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2018-02-24黄岑
黄 岑
(张家港市第一中学,江苏 苏州)
在二十一世纪初,国务院发文《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曾明确指出,要鼓励、促进教学过程中实施合作性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与实施,强调合作学习已成为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这有利于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培养学生形成适合于自身的学习方式。尽管合作学习已经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1],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及切合教学实际的合作教学策略,就导致了一些教师在具体实施合作教学策略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误解,阻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与实施。
一、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分组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物理老师在开展课堂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通常为了方便将邻近的学生分为一组,并不考虑分组的科学、合理情况,忽视了分组要遵从互补性、合理性的原则,也就直接导致了小组成员之间缺乏互补、成员搭配不当的现象[2],这不仅会降低课堂的教学效果,还会造成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厌烦的不良情绪。因此,物理小组的合作学习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还应体现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主客观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组。
(二)徒有形式,缺乏实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形式应该体现复杂、多样化的教学特点,但是部分教师依然在平时的讲课中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根本不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有在举行公开课的时候才会选择多样的教学模式以应付课改要求。这种徒有形式,缺乏实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科学分组,发挥作用
物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开展之前,应当对全班学生个体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家庭情况及性格特征对班级成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尽量做到“优带差”“差导优”等取长补短的分组模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例如,在物理教学课堂中,老师要讲解“串联及并联”一章习题,单纯讲授并不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这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对这章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分组,错误率高的要搭配错误率较低的学生,通过错误率低的学生的讲解,不仅可以促进其他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意识,还可以锻炼讲题学生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二)分工明确,成员互助
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小组的每个成员做到各司其职才能让这个整体有序地运转起来。在物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分组之后,可以在每个小组中选取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协助教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有序的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及时注意考查小组成员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
例如,教师在课程结束布置课后任务时,可以将任务分配给每组的小组长,由小组长督促、收集作业,提醒学生注意相关事项,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管理任务,还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给足时间,准备充分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前,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对小组学习模式的合作技能、沟通技巧等进行适应与学习。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后,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也避免了提早告知学生问题答案的情况。
例如,教师在讲解“欧姆定律”一章内容时,应将课程任务提前告知小组学生,让他们充分预习或查找相关知识,运用自身知识理解公式及定律,在课堂中有准备性地听讲或发言,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在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与适应,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以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