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8-02-25杨森
杨 森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开安镇中心小学 吉林长春 130201)
引言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智力和思维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理解,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制定正确的教学计划和丰富的教学方式,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如此,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之具有较高的情感去思考和学习,使学生想学习,乐于学习。例如,学生在学习“角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比较常见的角,当学生在辩论墙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学完了角的概念后,再来辩论墙角的“角”,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取新知中一直处于兴奋状态。[2]
二、建立合理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能否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教学情境,将教材中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在情景教学中,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教材的内容。例如,学生在学习“加减法”时,当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时,如果他们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的话,告诉学生1+3应该等于多少,只会导致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这时,教师可以采用“你说我来放”的教学小游戏,为学生准备一些零食,如苹果和糖果。一名学生说要加几个,另一名学生说要加几个,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在这种游戏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容易达到最高。
三、增加学生计算数量,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数学计算,能够使学生的大脑得到有效的刺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增加学生的计算数量,还要对学生进行速度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课堂中通过心算、抢答、游戏、限时计算、限量竞赛等形式进行开展,同时还要教给学生简便计算的方法,让学生在计算中自觉运用。例如,在计算空心圆柱体的体积时,教师指导学生推导出计算原理,并要求学生根据公式变形。最后,总结出一种计算空心圆柱体积的简单方法。不仅如此,还通过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速度训练,如通过填数字游戏、猜数字游戏等,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合理设计问题,开阔学生的思维
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仅靠建立合理的教学情境、增加数学计算数量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堂中设计合理的数学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开阔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结果,而且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具有层次、坡度和变量类型的练习。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捷径,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通过多次循序渐进的发展训练,学生应该进入一个良好的思维开阔的状态。例如,在学习“8的乘法口诀时”,老师可以让同桌之间互说一句带“8的乘法算式”的话,如学生说:“我家有8张椅子,他家也有8张椅子,一共有16张椅子,算式是8×2=16。”、“二(1)班在校广播操比赛中排成5排,每排有8人,一共有8×5=40名学生参加比赛。”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通过思维加工,产生了一些生活的实际的问题来用数学解决。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创新,总结教学经验,无时不刻的将数学知识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对其思维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以此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