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8-02-24蔡碧华

新课程(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外历史过程

蔡碧华

(漳州正兴学校,福建 漳州)

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的学习当中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只有学生自己有求知的欲望才能促使他们更为积极地学习。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概念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引导。在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我认为教师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打造丰富趣味课堂,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

现在的学生都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不能完全理解历史的沧桑感。对于历史含义不够了解,学习历史的时候也就会缺少动力。初中历史的教学,对于许多学生而言都显得有些陌生,那些沉重的、久远的史实对他们来说似乎显得遥不可及,这也是一些学生对于学习历史兴趣不大的原因。

想要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从“我应该学习”转变成为“我想要学习”,首先需要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而丰富有趣的课堂能够让他们将注意力放在教师的教学课堂上面,去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蕴含饱满的感情,该自豪时自豪,该悲伤时悲伤,不是照本宣科毫无感情变化,这样更能够让学生理解历史的含义。

趣味性的课堂导入也非常重要,教师能够在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上教师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设置悬念就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式。比如在讲解《伐无道,诛暴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明知道刺秦希望渺茫但荆轲还是愿意花如此之大的代价用生命去做这样的一场豪赌,这样一提问就能够让学生思考,也能够让学生想要探求他们需要的答案,接下来就可以引入教材内容了。

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法都是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课堂不该是一成不变的,历史教学本身故事性就比较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愿意听故事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从而让他们主动学习历史。

二、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也能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互相评价等等都能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会有一定的表现欲,他们希望能够更多、更好地展现自己,如果教师能够给他们提供相关机会,他们会非常努力地为之做准备。历史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具体真实事件组成,教师可以让学生编制相关的历史舞台剧,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将历史以故事的形式演绎出来。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排练一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情景剧,让学生尽情想象出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他们也更能够体会到禁烟行动的历史意义。在排练的过程中,他们为了揣摩出场人物的心理,就需要他们深入去了解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定社会背景,这也就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过程。之后教师再给出肯定的鼓励与合理的点评,肯定他们的优点,也指出他们的不足,鼓励他们更努力地去学习。

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事件辩论会等也是一些非常好的学生互动模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组内成员互相合作,也会有组间成员的竞争,在这些活动的推动下能够促使学生去了解更多相关的历史知识,都能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三、适当拓展课外知识,帮助学生真正读懂历史

初中历史的教学包含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以及世界近现代史,涉及多个国家,时间跨度比较长,这其中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教材中只能介绍出时代变迁的大致概况,而历史本来就是一本需要一读再读的书,也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教材的知识内容是有限的,所以教师适当拓展课外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的课外知识拓展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的心理。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向学生给出大致的课外学习方向,教师可以在学习课文之后列出提纲让学生去探求更多历史背后的故事,也可以在学习下一节教材之前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查阅课外历史资料去寻找答案,教师只起到一个导向性的作用,更多的答案还是需要学生自主去获得。

历史教学过程中主要应该体现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需要让他们对历史真正的感兴趣。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历史的契机,让他们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历史,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达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课外历史过程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新历史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