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2018-02-24张学娇
张学娇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黄峤中学,甘肃 白银)
随着初中教学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也相继出现了很多问题,造成效果不理想,甚至对学生的学习效率造成影响。本文就是对英语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方法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内容难度大,促进作用小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在选择内容时出现吸引力不够、难度较大等情况,对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做到形式上的注重,并没有从实效性的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体现和注重,这就导致学习效率低的状况产生。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在分配小组的时候设定每个小组人数在6人以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对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以及设定上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和设定比较有趣的内容,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拿出最好的心态和学习状态。但是很多教师都注意不到这一点,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给学生选择枯燥的学习内容,又有着较大的难度,导致小组合作学习不但没有产生实效性的作用,而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1]。
2.学习内容少,学习时间短
通常情况下,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重视能否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时间分配上,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自己对知识的讲解,少量的时间用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安排上也相对较少。因此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取得相应的进步,对知识的把握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有的时候因为教师安排的时间太少,导致小组刚开始对问题的讨论,就不得不因为时间的原因中止,因此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根本达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甚至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3.学生自身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协调能力较差
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同学之间的沟通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做到互相提升、取长补短,这就需要学生在有较好的自身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具备更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小组并不集体讨论,学生各学各的,没有对问题进行沟通,小组合作学习也就因此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帮助作用。
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对合作学习小组的科学合理构建,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良好效果的关键。因此在合作学习小组构建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虽然合作小组是临时的,组员也同样具有临时性,但是教师仍然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层次等方面因素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都有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一般的学生以及较低的学生,在互助小组中形成分层化的结构模式,才是最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实现小组中各个学习层次的有机结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调试主动的合作学习进程
(1)创新合理性提问。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设置更多具有开放性以及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努力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能够将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拓展。在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最佳效率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提问方面,问题的创新性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从整体对问题进行把握,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先将问题涉及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之前先做好资料的准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创新性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对答案进行讨论和研究,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2]。
(2)开展具有实效性的合作。很多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认为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完全不需要自己操心,自己可以放松地去做其他的事情,对合作小组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认知。因为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也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合作与参与,因此,教师在合作小组之中应该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提问,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在学生进行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合作交流以及反思总结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3)对合作小组适时进行评价。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详细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且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也更应该适时对小组进行评价。在小组对问题的把握、组员发言情况、问题的解决以及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适时的评价和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小组的综合能力,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真正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当今社会的教育事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于初中的英语课堂教学而言,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策略,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