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与新问题研究*

2018-02-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陕西省陕西职业院校

(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职业教育在陕西的国民教育体系中,仍是较为薄弱的环节,高校扩招中导致中职学校逐渐面临生存的威胁,部分高职院校的生存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健康平稳发展,迫切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水平,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坚实基础。[1]

一、陕西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1.实施西部大发展战略的新期待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三步走战略,从时间节点上看,当前,已经进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关键阶段。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作为处于西部桥头堡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起点的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我国东南经济发达地区相当一部分资金、技术需要寻求新的生产领域、新的市场、新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相对富足,但发展水平较低,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可以有效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重要的是需要一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职业教育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任务。[2]

为支持处于西部桥头堡的陕西加快发展,国家先后在陕西设立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咸新区、杨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并把西安确定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既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陕西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表明陕西充满发展的机遇。这为陕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陕西职业教育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加快发展,努力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

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增长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需要职业教育勇挑重担。按照陕西“十三五”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2020年,陕西省产业发展需要各类人才555万人,其中,中、初级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8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三分之二。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陕西目前劳动力资源市场中技能人才总量不足300万人,要达到规划要求,至少还有80万的缺口,今后每年作为为市场提供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每年培养任务不少于16万人,且要保证其全部在陕西就业,才可能满足发展需要。陕西省是传统农业省份,2014年底城镇化率为54.27%,目前,尚有约1700万人口在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离不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为了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新型职业农民,“十三五”期间应把培育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整合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县级职教中心,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设立一批“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当前,陕西省高技能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匮乏,培养培训机构建设滞后,成为制约中高端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总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教育为之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既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陕西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问题

1.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需优化,社会环境需净化。

(1)战略地位落实不到位。市、县地方政府普遍“重普教、轻职教”,对高中阶段两类教育厚此薄彼,热衷于抓高考,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筹不力,在生源锐减的形势下,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没有同比压缩,普通高中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还在持续增长,不断挤压中职招生空间。全社会普遍存在 “重学历、轻技能”倾向,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偏低,加之陕西省高校容量大,上大学比较容易,学生及家长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不高。

(2)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意识不强。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就提出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陕西省直到2015才制定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从现已出台的政策看,大部分为落实国家规定政策,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创新力度不强。特别是在发展本科职业教育、贯通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保障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等方面缺乏创新性举措。[3]

(3)体制机制不畅。“政府统筹、以市为主、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管理体制运转不畅。职业院校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部分学校一校两牌,管理不顺。市、县政府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投入不足,统筹不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制度安排,办学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停留在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浅层次上,途径和模式单一,行业和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缺乏积极性。

(4)就业市场不成熟。由于缺乏与职业资格相关的准入制度,导致人才市场的无序竞争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一方面,大量不经过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基本没有技能的农民工可以顺利就业,另一方面,通过正规职业教育取得了相应毕业证、资格证书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没有明显的就业优势。这种人才市场现状严重影响着社会人员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技术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导致人们不愿意当工人,不愿意从事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进而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

2.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竞争力亟待提高。

(1)办学条件薄弱。陕西省中职学校生均拨款标准、职业院校教师编制标准等有关重要支撑制度还没有建立,职业院校建设发展缺乏有效的经费和制度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校舍、师资队伍、实训设备、生活设施等主要办学条件指标达标率不高,有房子没设备、有设备没教师、买得起用不起的现象普遍存在。师资水平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

(2)职业教育与产业匹配度不高,适应能力不强。陕西省三大区域产业发展差异巨大,基本形成了以“关中先进制造、陕北能源化工、陕南绿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格局。陕西省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集中在财经类、信息技术类和教育类等专业,而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专业相对较少,规模较小。从产业对应看,职业院校专业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很少,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应用型人才稀缺。对一些新兴行业的关注不够,与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新兴产业从物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过渡,对高级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而当前陕西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可塑性差,难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3)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落后。教育观念偏离实际,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高等职业教育依然束缚在“学科中心”和“学术导向”的圈子里,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思维和模式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上面仿照本科教育。专业的设置具有“本科压缩式的专业”的特点,忽视了其职业性的特点,淡化了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课程内容的设置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停留在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浅层次上,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广度深度不够。

[1]陈琳. 陕西省中职学校2年时间内 将从567所减至300所[EB/OL]. http://news.hsw.cn/system/2014/1226/199201.shtml.

[2]张静, 毕华章. 能源低迷 固投乏力 陕西经济增速“保十”压力陡增 [EB/OL].

http://www.sei.gov.cn/ShowArticle2008.asp?ArticleID=254014.

[3]曹英国. 积极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14(2): 63-64.

猜你喜欢

陕西省陕西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