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积累 灵活阐发 开掘多层意蕴
——考场记叙文一材多用选材方法浅析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作文题目意蕴考场

(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毋庸多言,作文成绩在考试中也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在考场上有限时间内,面对精心设计而又意蕴丰富的作文题目,如果能迅速找到契合题目要求的材料当然最好,可事实是学生们经常会陷入无材料可用,无话可说的的困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些同学不会高效率地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由于事物本身的复杂多变,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多个不同的观点,只要我们在考场上能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灵活地加工处理,从不同角度去阐释材料内涵,就可以开掘出同一则材料的多层意蕴。或者考试作文题目的确有曾经写过的作文有相通之处时,把以往写过的材料迁移过来,巧妙变通,既能缩短构思时间,又能将以往作品中的“亮点”呈现出来,能为考场作文增色不少,是一种很实用的选材方法。

一、一材想多用,审题是关键

在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中,大部分学生都积累一定的素材,其中不乏一些写得很精彩的材料;还有一部分学生,生活中没有养成关注细节的习惯,情感体验又不是很丰富,积累的素材少,经常会出现“千篇一事”的现象,不管什么题目,都习惯写那一个材料。因此,同一材料想要多用,首先要重视审题的关键作用,通过审题来明确能否在考场作文中使用自己写成功过或写熟练的材料。

以作文题目《那时花开》为例,简洁而又有丰厚的意蕴。先从题目本身入手分析:“花开”是很美好的意象,可以写现实生活的中的鲜花绽开,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也能给人以启示;更应该深入思考“花开”的比喻义,这“花”可以是成功之花,自信之花,理想之花,心愿之花,亲情之花,友情之花,艺术之花,美德之花,心灵之花。“花开”是最终一个圆满的结果。而这个“圆满”既可以是事实结果的圆满,也可以是内心对自己的一种认可。“那时”是个时间限制,既可以指向过去,也可以指向未来。也就是说既可以写已经发生的过往经历,也可以是对未来的憧憬预想。

再看提示语:“百花盛开,香飘四野,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人们习惯惊羡于花朵的香艳,却没有想到花还是叶芽的时候,浸透了多少汗水了泪水。世间万事万物,诸如一个小小的心愿,一种美好的憧憬,甚至一个离奇的梦想均如此。当心愿实现,当美梦成真的那一刻,又有多少人知道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艰辛和苦涩呢?”这段提示语中的“浸透了多少汗水和泪水”以及“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艰辛和苦涩”这些语句,进一步明确了本次作文的选材范围,应该选取那些经历过一番波折和艰苦的努力,最后取得了成功或有所收获的事件来构思作文。

二、一才能多用,需要“找不同”

在确定选用某个曾经用过的材料之后,动笔之前,有必要指导学生将上一个使用这个材料的作文题目与本次作文题目相比较,找出二者的差异,才能更好的运用材料,避免跑题或偏题。

结合平时进行的作文序列训练的三个题目《走好每一步》《校园的节日》《心中的阳光》,分析三组题目的相通之处和差异点,进一步明确该如何对同一材料进行不同的处理。能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走好每一步》与《那时花开》:相通之处在于都包含着追求梦想的美好情感。走好每一步后,必然会取得一定的成功有所收获,正与“花开”的比喻义相契合。二者都应该对过程加以描述。差异在于“走好每一步”要突出的是“走好”这种主观上的认真以及对“每一步”坚持不懈的态度,而“那时花开”则意在强调过程的“艰辛与苦涩”。

《校园的节日》与《那时花开》:相通之处在于校园的节日里,运动赛场中,艺术节舞台上,这些特长得以展示,青春的光彩得以绽放的时刻,正是“那时花开”。《心中的阳光》与《那时花开》:相通之处在于,阳光象征着使人温暖给人信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于人就如同阳光对于花朵一样重要。差异在于,心中的阳光要突出这种力量对人的影响和改变,前后对比要鲜明。“那时花开”还是要以个人的感受为主,重在“艰辛与苦涩”的体验。

在这番比较之后,相信学生对于面对不同题目,如何处理同一材料,会有初步的认识。在写作训练中应着力引导学生去养成这种比较的习惯和审题的方法,有助于更细致地处理材料,突出中心。

三、一材巧多用,调整变化补充

经过以上两个环节的准备,我们已经明确:一材多用就是对已写过的材料进行新的审视,按照考场作文的要求加以改造调整和补充。严格地说,这是对原有材料的再创作过程。虽是同一则材料,但使用的角度和表达的方式已经改变,要使材料完全适应于新的题目,做到内容紧扣题目,中心明确,需要具体的方法指导。

方法一:扣紧题目,改关键词,点题句,议论抒情句。方法二:根据主旨,改详略。通过审题,选材,将立意点挖掘完毕之后,素材转换的工作仍未完成。方法三:根据构思,改事件的时间、地点,写作顺序。

总之,调整素材,一材多用的方法不止这些,为了更好的突出中心,还可以运用联想的方法,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扩展,适当虚构。还应在不断地创作中继续发现和总结,以期拥有更多的收获。一材多用确有其优势,在写作是选材遇到障碍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绝不是考场作文的唯一方法,有必要补充几点一材多用这种方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首先,“一材多用”并非是万能药膏,不要到处去“贴”,使用“旧材”首先要挖掘其与所写文题的内在联系,找出其确有可“借用”的地方;不是篇篇作文都能用。另外,使用“旧材”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必须根据文题的要求,对“旧材”进行修改、调整和拓展——这是活用,活用才有生命力;最后,“一材多用”要用自己的材,因为是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才能融进自己的意识和情感,做到述事实,抒真情。不要盲目搬用别人的材料。归根结底,一材多用只是一种方法,要写好文章,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平时生活中深入地观察和思考,不断进行积累和感悟。要想在考场上更好发挥一材多用的效果,需要我们在平时写作训练中尽量多角度广泛地积累生活素材,还要让学生养成对成文修改润色的习惯,积累得越多,润色得越精,考场上就越得心应手。一材多用这种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精益求精,开掘多层意蕴的目的。

猜你喜欢

作文题目意蕴考场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你眼中的我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意蕴难求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