调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内省和体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也会导致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由于文言文对背诵的要求会更高些,教师应将学生的课外自背与课内科学指导相结合,读准字音、句读,正确理解词意、句意、文意,读出文气,采用多种形式的背诵法,比如采用提示背诵、接龙背诵、表演式背诵、难句背诵等方法,增强学生背诵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文言阅读实践。学生不诵读,远离书本,就会抹杀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感培养、对文本的感悟就无从谈起。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也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通意训练
通意训练的目的是正确理解词意、句意、文意,简要概括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感情主旨等。通意的第一步是课前口译标注式自学课文,文言文口译标注式自学法的基本要求是,每学一篇新的课文,都要逐句逐字地口译全文(篇幅长的文章可以拆分为数次进行),用规定符号标注已理解的和还不理解的语言点(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特殊用法、句式等各种文言语言现象)。当然,这种方法虽然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也会产生相应的问题,如学生口译错误而不自知,重点文言语言点视而不见,等等,所以课堂研讨环节就要纠偏,一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班级讨论交流的形式纠偏;二是老师要落实重点文句的掌握情况;三是要引导学生整理文章层次,从整体上理解好文意。例如,课堂列出重点词句让学生分析,让学生写出《项脊轩志》一文的结构图,并辅以具体内容的复述训练等。
在文言学习中,由于词汇生僻、文法复杂,学生往往有句无文。教师在课堂训练中,要让学生紧密联系语境,树立文章整体观意识,体会层次变化、前后呼应关系,理解作者文章构思的匠心。教师要在导学设计时将这一块内容作为讨论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充分交流,增强文本意识。
三、感情明理训练
钱梦龙老师认为,“文言文教学还必须树立一个观念: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传统文言文教学,既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做接受的容器,又多局限于字词讲练,使这些经典失去了最为可贵的情感和思想魅力,接受传统文化遗产的目标也难免落空。学生面对文言文,自然就产生厌倦心理,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在文言通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唤醒学生的生命精神。
例如,在教学《项脊轩志》一课时,要理解作者以平淡自然之笔,借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叙事抒情,其中既有年青时刻苦读书、怡然自得的乐趣,更有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学生要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作者悲喜的原因,理解悲喜的情感,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触摸,通过对文字的细读与揣摩,进而体悟作为一个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如能辨析“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的悲剧感,“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母亲言语背后的深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中对妻子含蓄的怀念等。在课堂组织上,可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分析,鼓励他们从自己的视角去解读文本。
总之,文言文教学,诵读、通意、感情、明理,这是尊重文言文文体特点及学习规律的四大块内容,实际上也是对文言文三维目标文字、文章、文化的落实。“必须对传统的‘先讲后学’的基本顺序进行彻底变革,变‘先讲后学’为‘先学后教’。”与传统教学的不同在于,这四部分内容都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给予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始终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学文言的能力,实现有深度的“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