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2018-02-24李欣龙
李欣龙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中药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结果 研究组显效15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显效9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1
近年来2型糖尿病及其所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即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科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统计显示,全球目前大约有糖尿病患者3.47亿,而合并有骨质疏松症的比率为约50%~60%[1]。当出现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后,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下降,劳动能力减弱[2],故而需要积极的干预和治疗。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其中,研究组男12例,女19例,年龄53~72岁,平均(67.3±5.5)岁,2型糖尿病病程6年~18年,平均(11.7±2.3)年;对照组男11例,女20例,年龄52.5~73岁,平均(67.5±5.1)岁,病程7~19年,平均(11.9±2.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2型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年龄50~75岁,男女不限。②符合“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③近1个月内未接受任何有关治疗。④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50岁,或>75岁。②不符合“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或由于其它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如甲亢、库欣综合征等。③合并有肝、肾功能异常者。④对本研究中等药物过敏者。⑤未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
1.2.1 对照组
给予2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如指导饮食,给予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等;同时给予钙剂、维生素D3、二磷酸盐类降钙素等药物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予中药口服治疗,药物组成:熟地黄15 g,山茱萸20 g,山药25 g,白术10 g,补骨脂15 g,枸杞子15 g,当归12 g,赤芍10 g,丹参15 g,延胡索12 g,淫羊藿25 g,牡蛎25 g,牛膝15 g,桑寄生30 g。1剂/d,清水煎取药液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3]
①显效:疼痛症状明显减轻,且>2级,骨转换生化指标显著改善。②有效:疼痛减轻1~2级,骨转换生化指标有所好转。③无效:症状、体征、骨转化指标等均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31例中,显效15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31例中,显效9例,好转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2%,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骨痿”等病证范畴,其病因主要是消渴病失治误治,损伤脾肾,致脾肾亏虚,因肾主骨,肾虚则不能滋养骨髓而发病。因此在治疗时应以健脾补肾为主。中药方中熟地黄、山茱萸、补骨脂、枸杞子、桑寄生、淫羊藿、牛膝等大队补肾药物以补肾填精,配伍山药、白术健脾,当归、赤芍、丹参、延胡索等以补血活血,牡蛎健骨壮筋,全方合用,共奏健脾补肾、活血健骨之效。综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严 诚,杨鸫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12):97.
[2] 张金梅,银 燕,谭 磊,等.骨康膠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IL-1、IL-6、TNF-α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59):11665.
[3] 曾 燕,唐振媚,林 芳.中药方剂联合二甲双胍、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4):9.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