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等待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的几点思考
2018-02-24卢庆光
卢庆光
(云南省个旧市第八中学,云南 个旧)
一、等待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符合初中地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教学本身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艺术,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在初中地理新课标教学要求中,也明确指出要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出适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地思考回味和获取新知,使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更加牢固,提高地理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水平。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有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开始应用等待教学,通过舒缓的教学节奏帮助学生有序地成长和发展。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自信心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等待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独立思考,并与同学互相讨论,从而更好地归纳和梳理所学的地理知识,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散学生的地理思维,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掌握并合理运用地理知识。另外,等待教学中包含了教师对思维较迟钝学生的耐心和期待,使这些学生可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提高学习地理的动力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二、等待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较弱
现阶段,由于大部分初中生年纪较小,活泼好动,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较弱。在等待教学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上课走神或者与学生讨论问题时聊天等情况。另外,许多学生在学习和解决地理问题时是喜欢跟随教师的思维惯性运转,属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这部分学生在等待教学中并不能真正有所感悟,反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难以起到较大的作用。
2.认识不足,等待教学方法落后
在目前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会把分数的高低作为检测和评价学生地理成绩的唯一标准,注重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解答地理题,而忽视培养学生发散地理的思维和能力,使得大部分初中地理老师在课堂上应用等待教学较少,还是采取以往的“一言堂”“填鸭式”的地理教学模式与方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向学生一味地灌输地理知识,或者应用等待教学不得法,留给学生的时间过多或过少,导致整个地理教学氛围比较严肃和凝重,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三、等待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有力措施
1.课前做好备课工作,预设可能出现的等待
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之前,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首先要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仔细研读教材,分析下节地理课堂需要进行教学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然后书写一个有等待时间的教案,在进行多次脑补,模拟上课,预设出可能会在课堂中出现的等待。例如,在开始学习亚洲地理知识时,可以先给学生预设问题,“谁能说出几个在亚洲的国家和地区?”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好一点的学生可以张口就来,但同时也要给一些思维较迟钝的学生预留一些时间,让他们积极发言,提高自信,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课中进行合理的安排,灵活调整等待时机
课前的准备工作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情况,地理教师就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做好合理的教学安排,尽量在课堂上精讲学习内容,并且留下一定的课堂时间等待学生及时思考刚才所学的地理知识,依据课堂教学的节奏,灵活调整等待的时机。像有些学生出现错误的回答时,教师不要立刻否定学生。而是要循循善诱,等待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思考过程,然后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正确方法,使学生改正错误,获得新的认识。例如:有学生在回答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时可能会说成“秦岭—黄河一线”,这个可能是学生的记忆错误或者是口误,教师不要马上打断学生,如果是口误,让学生可以纠正错误,获得深刻的理解给学生自己改正,如果是记忆错误或不知道的情况,教师再因势利导,给学生讲清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
3.课后展开反思总结,提炼学习成果
初中地理教师要在每节课结束之前,带领学生认真回顾和梳理刚才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等待学生概括这一节课的知识点,并展开深入的反思和总结,感悟其中的精华,从中提炼学习成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进一步完善自身对地理的认知结构。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需要应用适时适度的等待教学,这不仅符合初中地理教学新课标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自信心,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