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模块三环节”作文教学模式探究
2018-02-24刘伟霞
刘伟霞
(河南省驻马店确山县基础教学研究室,河南 驻马店)
经过多年的实验改进,确山二中作文实验小组探索出一套适应学校课改需要的作文教学模式——“四模块三环节”作文教学模式。
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模块:阅读与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要想有内容可写,必须大量地阅读文学书籍。该校自2006年开始,与新华书店联合开办了“学生读书俱乐部”,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语文教师根据新课标规定的必读课外书目,分阶段组织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力争在三个学年内读完相关经典名著。在阅读的同时指导学生作简要的读书笔记。
此模块的阅读是在教师的统一组织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有反馈,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基础。
第二模块:强化基本功
纵观历年中考、高考作文评卷情况,学生作文中的书写与卷面情况是影响学生作文得分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此,我们第二模块主要是强化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1.汉字书写的规范性训练:从七年级开始,语文教师让班内学生按标准字帖练字,目的是让学生的作文字体写得规范、合乎要求。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逐渐减轻练习任务,以鼓励学生尽快写出一手好字,满足作文书写的需要。
2.卷面与字数的训练:根据考场作文的一般要求,教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书写中,为求干净美观,同时达到正常的600字字数要求。
3.结合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强化学生进行文体类别的训练,此项主要是把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印在日常训练的作文专用纸上,时刻提醒学生按要求训练自己。
第三模块:生活与感悟
如果说大量的阅读是最基本的积累,那么生活与感悟就是高层次的积累。主要按下列要求进行。
1.组织学生长期坚持写生活日记:在新生入校后,语文教师要通过介绍有关的经验,指导、要求学生坚持写生活日记,让学生把自己每天生活、学习中的最真切的感受写下来。开始不求过长,只求真实。天长日久,学生就会感悟生活了。
2.组织学生多观察、多了解周围的生活:我校语文教师根据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学生更广泛地感悟生活。
第四模块:快乐课堂
此模块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因为这里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有效的地方。此模块主要在每周2节的作文课上进行。
第一环节:“激昂文字”
所谓“激扬文字”,是指第一节作文课:教师首先明确写作题目和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快速构思,限时写作,要求全班学生不抬头、不说话,一气呵成作文。凡在第二节上课前完成写作任务的为优秀,并纳入班级综合评定,对优秀者进行奖励。这样训练也让学生适应考场作文有时间限制的要求。经过近年来的不断训练,我校几乎所有的学生均能在考场上按时完成作文。
第二环节:“指点江山”
所谓的“指点江山”,就是第二节作文课前二十分钟,教师组织学生以4~6人的小组为单位,轮流互批精改小组其他成员的作品,参照中招评分标准和魏书生的十条作文评分标准。每个孩子在4~6篇作文限时批改中,学习别人的长处、找到别人的不足,提高了自身的作文鉴赏水平。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让学生有了过程性的情感体验。
本环节中批改的作文教师采用大循环分配的方式,经过一学期的互助互评、精批精评,每个孩子基本会把全班每个同学的作文批阅一遍。每一位学生每次作文的专用稿纸活页上(学校自己根据校情设计的作文专用活页,留有评语专栏),都会出现4~6位其他学生的评语,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教师作为此环节的指导者,通过巡查小组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写作的效率。
第三环节:“数风流人物”
此环节实际上就是“佳作欣赏”,首先各小组推出优秀作文,推荐小组采取朗读的方式进行展示,展示佳作、展示个人和小组推荐评语,甚至可以让佳作作者谈本篇文章的得意之处是怎样炼成的。无论推荐者或被推荐者,都有了一种指点江山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真是“数风流人物”,还看本环节佳作展示、点评交流。这是推动学生认真写作的内驱力。
对榜上有名的优秀作品和优秀评语,纳入班级综合评价进行奖励,这是调动学生认真写作的外在动力。内外驱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必然的。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究、不断完善补充,“四模块三环节”作文教学模式已经在全校全面铺开,作为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模式探索,它不仅凸显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而且学生的活动更充分、参与热情更高涨、情感体验更真切、写作兴趣更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