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通行证
2018-02-24
护照是现代人出国旅行必須具备的东西,是一个主权国家发给本国公民用以出入国境、国外旅行或居住的身份证明与国籍证明。在现代护照出现之前,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各式各样的护照。那时候,凡有关卡,就有护照。所谓护照,其实就是通行证,它们或以青铜制成,或以竹木制造,形态各异、名目纷呈,都保护着国家的安全,维系着帝国的尊严。
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阳关下耳目”烽燧北800米处,坐落着阳关遗址博物馆的阳关都尉府,一位身着古汉服的“都尉”正在里头书写“阳关关照”——汉代的通关文牒。要知道,正是这些通关文牒,衍生了中国古代的护照贩子,他们给后人留下一个有趣的汉语词汇:卖关子。
以护照形式作为出入边塞关津的通行证件,在古代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出国护照和国内护照不相区分的做法,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
夏、商、西周时期的护照雏形称为“牙璋”和“圭璋”。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护照称为“封传”和“符节”。宋代护照又演变为“关引”、“符牌”,元代护照则以“公验”、“腰牌”为主,明代护照又出现了“文牒”、“关照”、“符牌”和“堪合”等形式。
“节”与“符”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长期对匈奴和亲的汉朝政府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匈奴再一次发动攻势,长城沿线的云中、代郡相继沦陷。此前,云中太守魏尚与匈奴作战,虚报了六个首级,刚刚被皇帝革职查办。战功卓著的守边大将刚被革职,边境就面临强大威胁。这让皇帝乱了方寸。关键时刻,皇帝身边的郎署长冯唐向皇帝进谏,说魏尚是冤屈的。文帝一听,就派冯唐持“节”进入云中郡,将魏尚从狱中放出,重新启用,官复原职。冯唐凭借着手中的“节”,畅行无阻,将皇帝的命令传达到了云中边塞。魏尚官复原职,重整军备,匈奴人敛迹北返。
冯唐能成功地完成使命,与他手中所持的“节”关系十分密切。“节”是古代中国早期臣下受君主的委托或特殊的任命,居关守职的一种象征和凭证。“节”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过关跨境的“通行证”。这种通行证后来突破了“节”这种单一形式,逐渐发展成中国独特的“通行证”系统。
用来通行过关的节有时可以用来指挥千军万马,而原本用于调兵遣将的兵符,实际上也是一种通行证。道理其实很简单,传令兵要传达军令,首先就要出城,过关。我国古代的兵符通常都做成老虎的形状。兵贵神速,这是希望军令能像疾驰的猛虎一样尽快传达,所以兵符又称为“虎符”。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上面往往刻有铭文,一分两半,底部做凹凸状,可以相合。右为尊,所以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则存于地方,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齿齿相对,“符合”方能过关,军令才能生效。
“过所”与“passport”
在汉唐两个鼎盛时期,还产生过一种与现代护照更为相像的通行证——过所。所谓过所,“至关津以示之也。”也就是在经过关卡的时候,展示给守关人看的文件。过所初为竹简,后为锦帛或纸本,上面必须注明持证人的姓名、经过的地方,颁发机关要署名、钤印、落日期,并把旅行目的写得清清楚楚。跟现代护照的性质几近相同,更巧合的是,在命名方面,东西方产生了一种默契——英语中称护照为“passport”,直译的话是“过港”,而“过所”据《说文解字注》解释:“过,为度,经过之谓:所,为处所。”恰与“passport”不谋而合。
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安全,保证税收,通行证的使用更加普遍。过所制度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过所制度发展到唐代更加完善。唐朝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朝代,疆域北越贝加尔湖,南抵南海,东临大海,西到成海,驿道四通八达,驿站多达1639所,关津166道。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达日本、朝鲜、东南亚、波斯、阿拉伯、非洲东岸和东罗马帝国。凡到各地进行贸易或其他活动的商人等都要持过所,否则便是非法通行,要受到缉拿。
唐代正式过所一般为一式两份,一份正本,由官方加盖官印发给申请人,另一份是副本,与正本相同,也要经过主管官员与协管官员签名,作为档案留存。申请人领到过所后,须妥善保管,万一丢失,就要被拘押扣留,查清身份后再酌情处理。无过所者将被视为“私度”,被查获就要治罪。唐朝最有名的“私度”者,当属唐玄奘。历史上玄奘通西域,身上没有通行证件,一路混迹于商客队伍中,有数次几乎被中国守关的士兵射伤。
唐朝最有名的“私度”者,当属唐玄奘。在小说《西游记》中,玄奘是唐太宗派遣他去印度取经的,而他出发时身上带了三样东西:锦斓袈裟、九环锡杖和通关文牒。而实际情况是,因为办理到印度的过所困难,唐玄奘苦等了三年都批不下来,最后他决定孤身一人偷渡出国。另外《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西行经过西域各国,第一等要紧事是请官家在唐王签发的护照——通关文牒上,盖印押花。类似的“倒换通关文牒”情节与当下我们所说的签证——对方领事官员在持照人护照上面签字盖章的做法十分接近。
现代护照诞生
但到了明清两代,大英帝国代表的工业时代开启的跨国界潮流与中国封闭的大门轰然相撞。中国多年来向外国人颁发“另纸护照”与西方各国间“自由通行”相抵触,
“护照”纠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鸦片战争。“护照”这个词是随着“鸦片战争”的战火来到中国的。据《清史稿》记载,“护照”一词的出现是在道光二十五年,即1945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爆发五年之后。
在此之前,清政府也给来华的外国人颁发通行凭证,称“执照”。1934年,英国首任驻广州领事律劳卑来广州赴任,不领大清牌照,擅自闯关,多次受到警告却置若罔闻,甚至命令兵船炮击虎门等炮台。两广总督卢坤勃然大怒,下令封舱,停止与英国人贸易。律劳卑这才认错,并退至澳门。这次胜利成为大清护关史上的最后一次。
事实上,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除了割地赔款,核心在“自由通商,协议关税”。
1868年7月28日,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清政府与美国订立《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又称《中美续增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包括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两国人民均可入对方官学,并受优惠待遇。这为美国来华招揽大量华工开方便之门。1851年,加州已有2.5万名华人,1882年华人数目增加了4倍。但到了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的对美移民。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护照和签证出现在1930年,当时满洲里、哈尔滨、张家口、上海、广州、福州等40个陆路和水路出入口都设立了护照查验处,外国人必须持有有效合法的护照才能入境:同时,上海等几个大城市也有专门机构负责审核和签发中国人因公、因私的出国护照。至此,中国才有了比较正常平等的国际人员往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