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融合的探索
2018-02-24任丽娟
任丽娟
(江苏省无锡市玉祁初级中学,江苏 无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特点,自三皇五帝以来一直延绵不断、薪火相传,在今天仍然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现实价值,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位教育学家曾说:“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性工作。”部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旨在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发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然而目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成了“蜻蜓点水”的表面工程,导致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较缺失。从另一方面来讲,道德与法治的许多知识很多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源头,比如目前所提倡的“孝道”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具体论述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
一、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现状
教育部编订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同时加强了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法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在九年级上册的教材中专门设置了关于“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容,体现了教材的思想性与人文性。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做了教学要求。然而目前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缺乏有效的融合。具体来说,第一,教师由于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把控力度不够,也就不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给学生深入讲解传统文化的知识。第二,教师开展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没有结合传统文化体察性的传播特质进行教学,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感同身受的认知,致使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流于形式。
二、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是中华民族延续的重要根基,也为世界文化储存了中国智慧。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其次,将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新课改的要求,可以从全新的角度解读道德与法治知识,增强这一课程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最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传统美德和法治精神,这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可以将学生培养成拥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以及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三、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教学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教师经常展开教学反思,并且不断学习和探究,尤其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才会信手拈来地给学生援引传统文化知识。教学是一个“相长”的过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学会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
例如,在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教师要展开相关的学习活动。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集大成者,我学习了《大学》《论语》《孟子》等文化典籍,对儒家思想和传统美德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在学习中,我还认真摘抄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此外,我还根据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展开了相关专题性的学习,比如“生命”的这一学习内容,我搜集了中国传统典籍中对生命的论述,“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劝勉学生珍惜少年时,孟子“四心”教会学生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领悟生命的价值与豪气……教师人文化的教学风度为学生打开了传统道德思想参与现代精神生活的新思维。平时我也关注一些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百家讲坛》《国家宝藏》等,积淀文化涵养。
2.组织课堂思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既有精华的部分,又有糟粕的部分,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要盲目地崇拜,而是要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看到传统文化的两面性,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例如,在讲授“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一知识点时,我给学生设定了一个议题“如何看待中国节日形式的变化。”比如在清明节人们由于各种忙碌渐渐淡化了祭坟、烧纸钱这些仪式性的活动,再比如春节电子红包的到来。我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正方支持这种形式的变化,反方则认为这种形式的变化是对传统节日的亵渎。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在课堂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对传统节日的继承和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在于精神的传承,客观地看待传统节日形式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不可逆趋势。
3.立足课堂教学,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大量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有效对教材内容展开延展和拓宽,从而让学生有效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且让学生透过传统文化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例如,在讲授《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课时,引用了许多中华优秀古诗文,不仅富含哲理,朗朗上口的朗读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价值认同感。以“人而无礼,焉以为德”作为导入,让学生知道古人不仅把“礼仪”作为道德规范的基础,更把“礼”上升到道德修养的高度,而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知礼行礼、彬彬有礼更是公民的必备素养;以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作为总结,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个人文明增进的一小步是中华文明复兴的一大步,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更是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教材中古人“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居安思危”“见盛观衰”的忧患意识,成为今天国家安全观的基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少年强则国强”的爱国情怀,成为今天激励青年一代实干兴邦、创造未来的助推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思想智慧,对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国梦都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
4.运用情境创设,增添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下,依靠教师的口头讲授,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也感受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展示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魅力,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时,通过“我国法律的前世今生”角色扮演游戏给学生介绍了“皋陶创法”的历史,皋陶是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的司法鼻祖,他帮助尧舜和大禹推行“五刑”和“五教”,使得社会和谐,天下大治。另外,我还利用连续剧视频给学生讲解了唐朝“贞观之治”时期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唐太宗在位期间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维护法律的统一和稳定,并且制定了完备的法律《贞观律》,这一法律相对宽松,尤其是在死刑的判定上,最少的一次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29人,从而开创了“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盛世局面。通过参与性情境创设给学生讲解中国法治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到了法治对于国家的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认识。
5.联系时事解读,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性
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还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对时事的解读能力,让学生直面生活问题,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曾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可能脱离时事而存在,而是在教学中给学生引入时事教学,提升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度。在如今大力宣扬“国学”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传统文化解读时事政治,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
例如,在讲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时,就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来对时事进行解读。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当下最火的“高铁霸座”时事,最近出现了多例“高铁霸座”的事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思考。那么为什么要批判这种行为呢?我给学生讲解了关于规则的传统思想,包括孟子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管子的“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在中国古代就已经认识到了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这也是区分人类与动物的重要标准。中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制度,同时也有许多道德规范,只有每一个人认真遵守,社会才会和谐稳定地运行。
总而言之,实现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不仅可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感染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公民。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积极展开探索和创新,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融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