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代“驴友”在路上

2018-02-24柳眉

高中时代 2017年7期
关键词:行路驴友出游

柳眉

其实,中国文字中很早就产生了用以表达旅游和旅行意思的词汇了。《周易·观卦》中就有“观国之光”的词语,也就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到南北朝时,著名的梁朝诗人沈约在《悲哉行》中写道:“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是迄今所知“旅游”一词在中国典籍中最早的一次出现。到了唐代,随着社会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旅游”一词开始被大量运用。如韦应物的“上国旅游罢,故园生事微”;白居易的“江海漂漂共旅游,一尊相劝散穷愁”等,都充分反映了中国旅游的悠久历史。

临行前的准备

对于今天的人来讲,出门旅游不算什么难事,地铁高铁大飞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过对于“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古人来讲,想出门旅行可没那么容易。无论你是像孔子徐霞客一样出门游学,还是像谢灵运等文人骚客那样醉情山水,或是像张骞郑和一样为了完成政治任务,临行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古人可不能像现代人一样能未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中国古代封建礼教有一条不成文规定外出旅行须有正当理由,有一定时间、地域或距离限制。古代认为外出旅行或旅游的正当理由是经商、游学、游宦、游方、镇戍等。倘若没有正当理由,你还是在家好好待着吧。像李白那样狂放不羁的也毕竟只是少数。

当你有了正当的出门理由,就要做以下准备工作了。先要卜行。古人出游前,要先行占卜择日,以示吉凶:吉则行,凶则避。卜行择吉的风俗,可以追溯到殷人用甲骨问卜征伐、畋游。就连倡导实学科考的徐霞客也不免从俗。在他决定从哪儿入滇久久不能决断时,最终就是求助于占卜,遵从卜辞,选择了从广西经贵州进入云南的路线。明代时,人们已不必每逢出门都兴师动众地求神问卜,一批专门为出行准备的问卜书籍开始大行其道,只需要在出行前翻阅查询即可。然后要祖道。所谓祖道,就是行旅之人上路要进行祭祀。之后要离筵。亲人外出,家人和好友为之设宴饯饮,是送行即将结束时亲朋好友在路边为行人举行的敬酒道别仪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为友人饯行而作。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也是送别亲友的写照。

做完这些后,你就可以安心上路了。

在路上的食住行

有了出游身份,如何行脚呢?

中国古代社会重农抑商,除了出行本就受限,還有道路不畅,荆莽丛生、各种劫匪、猛兽出没等诸多问题,要时刻担心小命不保。战国时苏秦游历求学,“赢滕履跻,负书担囊,形容枯搞,面目黎黑。”“触尘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茧,日百而舍。”可谓饱尝旅游艰辛。高山流水此时不是醉人的风景,而是巨大的阻碍。李白在《行路难》中感叹:“噫吁啦,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旅途艰难由此可见一斑了。

徒步旅行难,凭借交通工具同样也难。有钱的,可以雇个马车或买马,也有坐船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即为明证。民以食为天,旅行更是如此。唐代起,酒肆食店逐渐普及,为旅人出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即使饮食业再发达,古人出门旅行还是习惯随身携带食物以防万一。说到旅行中的住,解决方案真是五花八门。官家住驿站,商旅住客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民宿和寺庙、道观都是不错的选择,而露宿野外或夜宿船家也时常在所难免。正因为住宿条件良莠不齐,所以被褥、枕头、蜡烛、洗漱用具通常都会被收纳在行李中。

古人行路速度究竟有多快?行路速度不仅取决于交通工具、道路情况,还有人的主观愿望,现在能看到的最早关于古人行路速度的记录,见于汉代《九章算术·均输》中,“重车日行五十里(25公里),空车日行七十里(35公里)”的记录。不过这个速度,指的是官方车辆,全速兼程,一般的百姓行车,是很难达到这个速度的。实际上,除了有特殊目的的旅程,许多古人并不在意行路速度,甚至不赞成“快行”。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余杭道中》里就写道“五柳能消许多地,客程何苦镇匆匆。”苏轼在《夜泊牛口》中,又提到“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走”,把行路速度和人生哲学相关联,并对于急进的节奏不以为然,这份心境在今天看来尤为难得。

旅行注意事顶

山林有凶猛野兽,江河有不测风浪,世间还有强盗劫匪。旅行路上艰险不断,半路破财殒命的旅人在历朝历代屡见不鲜。唐代李复言在《续玄怪录》中就记录了两名商人在浔阳至长沙途中,被两个见利忘义的船夫迫害,丧命江中,货物悉数被侵吞的故事。不过,倒也不是没有降低风险概率的办法。为了应对随时存在的危险,明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镖客,即在水陆要道的客栈里等候商旅聘雇,护驾保航的武士。到明朝后期,这些武士开始在较为繁华的城镇开设字号,并自行筹备车辆牲口,便诞生了镖局。只不过镖局的价格不菲,主顾多为运货的商人。一般游人,大多只能是自带一两件防身武器,提起十二分精神,处处小心行事了。

古人旅行甚少独行,一般都会携带家奴或找志同道合的友人结伴而行。一来出门在外,行李繁重,需要肩挑担扛;二来路上万一遇到歹人劫匪,也好有个照应。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号称“万里独行”,实际上也是有仆人从江阴一直跟到云南的。

针对孤身行路的旅人,明代的“行商必读书目”《客商一览醒迷》,给出了一些可行的意见。比如,出门在外不要随身携带金属类的行李,如果一定要随身,就要显露出来,否则容易被歹人误认为钱财银两,加以迫害。此外,出发不宜太早,住宿不宜过晚,这些都是减少危险指数的有效方法。危险不光在路上,即使到了投宿的地方,也不能掉以轻心,黑店和“入室抢劫”事件仍时有发生,要投宿在安全措施较好的旅店才有安全保障。

扎堆儿的“假日游”,在明代已经十分普遍。每年的传统节日、民俗庆典,都是出游的好时机。但旅游时段的集中,也带来了物价的上涨。比如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宋濂就在旅游旺季感叹道,一个仅可放置一床的客房,每月却收租金数干钱。于是,开始有人有意识地“错峰游”,寻找一些人迹罕至的景致。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郦道元为了写《水经注》,先后两次随北魏孝文帝出游,历时两年,行程万里,不仅考察了沿途的山山水水,所到之处还拜访许多耆老宿绅,头脑里充实了大量前所未闻的新鲜材料,为日后撰写《水经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人问唐人郑綮有无新作,他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7”李贺也有类似经历,偶有所得,即投入随行的锦囊中。看心情四处溜达出长安的李白也算在内,动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这才有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诗。由此可见,古人是把旅游与读书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当作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路驴友出游
生如逆旅
岁末雾晨赴友处尝酒
人生如行路
与伙伴一同出游
驴友“迷失”
秋雾
出游季你都“妆”对了吗
《薇coco薇》编辑们的出游心水鞋包推荐
出游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